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探析

2018-01-24林艺光

考试周刊 2018年104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中生活化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讲解新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和一些现象渗透物理知识点,使抽象的物理课程具有生活化特点,以便于学生轻松理解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前提下,快速掌握知识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物理基础,充分可知物理教学回归生活实际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以往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课程时,经常感觉物理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逐渐对学习教学内容失去自信心,便会降低积极性,从而在学习中缺少自觉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物理成绩。此外,由于运用的教学方法死板、僵硬,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感,必然会影响学习情绪,无法高效学习知识。对此,以下文章提出了回归生活讲解物理课程,便可改变这一教学现状。

一、 初中物理教学回归生活实际的意义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开展生活化教学,在讲解物理知识时,将物理课程与生活结合起来,回归生活实际传授知识,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包含物理原理、知识等,进而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有效增强学习动力,逐渐积累更多的知识点。因此,课堂上可以在导入环节,详细剖析生活中的事例,以此讲解物理知识点,比如:在学习“汽化”时,表述生活中在地面上洒水,很快地面就干了,这就是液体汽化现象,再就是当我们刚洗完澡出来,身体感觉非常冷,主要就是水分快速蒸發引起的汽化,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物理课程非常感兴趣,进而主动学习生活化的物理知识,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可知,立足于教材讲解生活中蕴含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渐渐地由被动的状态转为积极学习,表明回归生活开展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 回归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探析

(一) 结合生活讲解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应回归生活实际,从而分析生活事例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点,教学中不再灌输知识,更加注重剖析物理课程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以此开展生活化教学,促使学生对学习教学内容感兴趣,逐渐进入最佳的状态,进而消除不良的学习情绪,有利于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由此可知,结合生活讲解物理知识非常重要,学生在学习中快速理解和掌握生活化的物理知识,不仅跟上教学进度,还提高了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在生活中能够运用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蕴含的物理原理,便可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出课堂上应用生活事例传授知识,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层次理解之后,记忆物理原理、公式、概念等,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必然会构建高效课堂,方可提升物理教学效果。

(二) 引导学生表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课堂上详细讲解生活中的一些物理情景,逐渐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觉物理课程枯燥、乏味,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认真思考和分析生活化的物理知识,注意力时刻保持集中的状态,而且,思维更灵活更敏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表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了学生提供举手表述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说出生活中在小溪边,会看到水中有很多石头,当用手去拿看好的那一块,会发现拿到的不是预先看好的那块,主要在于光的折射原理,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学生表述的内容予以补充和讲解,而对于理解有偏差的学生,应耐心地指导,详细分析生活中很多现象与光的折射相关,便于学生轻松理解知识,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点,必然会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 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出问题

现阶段,为了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可以联系生活剖析物理原理,以此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而后,结合生活化的物理知识提问,布置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主动思考总结答案,促使学生由被动的状态转为积极探究和分析。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传播》时,应先分析生活中当我们使用不同的物体传递声音,音质有所不同,传播的速度也有所不同,便可向学生提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引发学生认知思考和分析,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总结得出生活中声音依靠介质传播,之所以声音大小不同,主要在于借助不同的材质传播声音,才会有所差异,表明学生对物理课程内容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便可扎实掌握物理知识点,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四) 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构建实效性课堂,必须先创新教学模式,便可运用生活化教学法,从而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回归生活,便可立足于教材,详细讲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包含物理知识,也可以立足于教材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例如:在学习《弹力》时,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弹簧、木块,在弹力的作用下,弹簧的弹性发生变化,学生逐渐发现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用弹簧钩住较多的木块,弹力就会产生,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进而高效学习生活化的物理知识。因此,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开展不同的生活化物理实验,便于学生快速记忆和理解物理知识,更加扎实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利于提高物理成绩和学习效率,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 总结

综述,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要注重回归生活实际,从而落实生活化教学法,改变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更加重视立足于生活中的事物,传授物理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者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实验中蕴含的知识,进而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势必会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纪提.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289.

[2]田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研究[J].学周刊,2015(3):134.

[3]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164-166.

[4]金开华.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11):136.

作者简介:

林艺光,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初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