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书法教育新思考

2018-01-24焦福维

书法赏评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书法思政

■焦福维

作者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

高校思政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主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几门公共课的阵地之上。然而,大学生思政教育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很难或不能单纯依靠几门课程或某个专业的学习达到好的效果,故相关改革贯穿于思政课程发展的整个过程。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

思政课程的改革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为相关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自身完善阶段,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完善和体现思政类课程的主体育人功能。第二为思政类辅助课程的探索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发思政课外的相关课程的育人辅助功能,弥补思政课程的不足。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了相关探索研究。而本世纪初,“大思政”理念的提出,预示着第三阶段的到来,即“大思政”理念指导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反转新阶段。以2016年10月30日《文汇报》刊发《上海高校:“思政课程”转身“课程思政”》[1]为题的调研文章为信号,继之,《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主流媒体相继刊发相关文章。2017年7月,教育部召开了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上海调研片会暨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至此,“课程思政”正式取代“大思政”的笼统说法而成为了新的思政教育改革思路。尽管刚起步,其预期效果尚不明确,但相对于以往改革,这一理念更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其最大贡献在于把思政教育从单纯的课程框架中解放出来,触及到教育的核心问题。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课程思政”是相对于“思政课程”的育人模式提出来的,如果说以“课程”为主的思政教育属于“显性”教育的话,那么“课程思政”则侧重于“隐性”教育,因为思想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隐性”教育模式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从这一角度讲,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是一种创造性的理念转化。“推进 ‘课程思政’改革,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 ‘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 ‘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2]从而构建起学校、课堂、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格局。其方法论意义表现在:

首先,一切课堂都是育人的主阵地,凸显课堂在思政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利用课堂进行有效的理想价值引导。其次,所有课程都具思政功能,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教育内涵和育人功能。再次,非思政课程的思想教育以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展。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3]突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的课程目标。

三、“课程思政”与高校书法教育

“大思政”教育理念提出后,相关课程的开发持续推进,最先是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其次是专业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组成了所谓“通识类”“专业类”和“实践类”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与教育模式。而“课程思政”的提出进一步打破了这一模式,拓展了课程教育的思政功能。目前,《书法》并不是大学公共必修课,而无论是作为教育类专业技能课或是艺术学科的专业课,都是对其独特的思政功能的漠视。因为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全面而深刻的,绝不是简单的写好字,也绝不限于单纯艺术的“美育”一途,其课程的特殊性使其在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中优势突出。

(一)“隐学科” [4]属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1年之前艺术学门类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而目前学科体系中,书法学分属于艺术学门类一级学科美术学下的二级学科。由于国务院规定的学位名录中没有“书法学”或“书法艺术学”相关的学位名称,造成的现实是高校书法人才的培养没有一致认同的学科归属。就博士招生而言,据统计,2015、2016年在美术学之下有9所高校招收书法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其中艺术学理论学1所,文艺学2所,哲学、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献学、中国史、考古学、设计学各1所。这种情况真实地反映了书法专业属性的模糊性。实际上,无论书法分属于上述任何一门学科,只能是一个权宜的“寄居”。作为中国文化,书法除了需要研究诸如技法、风格、创作、审美、文献等书法本体问题,还要关注书法与哲学、历史学、美学及文学等复杂关系。显然,书法学科的这一属性与学科和专业划分精细化的现代教育是不一致的;然而,却有效地避免了现代教育专业精细分化造成的“教育体制性和价值性的疏离,教育目标异化和场域的缺失”[5]等问题。所以,某种程度上,书法类课程是现存大学课程资源中最具包容与综合性的课程之一,其跨文学、文字学、美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于一体“隐学科”属性决定了其对人的影响是全面而隐性的。在培植人的精神信仰、塑造完善人格、陶冶高雅情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政领域中具有独特优势,在国家复兴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理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二)由技入道——自律兼自省的体验式学习模式

传统的思政教育遵循20世纪初列宁提出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的教育方法。在受教育对象独立性与自主性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主客体不平等的片面教育模式在实践中的弊端日益突出。相应的,“凸显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自主学习模式、渗透教育、感触教育或者体验式教育的模式”[7]成为大势所趋。客观地讲,灌输教育并非完全不能要,它是在大脑中形成印象的有效方式,但此后受教育者的体悟和感触更为重要。“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感性化处理,能够有效地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达到对知识 ‘灌输’的一种客观性评价认知。在达到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重视、尊重的同时,达到对大学思想课知识与价值导向的双重效应。”[8]书法学习也是如此,书法学习除日常技法训练外,更重要、更漫长的是文化素养的渐修过程,最终由技入道。技法训练如碑帖临摹是自律的,而读万卷书,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涵养自己、不断提升审美素养与道德情操又是自省的过程。技法理论并不深奥,但要真正体悟并化入笔下需在不断的学习中渐次获得,故书法学习更重“悟”。这一过程与思政教育极为相似且互相融通,当学习者的学习到一定阶段时,古代书论中的只言片语才会让人茅塞顿开。否则,即使理解其意义,也不会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这种情况在书法教学中屡见不鲜。

