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索

2018-01-24吴巧玲

考试周刊 2018年104期
关键词:多样性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会进行多种科目的学习,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培养,帮助学生运用开放性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本文在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就小学数学解题方法多样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实现小学数学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形成的初级阶段,它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一定局限性,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并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进而为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决方法创造有利的条件,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思维的有效利用。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问题的解决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探索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 解决数学问题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进行数学解题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因为,数学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极高,要想实现问题的解决,就需要运用合适的思维,探索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方能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在目前教学中,数学教学方法变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原因就在于运用数学思维,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运用多样化的解决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要想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提高教学目标,进行解题方法的探索将是必然趋势。在传统教学方式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出现思想固化,难以运用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等现象频发,致使学生解题效率低下,所以,运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数学思维,在数学思维的指导下实现对问题的高效化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树立创新思维,实现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 探索小学数学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的建议

(一)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实现解题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处于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切忌单一化,如果学生长时间在单一化的方法下解决问题,那么会形成学生思维模式的固化,不能实现举一反三,当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时,很多学生还是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解决。需要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并将所讲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更好地实现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实现解题方式的最优化。例如,在对数学“鸡兔同笼”的趣味题进行教学时,假设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教师可以采用假设法和方程法进行解题,如,将鸡设为x只,那么兔就设为(35-x)只,进而求出鸡多少只,再用35减鸡的数量,剩下的就是兔的数量。还可以运用假设法,假设这35个头都是鸡,那么腿数就应该是35×2=70,比94少24,这就导致了误差的出现,原因在于将四条腿的兔子看成了两条腿的鸡。因此,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从错误中找到解题方法。将两种方式都教给学生,帮助他们养成多种解题方法并用的习惯,进而为深层次的函数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采用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升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仅采用单一的解题方法,而忽视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法,那么对于学生来说,难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师来说,难以改进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运用探究性思维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学生能够在探究思维的影响下,实现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进行自主化的探究,提升学生自主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时,教师先要对书本给出的图形进行描述,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图形的名称,然后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图形,认识图形,最后让学生感受图形间存在的联系。

(三) 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此时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学生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存在着很多的数学问题,所以,教师要想实现小学数学解题方法多样化,就要设置相关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实现多样化解题方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在对苏教版二年级应用题“白兔妈妈去菜园找孩子,有两条路能够通向菜园,让学生对两条路的路程进行计算,分析出哪条路程最短?”从生活情境出发解决问题,使学生进行多样化解题方式的探究。例如,在对应用题“含糖量40%的糖水20kg,要想使含糖量降为5%,需要加多少克清水?”在对这个题进行解答时,教师可以拿出相应克数的实验物品,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做好数据的统计工作,使学生在数学实验情境中,完成对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遍布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会遇到众多问题,要想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将问题进行高效化解决。进行数学解题多样化的培养,是完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利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參考文献:

[1]卜繁影.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7(23):333.

[2]杨绍云.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7):45.

[3]陈素娟.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6):39.

[4]魏月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177.

作者简介:

吴巧玲,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多样性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