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2018-01-24柏丽君

考试周刊 2018年104期
关键词:困境与对策初中美术

摘要:中国画教学是初中美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以及绘画技法有别于其他绘画作品,所以中国画的教学策略也与其他绘画作品的教学策略有所不同。本文将在仔细分析当前中国画教学困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困境与对策

中国画,又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自成一家。国画之所以能够自成一家,是因为国画的表现形式和绘画技法与其他类型的画有着本质的区别。国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工笔、写意。国画的绘画技法主要有:用笔、用墨等。

国画堪称中华民族的国粹。学习国画不仅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审美能力,还能够让这个人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正因为如此,国画成为了初中美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仔细审视当前初中美术国画课堂,不难发现:初中美术国画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困境。下面笔者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的一些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

一、 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 学习兴趣不浓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在初中美术中国画课堂中,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画缺乏浓厚的兴趣。因为对中国画缺乏浓厚的兴趣,所以这部分学习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缺乏主动性的学习过程势必会导致学习效率直线下降。

(二) 训练机会不多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一直以来,在有限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既要向学生讲解相关美术知识,又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一堂美术课中很难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如此一来,因为学生参与中国画训练的机会不多,所以就会导致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效率不如人意。

(三) 技法掌握不熟

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部分初中学生之所以会觉得中国画难度大,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相比于其他绘画种类而言,中国画的绘画技法自成一体。通过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对于绘画技法掌握不熟练是当前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

(四) 教师点评不细

点评,即评价,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点评不仅能够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不足,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指明方向。

然而,当前,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过程中,因为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作品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等点评不细致,所以就会导致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可见,教师点评不细致也是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面对上述初中美术国画教学中的种种困境,初中美术教师切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相反,初中美术教师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积极应对,据此逐步提升初中美术国画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 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激发兴趣,开凿学生学习国画兴趣之泉

面对部分初中学生对国画学习缺乏浓厚兴趣的困境,教师应该在紧紧围绕国画相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水平等,巧妙地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想方设法切实激发学生对国画的浓厚兴趣。那么,初中美术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开凿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之泉呢?我以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巧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领略国画之独特魅力,以此激趣

一支笔、一块墨、一张纸、一方砚,虽然貌似稀松平常,但是在国画家的手中却能勾勒出飞禽走兽、渲染出美景佳境。因为国画的绘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魅力无穷的过程,所以教师只要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够将国画的整个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举例来说,在教学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领略到中国画的魅力,笔者向学生播放了一段某国画家创作国画的过程。

国画家让人匪夷所思的构思、构图以及用墨等,不仅充分展现了国画之无穷魅力,还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浓厚兴趣。

2. 善用谈话式导入,让学生感受国画之内涵文化,借此激趣

国画之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即国画有着丰富的内涵文化。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立足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国画之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等,精心设计言简意赅、趣味盎然的导入语。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依托这些导入語,以谈话的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国画之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浓厚兴趣。

在导入《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这一课的时候,笔者从“笔墨丹青”一词说开去,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在世界美术领域独树一帜的国画,并由此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从教师的侃侃而谈之中,学生不仅能够真切感受到国画的丰富文化内涵,还能够对国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创造机会,开辟学生学习国画训练之台

训练机会不多是初中美术国画教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训练机会。教师为学生创造的训练机会不外乎课堂内外。说到底,教师可以立足课堂内外为学生创造各种训练机会。

1. 聚焦课堂,为学生留足训练时间

课堂自始至终是提升教学效率的主阵地。在初中美术国画课中,当学生聆听完教师的讲解之后,就会有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欲望。如果在这样的时候,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些训练机会的话,那么,学生训练的实效性是非常高的。因此,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聚焦课堂,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留足训练的时间。

例如,在《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这堂课中,当教师示范讲解完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燃、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之后,学生当即有了跃跃欲试的欲望。于是,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趁热打铁,吸收与消化教师在课堂中讲解的相关知识,课堂教学的效益自然也会得到逐步提升。

2. 着眼课外,为学生延伸训练道路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高效学习离不开及时复习。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新内容,如果得不到及时复习巩固的话,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把这些新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鉴于此,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聚焦课堂,还要着眼课外,恰如其分地为学生创设训练机会,进而为学生吸收内化课堂知识延伸道路。

还是以《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这节课为例,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掌握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的绘画技法,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即让学生运用这些绘画技法画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物。

以此可见,教师聚焦课堂、着眼课外,就能够为学生开辟一方学习国画的训练舞台。以这方绚丽的训练舞台为起点,学生学习国画的实效性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三) 组织讨论,开放学生感悟国画技法之门

讨论与交流是提升学习效益之蹊径。在讨论与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思维不断碰撞、知识深度交互,据此学生的学习效益也会显著提升。同样,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感悟并学习国画的各种技法,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地讨论与交流。

1. 以小组合作为契机,组织学生深入讨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为学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因此,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契机,组织学生就各种国画基本技法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

比如说,在教学《写意花卉》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花鸟的基本画法,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梅、兰、竹、菊”四君子的作品,并讲解其思想内涵和表现方法;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第一,国画家为什么要表现这些题材?第二,国画家为了能在画作中体现其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方法?

在初中美术国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顺利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还能够深入讨论、互相交流各种基本绘画技法,进而提升初中美术国画课堂的教学效益。

2. 以微信平台为阵地,组织学生广泛讨论

前面提到,教师着眼课外为学生创造训练国画的各种机会。毫无疑问,学生在课外训练国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如果学生遇到的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的话,那么,学生学习效益的提升幅度肯定也会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开辟一块课外学习交流的阵地。在信息化时代,微信平台正好可以满足学生课外学习与交流的实际需求。

比方说,教师可以为学生组建一个班级微信群,当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遭遇各种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在这个班级微信群中提问。全体学生可以就这个问题展开广泛讨论,借此探寻和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

在教师组建的班级微信群中,学生就课外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有了更加透彻地感悟与认识。

(四) 细致点评,开通学生学习国画提效之路

教师点评之于学生就如同导航系统之于汽车。只有在教师细致点评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变得方向明确。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过程中,为了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国画的实效性,教师要在密切关注学生课堂实际表现的基础上,紧扣学生的各种国画作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国画作品进行细致点评。

再以教学《写意花卉》这一课为例,在点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依据相关的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细致点评。这些标准具体包括:第一,学生的国画作品是否有新意和深度;第二,花鸟作品形象把握是否有趣、特征明显;第三,用笔、用色、用墨方法是否掌握;第四,画面意境是否体现出来等。

教师的点评不仅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还能够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当然,除了教师细致点评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评以及互评等。

三、 结束语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过程中面临各种困境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当面临这些困境的时候,教师切不可知难而退。相反,教师应该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找到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而大幅提升初中美术国画课堂的教学效率,据此让学生在学习国画的同时,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丹丹.中學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6.

[2]王晓芳.初中美术课堂中国画的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6):157-158.

作者简介:

柏丽君,安徽省宿州市,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困境与对策初中美术
探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小班化作文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