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学经典在医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探索

2018-01-24王炎梅

考试周刊 2018年104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德育班主任

摘要:德育是医学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对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径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我校班主任工作经验的研究,重新审视国学经典教育对医学生德育教育的优势作用,探索一些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式,即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将德育教育常态化,提升医学生的基本素养,才能培养出学业精,执业诚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国学经典;应用

一、 研究背景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一贯继承、弘扬、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最有价值,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文化精华。

国家领导人也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黄帝内经·素问》:“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医学本身是双刃剑,要视其使用者的善恶而定。可见,对医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意义,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二、 国学经典对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组织者,德育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德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将受到的道德规范进行主观能动的处理,并内化为自身品德修养。

国学经典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让国学经典走进医学生的日常生活,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从而达到“春风化物”的潜移默化作用。可以说,国学经典与德育工作之间有内在契合与统一,是育人化人、文化传承的要求。

三、 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助力于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对学生来说班主任虽然具有一定的权力,但对学生最有效的影响并非权力因素,而是他的人格魅力。班主任先要诵读经典,获取智慧,丰厚底蕴,勉励自我,读出人生色彩,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才会更有正能量,实现师德的提升。“政者,正也。子师以正,孰敢不正?”说明身教的重要性。

(二) 国学经典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渗透要多形式、多途径

1. 以情育情,用《大医精诚》上好开学第一课

唐代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之《大医精诚》蕴含着中国传统医学的人文精神,是构建医学生医德情感第一课的好素材。《大医精诚》的内容可以凝练于“精诚”二字,即学业要精,执业要诚。核心思想就是指对人的生命内在质量和价值的重视与关怀。

通过开学第一课,首先要培养出学生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其次要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佑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为医而医的人,一生也不过是一部医学文献,为患而医的人,方才是“大医之道”。

2. 营造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教室文化墙、黑板报等场地展示国学经典中医学名言,采用图文结合的经典著作内容、名医画像与学生作品上墙结合在一起进行班级布置,既增加了学生对于经典国学内容的领会,同时让学生对于班级更有主人公的感觉。

3. 让国学经典在学生活动中发挥立德树人作用

(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常念常新

国学经典中有许多句式整齐、语言简练、节奏明快的经典美文,这些篇章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学生朗读,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而且在这些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朗读这些经典的篇章名句,使学生在这些篇章中感受人生哲理,接受道德的洗礼,有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

(2)结合节假日、时令节气等,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主题班会活动

班主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搜集相关的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以演讲比赛、诵读比赛、吟唱、小故事或小品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让国学真正融入学生生活。比如,有学生演讲表达对“端午节”的感悟引用宋代张耒《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他们表示屈原已逝,但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每一个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学生都显示出了参与的高度积极性,常常表示意犹未尽。

4. 用国学经典处理班级事务

在班级事务处理中适当运用国学经典,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比如对班委会成员的德育渗透结合《论语》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班委会成员要以身作则,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勉励全体同学要诚实守信。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学生要有羞耻心,明白不要认为破坏公共设施、乱丢乱扔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教导学生要尊师重教,不能直呼其名或者顶撞甚至辱骂老师。“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劝诫学生之间合理处理矛盾,和睦相处,互相友爱,尊重门卫,尊重清洁工人等。利用国学经典的道理,比起空洞的说教式教育,既可以迅速有效的平息事端,化干戈为玉帛,还能提高班主任的威信。

国学经典对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助力作用不可一语而概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德育是一项系统、持久的工程,关系到医学生未来医德的养成,医学院校的健康发展,医疗分级诊疗制度的順利进行,健康中国梦的实现。诚然,德育成效的显现,国学经典只是众多方法手段之一,德育的实施主体除了班主任,还需要课程教师、学校、家庭及社会为营造出良好育人环境而共同协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周进,陈绍萍.当代医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0(3):478-479.

[3]杨清超.论德育之享用功能的实现要求[J].教育导刊,2016(12).

[4]梁阅.国学经典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5]陈佳宜.从《大医精诚》谈医药大学生情感德育[J].现代医药生,2015,13(31):2078-2080.

[6]孙凤仙,张晓莹.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德育研究[J].中国市场,2017(7):35-36.

[7]袁灿桃.让传统文化成为班主任德育的有力武器[J].考试周刊,2018(30):195.

作者简介:

王炎梅,湖北省十堰市,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德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夸夸我的班主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