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结合

2018-01-24袁天容

考试周刊 2018年104期
关键词:热情体育课小学生

摘要: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小学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小学生天生具有的爱玩、好动、活泼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而在教学中结合游玩则十分适合小学体育的教学,能够使小学生在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也发挥了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保证教学的质量。本文首先描述和分析了“教”与“玩”结合的方法,其次归纳了“教”与“玩”遵循的原则,最后对“教”与“玩”结合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与“玩”;结合

一、 前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取“教”与“玩”相结合的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天性,可以使小学生在体育课当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小学体育教育中采取“教”与“玩”相结合的方法是符合现实条件的,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的“教”与“玩”这个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

二、 “教”与“玩”结合的方法

(一) 集分的应用

集分的讲课方式是体育课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在一起进行理论知识的集中授课,然后在分组进行实践训练并进行比赛,这种模式能够使课堂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并能够提高学习的娱乐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身体平衡方面的知识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单腿站立的练习,同时各组之间进行比赛,在枯燥的平衡动作教学中融入“玩”的元素,激发学生想要赢得比赛的斗志,从而将教学融入在游戏当中,提升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课间穿插

课间穿插是指在体育授课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热情。例如,在上课期间可以加入歌曲、少儿舞蹈、丢手绢等,这样能够使课堂的整体不枯燥,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同时,课间穿插能够使身体和精神都适当的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小学生再次讲课时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 内外相连

内外相连是体育教学更高的体现形式,内是指学生在学校内进行了体育学习活动,外是指学生在校外进行的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内外相连就是要做到校内的“教”指导校外的“玩”,使校外的活动是在校内“教”的指导下进行的,保证了小学生校外活动安全性。这方面在农村的小学教学中更容易实现。

三、 “教”与“玩”遵循的原则

(一) 将“教”融于“玩”

在教学中所指的“玩”是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玩,而不是那种漫无目的,没有任何要求的玩。我们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取的“教”与“玩”结合的教学方式是要以“玩”来促进教学的效果,“玩”是用来辅助教师开展教学任务的,是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体育学习不仅仅是技巧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一定强度和一定阶段的坚持训练才能有好的效果的,而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差,普遍缺乏自觉认真训练的意识。将“教”融于“玩”,能够让学生忘记训练的枯燥和乏味,把训练当作游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 由浅到深,服务学生

小学体育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个别运动项目的训练动作和运动技巧,更多的是要让学生领悟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探究能力,这才是通过体育学习促进小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教学要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到深的过程,不要过分追求教学的深度,慢慢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互相配合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四、 “教”与“玩”结合的效果

(一) 增强了体育活动的热情

采取“教”与“玩”结合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完全适合小学生的天性,这样能够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教师之间形成互动。同时“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在课堂上具有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对体育活动产生的浓厚兴趣,十分有利于其形成终身体育的思维。如通过接力跑比赛这种体育游戏竞赛的方式来训练小学生短跑,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使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从而逐渐爱上体育课,爱上体育运动。

(二) 提高了学生的体能和智力

采取“教”与“玩”结合的方式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体能和智力具有显著的效果。体育教学本身就是锻炼自身素质的课程,而采取“教”与“玩”结合的方式更加激发了小学生的锻炼热情,从而能够更好的锻炼体能。而“教”与“玩”的教学模式中有很多的智力小游戏,这会对小学生的思维、智力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在跳跃练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跳跃,教师播放青蛙、兔子、袋鼠等动物的跳跃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挑选一个动物进行模仿,将挑选同一个动物的学生分为一组,每组选取一个模仿模仿最像的学生给予表扬,并让学生讲解自己模仿的动物跳跃的特征,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启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 加快了学生的自我个性的发展

采取“教”与“玩”结合的方式使小学生处在一个比较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中,首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保证学生相对的自主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体育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保证了其自身兴趣热情与体育教学之间得到匹配。此外,采取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找到自己最擅长和最有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更加深入的课后学习,这对于小学生自身形成良好气质和性格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对于学生自我的个性发展同样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 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采取“教”与“玩”的方式符合小學生的自身特点,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值得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丹.寓教于乐快乐体育——“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256,297.

[2]卢家秀.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与“玩”的有效结合[J].田径,2018(1):43-44.

[3]李刚.教、玩结合,妙不可言——浅析小学体育创新教学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02-103.

[4]徐祁平.小学体育“教”与“玩”相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学周刊,2016(6):27-28.

作者简介:

袁天容,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播州区团溪镇团溪小学。

猜你喜欢

热情体育课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体育课
“热情”的沙漠
我是小学生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