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学一级学科建构探讨

2018-01-24宋廷位

书法赏评 2018年3期
关键词:史论书法史刻字

■宋廷位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中国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长久以来都没有被确定为艺术学科,其身份被贴上艺术标签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从我国第三次学科目录(1997年)制定以来,书法学以试办专业的资格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中招收和培养本科学生(学科代码:050425S)。第四次学科目录调整后,书法以特设学科身份隶属于一级学科美术学(学科代码:130405T)之下。特设学科是可以每年进行调整,而学科目录中的普通二级学科需要每五年一次调整;一级学科的修订时间为十年,因此书法学还不是常设的二级学科,其地位并不稳定。从最近一次的学科目调整来看,艺术学理论、设计学均取得了极大发展。而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书法学却并没有取得较大突破,发展也相对缓慢滞后,需要专业领域尤其是普通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系统深入研究探讨,争取在今后的学科目录修订和调整中提升书法学的学科地位。

书法学科经过二十多年专业化发展,目前在全国的学科布点较为均衡,学科层次的完善、招生数量和质量等规模都有基础和条件开展更大规模和更高学科级别的人才培养。书法学如果作为一个一级学科去发展,其下至少可以设置四个二级学科:书法史论、书法技法与实践、篆刻学、刻字与汉字工艺。每一个学科的专业定位和内涵建设需要在高等学校及专门的教研院所中实践和探索,在理论上需要专家学者论证、研讨与完善。

一、书法学所在学科发展和升级的机遇

包含书法学在内的艺术学发展经历曲折,我国自1983年以来共制定过四次学科专业目录,艺术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文学门类之下作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第四版学科目录,此次学科目录最大的变动是把原来隶属于文学门类下的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作为学科目录的第十三个门类。当时的学科目录(国务院通过的第四版学科目录)只有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并没有制定二级学科,直到一年半之后的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之时,一级学科目录之下才有二级学科的名目。艺术学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其下共设有33个二级学科,其中29个常设学科,四个特设学科(学科代码分别为:130311T影视摄影与制作、130405T书法学、130406T中国画和130509T艺术与科技)。

由于受到学科修订时学科数量、学科均衡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艺术学学科体制构建受到较大限制。比如音乐学与舞蹈学虽然有较多联系但这两个学科在艺术呈现等方面均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合并之后各自仅有三个二级学科,与原来的培养体例相比有较大的不足;戏剧与影视学内容太过庞大,范围过于宽广,但仍然把曲艺、杂技等艺术类别给排除在外,未能较好地构建其学科体系,也没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艺术学理论下只有一个二级学科:艺术史论。而且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定名本身就没有理论高度和广泛的认可度,致使后来的讨论较多,也遭致诸多诟病。这些不足就是将来学科修订和调整的基础,同时艺术学在升门的过程中调整的范围和幅度都挺大,尤其是一级学科的数量和名称在制定和调整研讨过程中多次下发讨论稿,多次合并拆分,才有今天的艺术学一级学科分布。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对学科建设执行调整和修订的政策:一级学科的调整周期为10年,二级学科的调整与修订间隔时间为5年,特设和控制专业每年进行调整。从这一政策来看,任何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希望调整或升级,尤其是书法学作为特设的二级学科,按照教育部的政策是要每年进行动态调整的,这也充分说明其变动和不确定性。自2011年至今,包括书法学在内的艺术学学科目录并没有进行过调整,时间已经过去七年,虽然说明书法学还是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不能肯定说书法学具有与美术学(二级学科)、绘画、雕塑、摄影一样的地位和稳定性,毕竟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是需要每年进行动态调整的。这也就是书法学即使是不能够升格为一级学科也需要努力争取到常设二级学科的地位,这样才能够确保书法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加顺利和逐步完善其学科体制的构建。

