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2018-01-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宫颈癌问卷发生率

何 芳

(辽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与不良性行为和婚育史、感染有关。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变化会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晚期患者会有疼痛感。近年来,随着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发展,对于患病女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治疗,有效的控制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临床上对于宫颈癌治疗主要有手术切除与放化疗,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宫颈癌术后的治疗效果[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8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宫颈癌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收集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84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42例)年龄在33~45岁,平均年龄(35.26±3.47)岁,病程1~3年,高中以上文化水平13例,大专以上文化水平16例,大学以上文化水平13例,体质量在(46.25±10.36)kg;观察组(42例)年龄在32~43岁,平均年龄(34.46±3.25)岁,病程1~2年,高中以上文化水平11例,大专以上文化水平17例,大学以上文化水平14例,体质量在(45.28±10.58)kg。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宫颈癌诊断,无宫颈癌手术禁忌证,有癌细胞转移;排除标准:有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有精神疾病史,无意向参与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体质量等一般临床情况上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入院宣教护理干预:患者初次接触病房环境,陌生感较强。接待护士应首先向患者介绍责任护士和主治医师,带领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和职能办公室的具体位置。了解患者的一般家庭信息,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其中熟悉环境中,要体现对患者的关心,具体环境熟悉应包括医院食堂、晾晒衣物阳台、开水房的开放时间、呼叫铃的使用等,使患者生活上方便,减少环境的不适感。

术前护理:术前根据手术的要求对患者进行手术项目的检查化验,尤其注意血常规、凝血功能,关注腹部B超检查结果。术前3 d给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进行阴道和肠道准备,饮食改为半流质或流质,使用安尔碘抗菌液清洗阴道,手术当日用1000 mL生理盐水灌肠清洁肠道。

心理干预:手术给患者带来恐惧与焦虑,这与患者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和预后恢复有关[3]。为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焦虑心理,护士应向患者讲解与宫颈癌相关知识,增加患者的认知,多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告知宫颈癌手术流程,使患者了解宫颈癌手术。通过加强病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患者之间增加精神上的支撑。主动热情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最近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同时鼓励患者家属支持患者的治疗,增加相互之间情感的交流,使得患者获得家庭的支持,战胜对手术的恐惧感,缓解焦虑的心情。

术后护理干预:术后观察患者麻醉苏醒的情况,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位6 h。在患者未完全清醒下,将床栏拉起,防止跌倒。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创口疼痛情况,及时采取镇痛措施。观察引流管的引流液的颜色、性状以及量,确保引流管固定妥当,防止引流管阻塞、受压、脱落和扭曲。定期为患者翻身,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预防压疮。术后1 d,将患者下肢抬高,膝关节微曲,早期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3]。术后2~3 d,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笔者自制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问卷反馈率100%。研究人员需向患者解释研究的目的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的内容,确保问卷结果的可信度,使患者在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完成问卷的填写。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越高。记录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与发生率。

1.4 数据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t或卡方检验,其中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92.23±6.5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82.35±3.57),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评分明显小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0.36±2.15)d、(1914.21±50.69)元,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5.24±3.14)d、(2429.25±54.12)元,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为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为手术,目的是切除细胞组织。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手术时,往往心理上的压力沉重[4]。女性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折磨者女性患者的精神,患者害怕手术,担心手术后的康复。因此,护理干预上要配合临床手术的进度,及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这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5]。从患者初次入院至患者出院,主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上要主动观察患者的需要,将被动性的护理转化为主动性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临床护理团队的整体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术后做好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并发症预防护理,减少术后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有效帮助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健康恢复,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 孔祥敏,高琦,随丽丽,等.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护理程序效果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6,39(5):366-368.

[2] 张艳梅,韦兰,林金,等.宫颈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医药前沿,2016,6(34):273-274.

[3] 夏玲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7,30(5):241-242.

[4] 张艳梅,韦兰,林金,等.宫颈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237-239.

[5] 蔡丽.早期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264-265.

猜你喜欢

宫颈癌问卷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