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2018-01-24孙本龙吴彬仕

考试周刊 2018年104期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翻转课堂互联网+

孙本龙 吴彬仕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已进入乡村教师的地理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许多功能也为广大地理教师赞赏和利用,但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交互式电子白板许多的新功能却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探讨和研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新功能将会对地理教学的教学效率起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交互式电子白板;翻转课堂

交互式电子白板有许多传统的优势和功能,随着交互式电子白板走入普通课堂已让许多教师知晓和掌握,但其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具有的新功能还不为许多老师知晓。笔者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为例,来探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鸿合i学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来实现高中地理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

一、 课前准备阶段

(一) 教师准备阶段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指导者。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师不仅需要规划自己的教学活动,还要策划学生的学习活动。笔者按照以下的模式:首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等来确定教学目标。其次,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电子鸿合i学白板软件录制相应的微课内容。再次,根据学情编写课堂自主学习课前任务单、检测题及课后练习题,并划分学习小组,最后是课后延伸,师生课下线上交流。以下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中教学目标如下:

1. 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 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划分及分异规律;

3. 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4. 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本节课笔者利用电子白板鸿合i学的微课工具、PowerPoint2016、QQ影音辑等软件共制作了四段视频: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每段视频长约4~5分钟。

笔者把所带班级共划分成六个小组,每组8人,制作任务单如下:

阅读教材、观看微课和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课前自主完成下列学习任务。通过视频观看需要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任务一:从互联网中查阅和收集各自然带的植被类型图片。

任务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有哪些?说出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分布图的关系。

任务三: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哪几种规律性?自然带分布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律呢?

最后写出你学习的困惑和建议。

(二) 学生准备活动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校许多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我带的班级尤其是这样,因此在白天时把微课视频上传到鸿合i学教师端的云盘共享,然后把视频共享二维码和微课课前任务单二维码通过鸿合i学软件教师端以任务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晚自习指定时间打开终端设备手机识别二维码和带上耳麦学习微课视频并且完成作业,用时共计约为35分钟(对于个别没有手机的,等别的同学学完后借用,也需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二、 组织互联网+课堂教学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导入、自学反馈、基础强化、分组探究、进阶提升、学习小结、课后延伸。笔者的课堂教学环节实施如下:

1. 导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拍摄的照片,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海南、南京、北京、呼和浩特、吐鲁番等景观图片导入。

提问:这些地方的景观图片为何不一样?(约2~3分钟)

2. 自学反馈:结合学生通过QQ群上传(鸿合i学学生端没有上传功能)的困惑和建议以及所记的笔记得出,学生存在问题与困惑主要集中在:分不清自然带和三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产生基础以及延伸变化方向。

3. 基础强化(约10分钟):分组,每组按地理学习能力分为A、B、C三个层次学生各两人,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对于学习任务单反馈问题有部分学生掌握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掌握好的同学帮助未掌握的同学,在动手演练中理解并巩固知识。

(1)展示汇报:以抽签决定每组展示哪种地域,然后利用鸿合i学大小屏互动功能分别展示该组对应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基础、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典型分布地区。

(2)演示:每组派一名组员将课前通过互联网收集的自然带图片,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插入功能贴到世界地图中A~K不同地点和山地A~G不同高度的相应位置。

(3)绘图:用简单的示意图绘制出这三种地域分异的规律。

4. 分组探究(约15分钟):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三组活动探究题,分组探究。每组选派一位同学来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

第一组活动内容:

①以非洲刚果盆地起点,沿经线方向向瑞典行进,注意观察沿途看到哪些景观?有何差异?

②在这条线路上的差异大体上沿何方向延伸?

③沿这条经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第二組活动内容:

①以北京为起点,沿40°N向西行经新疆、中亚到荷兰鹿特丹,沿途看到哪些景观?

②这条线路上的自然带大体上沿何方向延伸?

③沿这一方向自然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第三组活动内容:

从珠穆朗玛峰南坡出发由北坡返回,比较两坡植被分布差异及形成原因。

教师在教室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展示后,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网络共享的讲解视频和可以查阅的互联网地址,并指出课后学生可选择性观看。

5. 进阶提升(约10分钟)

请同学们拿出手机打开鸿合i学学生端,做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进行巩固、迁移和创新性训练,完成后提交。然后教师打开教师客户端,屏幕展示,师生共同评析,并启动统计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6. 学习小结(5分钟)

由每个小组派出一个同学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和补充,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利用鸿合i学思维导图工具完成本节思维导图作为板书。意图是培养学生自主归纳和梳理知识的能力。

三、 课后延伸

课后笔者在鸿合i学电子白板教师端测评工具发布课后作业,学生在线答题,根据鸿合i学软件自动批阅统计的结果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估。对于评估出现问题的学生,笔者通过QQ留言(鸿合i学电子白板暂时没有该功能)的方式给他提供学习的方法和建议,对于学习中有困惑的学生也可以通过QQ和笔者交流与答疑。

互联网+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中地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还只是互联网+教育的一个雏形,还需不断的完善。

作者简介:

孙本龙,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

吴彬仕,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滁州市教体局。

猜你喜欢

交互式电子白板翻转课堂互联网+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交互式电子白板助力小学数学课堂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