书法学在今后的学科调整中具有很大空间和后劲,这不仅在于书法学自身的特征及其综合性,也与艺术学发展的特性和变化较大的大环境直接相关。艺术学下的艺术学理论只有一个二级学科,而且名称有较大争议,研究方向、范围等内容没有取得业界的认同;戏剧与影视学范围太广,体例不一,过于臃肿;音乐与舞蹈学也不太适宜于放在同一个一级学科之内。在以后的学科调整与修订中是有机会作较大调整,这与文学门类相比艺术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的数量极为有限。文学门类下的外国语言种类太多,按照艺术学门类的现状完全可以归并的,比如印欧语系、亚太语系、阿拉伯语系,其内部关系一点儿不比戏剧与影视学复杂。更何况文学在理论上本就属于艺术学的范畴,仅仅是因为发展完善、体量过大,在历史上才会本末倒置地把艺术学反而置于文学门类之下去建设与发展。在今后的学科修订与调整中有文学门类的参考和艺术学门类自身建设的需要,书法学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身完善程度,在学科层次提升方面有较大的空间和机会。

二、学科的定位与内涵建设

书法学作为学科建设具有先天优势,中国书法与中国汉字一样具有久远的历史,中国汉字有多久的历史,中国书法就具有多久的历史。因此一般说中华文化五千年,那么中国书法也就有五千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开设书法学的普通高等学校有一百多所,其中绝大部分是本科高校,这对于书法学学科建设是基础也是理论建构的基础。将来的学科提升就需要现在从事书法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不断探索努力,也需要专门的研究院所等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书法学一级学科下属书法史论、书法技法与实践、篆刻学、刻字与汉字工艺在历史上都具有光辉的历史,其建设都具有雄厚基础。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他们既具有独立性,又在相互之间有共同点和交叉点,是在书法学的基础之下展开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书法史论:书法史论学科是书法学的基础,是以理论为主兼有技法基础的学科。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过: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因此做理论研究离不开具体艺术实践的支撑,书法史论的学科建设也离不开书法实践的支撑。

理论层面上,学科构建需要在史、论、评三个方面。书法史是书法学科建设基础、也是内容极为丰富的部分,书法史包括中国书法史、受汉文化影响的外国书法史、书法传播交流史等。中国书法史有通史、断代史、分段书法史(上古书法史、中古书法史、近代书法史、现代书法史、当代书法史)、书体字体发展史、理论(书法论文)发展史等;外国书法史有亚洲书法史、东亚书法史、南亚书法史、国别书法史(韩国书法史、日本书法史)等;书法传播与交流史与传播学、文学等相关联,起步较晚成果较少,是以后理论研究需要用力补充的部分。书法理论重点在于梳理传统理论中的成体系的观点材料,更多的是在传统文化中寻找与之关联的分散零碎的材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从来只是文人们修养的手段,只是技术,在重道轻艺的文化氛围中,对书法的理论观点更多的是在文人修身养性、提高道德修养以及修齐治平与仕功之中去寻找。理论中的评指的是批评、评论,在学科建设中属于近现代的理论范畴,尤其是要借鉴、沿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分析评价中国书法的理论、创作等内容。书法批评内容在当今属于薄弱环节,这与中国书法的独特性有关。在西方世界中并没有书法这门艺术,自然在其文艺理论方面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现成内容,需要有思辨和应用,要有既具有良好理论修养又具有深厚国学修养,并且在书法技法和理论方面均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才能够有较好的突破与攻关。这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里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技能技法方面,书法史论专业学科需要良好的书法基础,至少在行草篆隶楷书体中至少有一种书体是看家本领并且在业界有较高认可度,同时在篆刻艺术、刻字艺术、书法应用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修养。技能技法作为理论的基础和修养,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技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提高书法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书法技法和实践:其要求重点在于技法和实践,但也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理论内容作为书法史论外三个学科的基础,只是在学时学分的要求上合理分布。书法技法的要求必须是全面的,各种书体均能良好掌握,其中篆书中甲骨文、金文、其余大篆书体也需要比较熟悉并且至少有较高的临摹水平。在书法实践方面的要求是要有较高水平的创作能力,在毕业创作中有至少三种书体的创作作品形式呈现。

