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课堂VS生本课堂

2018-01-24李彩凤

考试周刊 2018年104期
关键词:传统课堂生本课堂高效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的核心在于继承与创新,生本的关键在于尊重与引导。为更好地体现生本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在所带的两个班级中进行了一场关于传统和生本的课堂教学的对比实践,从而得出生本教学比传统教学高效的结论。

关键词:课程改革;传统课堂;生本课堂;实践对比;创新;高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要求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课堂状况,探索建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学习地位的生本课堂。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改革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全盘否定以及对新模式的无脑吸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思考、积淀、升华,提升自身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认知与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传统精华,实现生本创新。

一、 背景情况介绍

为更好地了解传统课堂和生本课堂在教学常态上的差别,笔者在所带的两个班级中进行了一场关于传统课堂和生本课堂日常教学对比的实践探索。实践对象是1、2两个班级,初一入学时两个班的水平差不多,初一第一个学期两个班都是生本教学。为了对比实验,在初一第二学期,1班由生本教学改为传统教学,而2班继续是生本教学。下面,笔者将分别从课前备课、课中教学、课后跟进三个角度去展示两种模式下的日常教学行为。

二、 课前备课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行为的需要去提前准备的一系列工作。由于传统模式和生本模式下的課堂主体和组织方式都不一样,因此两种模式下的课前备课也有所区别。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两点:

1. 备课重心对象不同——1班重在备书,而2班重在备人。1班的备课主要以教材为中心,围绕着课程标准以及课本知识点、例题、练习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其重点在于准备教师在课堂上教的东西和教的方式,以知识内容为主,然后才是教学对象;而2班的备课则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都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目标设计标准不同——1班教学目标的制定重在知识的传播与教授,而2班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多关注学生思维技能的发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例如在进行《5.1.1 对顶角与邻补角》教学时,1班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对顶角与邻补角,能识别图形中对顶角与邻补角,理解两者的性质并学会运用它们解决问题”;而2班的教学目标则在此基础上加上了“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总结、推断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

三、 课中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流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直接反映传统课堂与生本课堂差别的环节。在1班的课堂上,笔者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五段教学法”: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课后总结、布置作业。其形式主要体现为教师口授、板书、提问,严格掌控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实施,以及监督学生的课堂行为轨迹;学生则耳听、笔记、回答,积极服从课堂教学制度,以及配合教师的课堂指令要求。由此,笔者能根据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使整个课堂在扁平化的管理下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而在2班,以学生的自学、合学、展示、反馈为前提,其课堂环节一般包括六个部分: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三、 交流合作,掌握新知;四、 巩固训练,应用新知;五、 归纳小结,深化新知;六、 分层作业,课后提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甚至于课堂评价反馈环节,也是在学生的交流合作中完成的。在2班课堂环节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笔者运用了积分奖惩机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笔者发现,在这种模式下,流程化、制度化的课堂禁锢逐渐被打破,学生的情景学习与合作探究已然成为课堂核心。

四、 课后跟进

课后跟进是教学动作的收尾环节,一般包含两部分的内容:一是教师对学生课后学习情况的跟踪与落实,二则是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情况的反思与总结。在1班,笔者的课后跟进主要体现为解答学生的课后疑惑、告知家长学生当天的作业要求及内容、批改学生上交的作业,同时结合课堂实际教学情况对当天已上课堂的教案进行再优化。从形式上看比较传统与单一,对教师工作要求并不高。

而在2班,除了以上常规的形式外,还包括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制定的课后针对性强化辅导、对课堂上出现各种问题的学生进行学情档案的记录以及家长的课后沟通反馈、对课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与分析记录;除此之外,笔者还要对课堂上的教学环节进行详细再反思,特别是对于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评价反馈环节,注意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再思考,得出更加优化的生本课堂教学方案。

五、 结果分析

初一入学考两个班级的数学水平是差不多的,初一第一个学期,两个班都实施生本课堂教学,成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上的进步。第二个学期,2班数学成绩在生本课堂与生本管理的作用下继续保持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趋势,取得更好的成绩;而1班则由于课堂模式的转变,数学成绩不进反退,虽说退步的幅度不大,但相对2班成绩,仍足以说明传统课堂相对于生本课堂的低效与落后。

事实证明,生本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有着不可忽视的高效与优越。因此,实现由传统课堂到生本课堂的转变,势在必行!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加深对生本理念的研究与探索,争取把更优质的课堂教学带给我们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汤华.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讨论[J].新课程研究,2006(3):23-24.

[2]刘磊.论教育中的奖励[J].教育研究,2011(2).

作者简介:

李彩凤,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市夏湾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课堂生本课堂高效
网络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解读我校“五字高效课堂”模式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