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分析及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

2018-01-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空巢老龄化养老

赵 瑾

(辽宁省医院发展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老年是指年龄≥65岁的人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所占比例逐年增高。根据国际人口卫生组织的标准,老年人所占比例超过总人口的7%,即可认为进入老年社会结构。截止到2016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为1亿5千万,占总人口数的10.8%,标志着我国现阶段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据专家推测,我国老龄化社会结构将于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峰,老年人将达到2亿8千万左右。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也给老年护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老龄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如何增加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是我们要为之努力的目标。本文对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先进的护理经验,对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提出建议。

1 我国老年护理的需求状况

1.1 老年人健康水平下降,护理需求量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健康水平迅速下降,功能丧失和残障率迅速提高[1],需要长期、专门的护理。根据卫生部门的统计显示,65岁以上老人每年两周患病率高达46.6%,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6.4%,老年人住院率为15.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萎缩及痴呆的发生率也不断提升。因为疾病发生卧床的人数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护理的老年人还在不断攀升。

1.2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需求增加:家庭结构的改变和人口流动性增强,给传统养老模式带来极大的冲击。独生子女家庭要面对4个老人的养老问题,大量年轻人离开父母身边,到外市、外省甚至国外生活,这些都导致老年人的护理无法得到满足。空巢问题已经成为现在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而社会养老机构明显不足,为此,我国正在逐步推行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

1.3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心理健康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的概率,更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但老年人多伴有各种慢性病,使得老年人自理能力受限,功能丧失,这些情况常会引起老年人出现焦虑、抑郁、孤僻、易怒等不良情绪 。据研究显示,抑郁已经成为老年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由于缺少情感交流、生活照料,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要远多于非空巢老人,出现“空巢综合征”。因此,在进行身体上的护理时,精神上的护理同样不容忽视。

2 老年护理不足的原因

2.1 老年护理学科发展滞后:1999年中华护理学会正式成立“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然而老年护理学科发展非常缓慢。各级院校缺乏老年护理专业,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尚属空白,老年护理教职人员匮乏。我国老年护理教学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老年护理课程学时少,探讨内容浅显,学生很难深入的了解和实践。

2.2 老年护理人员缺乏,素质良莠不齐:我国护理人员总数少,专业的老年护理人员更少,难以满足老人的全身心照顾需求。护理老年人,任务重、责任大、待遇低,都导致了从业人员不足。目前,从事社区老年护理、养老院护理的护士大都学历较低,没有或很少接受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和系统教育。这使得很多护士对老年人的需求不了解,为老人所提供的护理仅限于一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而不能体现对老人的全身心照顾与支持。

3 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3.1 树立新的老年护理观念:20世纪90年代,国际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老年人不仅是寿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提高生活质量。第46届联合国大会也提出老年人的“ 独立、照顾、自我实现、尊严”4大原则。这些观念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模式,使老年护理的内涵发生了重大转变,强调要重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预防保健、社会行为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2]。工作范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医院,而扩大到家庭、社区和相关社会机构。老年护理的目标在现阶段是帮助老年人保持最大程度的独立性,预防残障的发生,减少痛苦,保持尊严。观念的更新和转变,除了通过一定的教育培训之外,还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帮助老年护理人员及其他社会群体转变老年护理的观念,真正理解老年护理是为老人提供身、心、社会、精神等全方面的照顾与支持,是需要科学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的工作。

3.2 重视老年护理人员素质的培养:要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年护理人员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要熟悉各种老年疾病的特点和康复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心理学、伦理学、法律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掌握与老年人的沟通技巧。

3.3 高等院校制定详细的护理培训计划和课程:高等院校要加快老年护理学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建设。组织专家讨论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国统一的、不同层次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应根据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合理安排护理学课程内容。

现阶段是老年护理开拓与发展的阶段,护理人员应更新观念,建立和健全人才培养计划,加速老年护理系统的完善。全社会协同合作,为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晚年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1] 耿德章.中国老年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沈悌.21世纪我国老年医学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1):6-7.

猜你喜欢

空巢老龄化养老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养老生活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