在理论层面的要求上需要全面掌握中国书法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外书法史、书法理论和书法批评,其中书法创作方面的理论与技法直接相关。创作理论(创作论)在书法史论学科中有涉及但其分量(学时学分)远没有本学科要求高,在临摹与创作的技法、理论研究方面,需要有深度、有新意、有可操作性。技法理论也是目前专业领域的薄弱部分,需要业界加大力度探索充实提高。本学科理论的体现还在于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方面,虽然可以降低理论高度和字数,但也需要高于艺术学下属各二级学科的要求,毕竟书法学具有悠久传统和深远影响力,同时作为中国特有艺术自从小学生启蒙时期就开始了书法的学习。

篆刻学:篆刻长久以来隶属于书法学科,篆刻的基础在于书法,要以古文字学作为基础,要在古文字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才能够发展进步的一门艺术。篆刻学自古以来都与书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篆刻家大多是水平很高的书法家,因此书法是篆刻的基础也是专门技艺的要求。

篆刻学学科构建包括书法、篆刻两个部分,书法部分的要求要比书法史论要求高,学时学分也要比书法史论高,这是篆刻学的基础。篆刻的内容本身包括理论和技法两个部分,学科的要求是两个方面均要重视,学时学分均需要体现出其重要性。学习内容有篆刻理论、篆刻技法、篆刻与刻字(砖刻、陶瓷刻字等工艺品的刻字)等,但在二级学科的要求方面是篆刻的理论与技法全面学习。

刻字与汉字工艺:刻字艺术是书法领域最晚出现的一门艺术,由于工艺美术发展速度快、质量高、应用广,因此丰富了刻字艺术的内容。中国书法家协会专门组建了刻字艺术委员会,充分体现了刻字在艺术领域的地位,这也是设计其为二级学科的基础。刻字艺术虽然起步晚,理论也比较薄弱,但由于有书法史论、书法技法与实践和篆刻学等相关学科的不断完善,对本学科的构建可以起到借鉴与帮助作用。本学科下可以设计刻字艺术、工艺刻字、字库构建与完善等学科或方向,刻字方面有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的专项展览和各种展览中的刻字艺术部分;工艺刻字范围广,大凡各类题字(匾额、书斋、楼堂馆所、风景园林、桥梁建筑、大型地标、各类平面立体二维三维电子媒体广告字体宣传中的字体书体内容);字体字库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已经成熟的字库如进入大众领域的新魏碑体楷书、任政体行书、启功体楷书行书、刘炳森体隶书等,专业领域的字库如甲骨文字库、小篆字库等。字库与汉字工艺需要紧密联系,字库更多的是应用,但在应用中有发展,应用中也需要变化完善和加入更多书法元素。工艺中比如陶瓷题字、砖石题字刻字、工艺品、旅游产品等中有关汉字设计与应用等均可与专业学科相关。

这四个二级学科之外还可以发展,比如书法产业、书法交流等,但目前可以直接放在书法史论学科内发展与培养。随着高科技与电子技术的发展还会催生出一些新的方向与途径,在没有成熟与完善之时放在书法史论学科里来研究发展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在学科发展成熟之后适当时候独立成为新的学科也是有机会的,毕竟每5年、10年的调整修订目录的间隔时间并不长久。

三、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课程建设涉及到基础课程、主干课程以及辅助课程和资料,另外还有学科交叉与融合等内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一般有公共必修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实训课(技能技巧、参观考察、实践实训、实习锻炼等)。通识课程有外语、政治、大学语文等课程,艺术学公共课程为艺术基本原理类课程,如美学、艺术概论、艺术史论、艺术批评等课程,在学科建设中需要遵循艺术的基本规律和普通高校的基本要求。书法学下各二级学科在课程建设方面需要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

1.各专业公共课与基础课程

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应该是除了艺术门类学科共同学习的美学、艺术概论之外的在书法学一级学科之内的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对专业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这类课程包括书法概论、书法美学、书法通史、各体书法技法与欣赏等课程。

专业选修类课程有碑帖学、图像学、装裱装潢技术、文博常识、收藏与鉴定、文物修复技术、文物鉴赏等课程;与书法学科相关的文学类课程有文字学、汉字学、古典文献学、训诂学、诗词格律、文艺美学、文学作品创作与欣赏等课程;与历史学相关学科有历史文献学、简牍学、考古学、敦煌学等课程;与美术学相关课程有中外美术史、绘画史、美术教学法、美术作品鉴赏与批评等课程;与其他学科相关还有材料学(书法用文房四宝、其他书法工具用具)、工艺学、民俗学、民族艺术、传播学、出版与编辑等课程。