(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与价值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中国国情结合的成功实践。那么,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核心的高校思政教育也必须走出一条结合国情、世情、学情的道路。就中华民族而言,几千年来所凝结成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影响其思想行为模式的最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是根深蒂固且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相对于“舶来品”,民族精神与道德力量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所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一直以其强大的精神塑造力规范着中国的人文理念和道德旨归,对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着积极的作用。”就大学教育而言,尽管“我国大学的发展必须借鉴西方大学发展模式、道路,但是更要将大学这一 ‘文化机构’建立在本国文化传统中,并将我国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惟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大学的发展具有深厚的根基”。[9]然而,传统文化的在大学的传承并不充分,导致大学人的精神困境甚至价值观的危机凸显。十九大报告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决策正着眼于此。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与措施,复兴传统文化、续承民族之魂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在思政教育领域,把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课程形成合力已形成共识,成果正逐步显现,而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熊秉明语)的书法理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对于学书者主体而言,高校书法教育至少应落实到以下三个层面:

1.情感所系:汉字是慧与美的合璧。文字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根基,是记录该民族历史的基因密码。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祖先智慧和情感的创造。汉字是书法的载体,而书法成就了汉字的慧与美。汉字在每一个时期的形体变化和美感特征都刻下了时代烙印。古朴神秘的甲骨文折射出原始先民质朴的生存状态和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典雅厚重的金文则更多反映了宗教祭祀仪式感的庄重及先人对自然神和人格神的敬畏;而秦小篆则反映了第一个统一王朝所崇尚的秩序感,汉隶则昭示出大一统王朝的恢弘气度……此后所谓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等无不为时代思想文化思潮所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时代的经典法帖就是那个时代无声的录音带,而临摹学习就是感知历史文化的过程,整个过程是情感而理性的。就字体演化而言,毛笔的特性决定了笔法对文字演变的影响是除了简易流便的实用性之外的另一决定性因素,而这一因素则保证了汉字每一次的形体演变是趋于美的。书法学习中认识文字的源流与美的品格,是进入传统文化领域的一把钥匙,在书

法作为构建“课程思政”架构的体系中当凸显这一点。

2.人格追求:共性与个性统一。书法对人格美的贡献有两个方面:其一为共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十分重视人格修养与价值追求,儒家经典《大学》提出了以“修身为本”的人格追求,而把“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10]作为修身之正途。同样,中国书法传统中也有分明的价值判断。自杨雄“书,心画也”[11]之论始,继之有柳公权“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12]刘熙载“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13]的表述等等。这一书学传统为书法人所推崇,与敬畏经典成为源远流长的价值取向。其二为个性的。书法作为艺术是展示个性美的,是充分尊重个性的。一部书法史在某种意义上是书法风格的历史,尽管风格受时代、思潮、地域等诸多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是书家个性气质、审美追求与价值取向。所以“任何创作者应在阐述书法文化的共性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书法文化的个性规律和个人风貌”。[14]同样,个性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的本质内容,从德育教育的角度讲,“大学生个性发展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要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完善大学生个性发展”。[15]可见,“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书法教育可以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追求有效对接。

3.哲学思考:生命与自然的律动。自然之美是最高级的美,而尊重自然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易》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只有深刻地理解了生命与孕育了生命的天地之间的关系,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善待万物、善待自然。汉字起源于人们对自然和自我生命的体认。同样,人类对于宇宙、自然万物和人本身的观念、精神本质体认而赋予了书法美学与人格精神。宗白华说:“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态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因此,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是走上艺术美的方向,而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16]所以,一件书法作品,会“被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与主体书家、自然造化三位一体,同体生命之道。通过对生命精神的张扬,达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抒写性灵,展现天地生生之道。”[17]这是书法对人类的卓越贡献。

总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传统人文理念与道德旨归的书法应充分发挥其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其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书法思政
书法
书法欣赏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书法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书法欣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