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山水画的风格特征探究

2018-01-25王小娟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山水画东北

□王小娟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的东北地区,一般是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部等地区。这里的主要地形区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东北平原,自然特征可以概括为沃野千里,苍茫大气。一代又一代的东北山水画家成长了起来,他们创作了大量能够代表东北地域风格的绘画作品,其作品风格雄浑厚朴,展现了东北山水画家的美学追求。

一、影响20世纪中后期东北山水画发展的因素

(一)受地域自然特征的熏染

山水画是表现山川之美与画家思想感情相互交融的画种,因此,地域环境必定会影响画家的山水画创作。相对于江南的秀丽俊美、草木华滋,东北则浑朴广袤、坚实厚重,南北地域自然景观的差别是造成南北山水画不同风格的主要因素。东北的自然山水表面上看造型简单,但却有着冰雪、植被、山石、江河等丰富的自然元素,以及流人、移民、民族、外域等各类文化,这使东北山水画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二)时代背景的影响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东北地区经历了沙俄、日本的侵略奴役,这片土地历经了炮火与欺凌,同时也受到了域外文化的影响,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历史文化的浸润却深远而广泛。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新中国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取材、技法、风格。

(三)移民文化的介入与交融

东北原住民族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积淀,清代的流民以及闯关东时期移民人口的流入带来众多文化,日俄入侵、中东铁路的修建为东北地区带入了域外文化。抗日战争胜利后,部分延安文艺工作者从解放老区来到了东北,为黑土地带来了革命文化。北大荒时期数十万的农垦大军以及7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又给东北这片严寒的土地带来了生机与热情。各种文化在东北地域内实现了互相交融,为多元的新型东北文化奠定了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山水画的风格特征

(一)对现实主义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东北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战场。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大地上的故事以及发生的变化成了艺术家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首选题材。20世纪50年代,王庆淮创作的《松江烟雨》再现了人民建设国家的劳动场面,开创了运用传统山水技法来表现新生活的先河。王庆淮的另一作品《林海朝晖》创作于十年动乱期间,虽然身受迫害,但已是花甲之年的王庆淮仍然深入到林海进行采风。时代精神、地域特点、人文情怀、中西相融的表现技法使作品最终成功地表达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对林业工人的崇高敬意,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表现时代、表现革命历史的经典作品。

20世纪60年代,画家于志学创造了冰雪画法,这种以表现北方冰雪为主的绘画方式真实地再现了寒冷北方的冰雪景观。冰雪山水画是传统雪景山水画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不但探索、总结了东北的地貌特征和物象结构,也探索出了适合中国画笔墨的表现符号,是东北山水画现实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

(二)新东北山水画范式的兴起

经过几代人的实践创作,如今东北地域的山水画已经呈现出了成熟、风格多样的样貌。卢禹舜作为当代北方山水画的领军画家,其主要依据东北地区独特的山水自然形态为创作素材,在作品中融入自身对东北的情感感悟,融汇了中西方艺术特色,以独特的笔墨抒发出了一个文人的胸怀和感怀时代的恢宏情感,传达了其博大的胸怀和文人情思,该作品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给观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

东北这方沃土现已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山水画画家,推动了东北地区山水画的发展,其创作语言展现多样性,李岗、刘钻、毕学军、姜英俊等优秀的东北画家不断挖掘东北地域的美学价值,探寻着表现北方山水的独特艺术语言。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画家李岗,他是一位勤奋的画家,多年来在教学和行政工作之余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和写生,在对北方地域特色的表现形式和题材内涵方面进行着不断地尝试和挖掘。从《山火》《龙江大气 夫余泛美》等系列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已将笔墨语言、样式风格、题材挖掘、精神构建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哲学范畴。李岗认为,对地域题材的挖掘不能停留在对北方特色标志物的模仿和描写上,而是要通过对标志物的艺术处理进行切合时代精神的美学开发,在山水之间追寻被现代工业文明社会所摒弃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精神以及“大美”的终极归宿。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山水画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大东北的春节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