各二级学科的专业课程应该相对固定,兼有相互借鉴的分布状况。

书法史论:书法概论、书法美学、书法史(通史、断代史、时段史、书体史、书家史、书法风格史、书法流派

史、地域书法史、外国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艺术概论、书法技法、书法与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交叉与融合方面的理论探讨、书法与经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等宏观理论探讨)、书法批评、书法欣赏、篆刻学、刻字学、书法工艺、书法遗产概论、书法与科技。实践类课程包括五种书体的临摹与创作、篆刻临摹与创作、刻字训练等课程。

书法史论的专业课程可以涵盖其他三个一级学科的主体课程,但学时学分和难度范围均有所区别。理论部分的比例是四个一级学科中最高的,实践部分的要求重在全面掌握,不要求书体各体精通,但毕业展览、毕业论文需要有较高的水平。

书法技法与实践:理论的学习是书法史论学科的一部分内容,尤其是书法理论与书法批评,用以指导书法创作的课程,这些课程重点在于书法概论、各类别书法史、书法论文选读、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与欣赏。实践类课程设置要求全面而且有一定深度,楷书临摹与创作(唐楷、魏碑、新魏碑体楷书、隋唐写经)、行书临摹与创作、篆书临摹与创作(大篆、小篆)、古文字书法临摹(甲骨文、金文、楚简、战国文字)、隶书临摹与创作(汉隶、唐隶、清隶)、草书临摹与创作(章草、大草、小草书)、篆刻临摹与创作(汉篆、流派印风、近现代印风、当代篆刻)、刻字练习(理论与实践、临摹与创作)。

书法技法与实践专业的课程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实训为重点。在实践实训层面要求全面掌握各种书体篆刻刻字工艺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在5种书体创作方面要求至少精通2种,同时能够创作较高水平作品的形式需要3种以上。在最后的毕业创作展览中要初步具有自己的风格基础,论文的写作可以理论深度和难度方面降低要求,字数可以与技能技巧要求相当的其他艺术学科相同。

篆刻学:理论要求是书法学科方面的基础理论,篆刻理论是重点。书法概论、各类别书法史、书法论文选读、书法美学,篆刻类的理论有专门的篆刻概论、篆刻史、篆刻批评、篆刻美学、流派印风、(古)文字学、汉字学、字体设计与工艺等课程。实践实训类课程有汉印临摹与创作、文人印临摹与创作、西泠印风临摹与创作、清代印临摹与创作、近现代印章临摹与创作、当代印章临摹与创作、实用印(陶瓷、牙雕、微雕、砖刻、玻璃雕刻)欣赏与临摹、装饰印章(九叠文、鸟虫龙凤篆、四灵、肖像肖形)欣赏与临摹。

篆刻学史料收集与整理有韩天衡、黄惇等人的全面收集与整理,有艺术学、美术学、书法学资料的补充,目前在史料资料方面比较充足,但理论方面仍需要探讨和补充,在学科建构方面才不至于单薄。目前从事篆刻的人数、专业的报刊协会学会以及各种类别的展览会议研讨来看,也需要加大力度发展补充,因此在学科建设方面高校具有较大压力,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需要积极探索。

刻字与书法工艺:理论方面需要学习书法史论的大部分内容:书法概论、书法史、书法欣赏与批评、书法美学、工艺美术史论、新媒体与新技术、刻字艺术史、雕刻艺术史论、微雕艺术史论;实践方面需要学习书法技法和实践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五体书法的临摹与创作、篆刻技法;凸显本专业的课程有刻字艺术作品临摹与创作(软质载体如木、橡胶、塑料,硬质载体如大理石、花岗石,特殊材料如玻璃、钢材、陶瓷成品,二次多次加工成型的如陶瓷、钢铁等金属、建筑构件、混凝土浇注成型等)、刻字工艺、字体书体设计、字库构建(字体、字号、图层、背景、艺术处理、软件应用与更新)、书体字体的实用应用。

