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有效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1-24卢盈才

考试周刊 2018年104期
关键词:有效阅读自主探索新课标

摘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展开,教师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新的课程模式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应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要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创新的能力。有效阅读能力成为学生最基本的一种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新课程模式;自主探索;有效阅读

我认为,在新课程模式下,培养学生的有效阅读能力是一个关键手段。调查结果表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学习学得轻松而且成绩较好;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多数学得挺辛苦,而且学习成绩上不去。因此,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有效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总结了多年以来自己采用的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教法的实施经验,在此谈几点教学做法和心得体会与同行交流。

一、 发动学生主动阅读

长期以来,学生学数学就是上课听老师讲,做做练习;课后做做作业,做做课外习题。老师要改变这一传统现状,使学生达到共识: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要真正理解它、掌握它、灵活运用它,单凭老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阐明教材知识的权威性和教材例题的经典地位。以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二、 从简单开始,带着问题阅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阅读不同于语文或英语的阅读,开始时老师可以列详细的阅读提纲(问题提纲),使学生带着目的阅读。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可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分别从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问题2:分成的三角形个数和已知多边形的边数有何关系?

问题3:从多边形的某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把已知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问题4:如何求多边形的内角和?

阅读形式可分为两个阶段:泛读和精读。学生对数学的阅读会感到枯燥,乏味难懂。要及时鼓励他们体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泛读时允许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精读几遍以后逐渐达到对知识的力求甚解,对某知识点的掌握不可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

三、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自学不能确保掌握的,教师要适时解剖和突破

随着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提纲应由详细到简单,直到学生能自列阅读提纲,探索出课程模式四步曲:泛读理解,精读掌握,探究交流与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 新课程模式的确立

“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新教材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问题多。每一章的章头图都罗列了一些实际的问题。譬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章头问题“下面的照片是城市一角的街景,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图形?”“横看成岭侧成峰,当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建筑物时,看到的图形一样吗?”第二章《有理数及其運算》,章头问题“我们已经熟悉了1,0,13,7.2,…这些数,也能解决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些数能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吗?还会有新的数吗?”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章头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角以及相互平行或垂直的线,除了图中的情况外,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七巧板可以拼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图案,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当学生们对这些问题有了理想的答案以后,这一章的学习目的就达到了。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新课程模式正是为解决问题而实施的。

这种新课程模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成熟以后,可以大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归纳本节的知识要点及重点、难点,课堂上与同学互相交流讨论,看谁做得更好更简洁扼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交流和与人合作的精神。第二阶段是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在尝试自行解决练习、解决习题的基础上,将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相互讨论,甚至争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老师点拨、解惑,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目的是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有的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强,思维敏捷,能迅速适应新课程模式。有的学生生性好动,读书象溜冰,学习不得要领。这部分学生需要耐心引导,督促他们仔细看书、认真回答问题,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在数学方面有所学习,得到应有的发展。有的学生思维反应迟缓,甚至基础知识没掌握,导致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学习成绩上不去,教师要主动热情接近他们,关心他们的阅读过程,鼓励他们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及时帮他们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在数学方面也能得到有所发展。也有的学生认为自主阅读费时费力,不如听老师讲课来得省心,甚至打退堂鼓。这时教师要及时教育他们,学习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能总是依赖于老师的教学,自主学习主动阅读是一种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就是胜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六、 新课程模式的实质

我采用的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主动地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起引导作用。新课程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填鸭式”虽能传道、授业却不能解惑,这种新课程模式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

七、 实施自主阅读自主探索的实验效果

我采用的这种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三届毕业生了,与起点相同的班级相比较,不仅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浓,阅读能力强,具有极强的学习前瞻性,而且各个科目的学习成绩也相对好许多。实验效果是肯定的。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初中部分.

[2]张海霞.刍议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A].2017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作者简介:

卢盈才,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阅读自主探索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