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2018-01-24张起洋

考试周刊 2018年104期
关键词:核心理念运算能力高中数学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的运算能力在如今的教学中被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所重视。能否提高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将对其高中数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提高高中数学运算能力入手,着重探讨数学的基本知识应用、数学思想的应用、解题方式方法,通过具体的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理念;高中数学;运算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的推动下,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越来越被一线教师所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渐思考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法。笔者以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为基础,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要求。学生解题的综合性应用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因素。学生在学习的数学过程当中形成“进行合理的推算,能够进行正确的预算”的基本素质。近些年全国的高考主要是从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察入手,通过选择正确的运算方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向等来考查学生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运算能力的掌握情况。笔者将会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学生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探讨。

一、 核心素养下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 加强学生基础计算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学生基础预算能力主要指的是对课本中所涉及的公式的运用,以及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否进行很好的数学运算需要以掌握良好的数学基本知识,和计算能力为前提。通过运用数学概念以及公式,把典型例题当中的解题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这种方法进而提高了数学的运算效果。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或者是对于概念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首先要把概念解釋清楚,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2015年浙江文科高考中就出现了一道应用概念的题目

高考试题第7题:存在函数f(x)满足,对任意x∈R 都有()

A. f(sin2x)=sin(x)B. f(sin2x)=x2+x

这道题目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理解。如果学生对于函数中x的取值不明确将不能很好地解答此题。而这类题目是目前高考当中较容易出现的题目,因为题目偏向基础,满足高考的出题要求,对学生的考察比较准确。教师在上课时,如果落实了概念将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二) 注重学生自我反思

学生在计算时如果出现了错误,要有目的地引导其进行反思,这样做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也能够提高其数学运算的能力。学生在反思的过程当中,能够很好地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重新的审理,同时也可以对自己运算的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估,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思维的思考与认识。

(三) 注重运算方法的合理应用

学生想要提升数学运算能力,就离不开运算方法的提高。良好的运算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问题。因为它能够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高中阶段的数学,运算方法最常用的是分类讨论的思想。但学生往往会被分类讨论的思想所限制住,出现了即使不必讨论,也要进行讨论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判断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逻辑。

例:已知适合不等式|x2-4x+p|+|x-3|≤5的x的最大值为3,求p的值。

这是一道典型的去绝对值与最大化相结合的题目,一般学生会去掉绝对值之后进行分类讨论,这无疑为解题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而这道题目如果去掉分类讨论思想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会比较简单。

(四) 注重一题多解思想的应用

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需要一题多解的发散性思维,在课堂当中,应该借助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这样做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我们在学习等式的性质的时候,对待一道证明题,就可以用多种不同的等式性质

例:证明不等式1+xlnx(x+1+x2)>1+x2(x>0)

设f(t)=1+tln[t+1+t2]-1+t2,则易求得,f′(t)=1+ln[t+1+t2],

f″(t)=[1+1/1+t2]/[t+1+t]。显然,当t>0时,有f″(t)>0,故f′(t)为单调递增函数,∴f′(t)>f′(0)=1>0,故f(t)也为单调递增函数。从而,x>0时,有f(x)>f(0)=0,

∴1+xln[x+1+x2]-1+x2>0,即1+xln[x+1+x2]>1+x2。故原不等式得证。

(五) 提高学生运算速度

通过限时计算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在课堂的教学当中,要有效地运用课堂时间加强对学生计算速度的培养,因为课堂时间是实战的,与课后计算不同,课堂时间的计算氛围更接近于考试氛围,更能够贴合考场的要求,因此也对提高学生的运算水平十分有益。

二、 树立核心素养下运算能力培养理念

(一) 师生共同合作,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运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不单单是老师的讲解,更多的是学生的主动吸收,并且将存在的疑问主动向老师探讨,师生共同协作形成良好的氛围。老师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也要主动地去培养相关的习惯。

(二) 教师加大教学方法改进

要想使核心素养真正地融入高中数学运算当中,就需要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较深的改革,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又要提高对习题解体方法的训练。

(三) 学生主动培养良好习惯

运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树立相关的意识,学生想要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就需要树立比较强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对自身的运算能力进行训练,不断地总结错误经验,巩固自身弱点,那么将能很好地提高数学的运算能力。

三、 总结

高中数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算能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将能够很好地避免因为比较复杂的数学运算而无法解题的情况。老师应该积极地主动地去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通过课堂教学使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解题思路,并且要引导学生去灵活地应用各种数学思想,最终使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进步,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吴钟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24):95,97.

[2]胡蓓蓓.探寻思维最高点,践行数学核心素养观——“直线与圆的复习课”之题组课堂[J].中学数学月刊,2018(4):39-42.

[3]王爱斌.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7(30):36-37.

作者简介:

张起洋,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核心理念运算能力高中数学
以师为本: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六个核心理念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常见误区及核心理念阐述
MOOC的核心理念、价值及实践反思——基于网络学习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