刻字与书法工艺最为晚出,其理论基础需要依托书法史论、书法技法和实践及篆刻学。但由于新技术高科技的发展,社会生活高速发展一日千里,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书法从实用领域退出进入艺术范畴再走向高科技和工艺领域,必然带给书法学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学科建设,需要业界尤其是普通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深入研讨,构建起一个逐步完善的艺术性与适用性兼备的体系。

2.学科交叉与融合

从哲学的角度说,联系是时时处处都存在,书法自然不例外。书法艺术的内容需要用文字来呈现,因此书法学的学科建设就跟文学、文字学具有比较紧密的联系。书法作品首先要讲究文字方面的内容,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加上文学修辞方面的音韵节奏韵律等,这是书法与其他艺术的区别之一,也是书法作为由技进道的关键内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涵盖面宽广,从道家思想来说任何事物都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必须要上升到一个高度上去分析与理解。书法还必须由文字来呈现内容,书法各种字体书体都必须书写正确规范的汉字,即使是行书草书也需要有规范规矩,因此书法学学科与文字学(包括古文字学)有直接联系。

从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来说,书法学科与文学、哲学(尤其是其中的美学)、历史学都具有比较紧密的联系,也具有交叉部分。从学科归属上看,艺术学长久以来都从属于文学门类,作为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504),而书法学所从属的美术学为艺术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50403),因此即使将来努力把

书法学申请到文学门类下面建构一级学科也有基础和希望。从其他学科与书法学的关系和交叉程度来看,要把书法学作为一级学科的较高等级地位去建构的可能性不大,即使以二级学科的形式进入也很困难。如果以三级学科(方向)的形式进入其他学科如历史学、哲学等学科完全没有必要,只是具体问题具体处理,高校自身的建设可以灵活处理。

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还可以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从艺术学门类的概况看,五大一级学科在全国所拥有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分别为:艺术学理论19所,音乐与舞蹈学11所,戏剧与影视学14所,美术学15所,设计学16所。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增加了一定数量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对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书法学作为艺术学中的成员也搭乘了这趟快车,在教育部的严格规范之下(原先开办书法专业的学校需要重新取得艺术学门类之下的招生权力)取得了较好较快发展。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看,艺术学理论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19个,而其下属的二级学科仅有一个。在五个一级学科中博士点最多,成绩最为明显,这既是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现,又是艺术学高效快捷发展的结果。艺术学理论是直接承接原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其研究基础与文学有深厚联系,与哲学美学也有较多联系。在艺术学门类设立之初,大多数专家转移阵地或资源共享到艺术学门类之下,对艺术学理论构建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艺术学理论自身也凝聚共识勠力探讨,经过二十余年的奋斗才达到今天的研究高度和影响力。但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下属唯一的二级学科在名称上、研究内容范围、方向类别界定等方面均存在很大争议,至今也没有取得共识,甚至比较一致的方案计划也没有达成。这对于书法学的构建既是榜样与借鉴,也需要吸取其教训在框架结构和方向设置等方面首先达成共识,在宏观建构方面需要有系统的较为完善的体系构建。

总之,就目前全国开办书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来看,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全方位学科建设齐全,数量也是足够的,而且独立设置书法院系级的高校数量不少。如院系级别研究机构有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艺术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等;院系级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机构有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学院、西安工业大学书法学院、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等,这些数量庞大的专业机构对于书法学学科建设是骨干力量,是重要阵地。学科建构还需要凝心聚力,借鉴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等学科在最近十年二十年的快速高效发展经验,把理论研究与实用应用研究相结合,在多个平台、多个层面、以多角度全方位视角进行探讨,整合力量组建建构、加强交往交流、搭建理论探讨各级各类平台,组织各层面各级别的定期、不定期的学术研讨会,充分利用、开拓传统的新型的二维三维的、平面的立体的及新型的媒体平台,对学科建构探讨与完善,相信在今后的学科调整和一级学科目录修订中会取得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史论书法史刻字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沈辰绘画作品欣赏
论本科教育中书法史课程的开设与教学
曲海词山慰平生——我与戏曲志史论的结缘
智海急流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宏观构建、精微解读—《书写的形态:中国书法史的经典瞬间》读后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对书法史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