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评价

2018-01-21王艳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胃癌护理人员心理

王艳华

(抚顺市第三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4)

胃癌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胃癌在发病初期的临床表现较少,与消化不良等症状极为相似因此很容易被患者认为仅为单纯的消化不良或胃炎等,因此在被发现后晚期居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1]。在临床是手术治疗为治疗胃癌的首要治疗方案,在手术前后患者的精神状况以及身体状况等都较差,且心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对胃癌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以及生活护理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极为关键的[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一年间所接收的胃癌手术治疗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均在54~79岁,平均年龄为(69.5±7.6)岁。该56例患者均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均不存在癌灶远端转移状况。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况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详细护理措施为:①术前护理:很多患者由于患胃癌而很容易产生极为惶恐、不安等心理,且对于手术的恐惧感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胃癌手术的教育和指导等,让患者能够大致了解手术所需的时间、手术方式以及预后等情况,这样一来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恐惧等心理,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3]。同时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如若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合进行该次手术或存在风险可推迟患者手术时间,待患者有所恢复后再进行手术。同时要知道患者在手术进行前12 h内不可饮食且术前6 h内不可进水[4]。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可以采用一系列方式譬如加强沟通、问卷调查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然后根据患者较为严重的心理不良状况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大大提高[5]。③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手术体位,同时在患者进行麻药注射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不适情况要立即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对于手术风险较大或时间较长的患者护理人员一定要备好急救设备以及血浆等抢救用物。④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两天的生命体征监测,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除此以外也要对患者的伤口情况和引流袋中的引流液颜色和引流量等进行记录,如果手术完成后患者的疼痛较为严重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且在医嘱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止痛措施。术后1周内患者不可进食,1周后可进行适量流食,在摄入流食后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逐渐食用半流食或常规饮食等,但要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6]。

1.3 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抑郁、焦虑评分采用抑郁评分量表及焦虑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最高分均为5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抑郁、焦虑情况越严重,反之则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应用对所得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应用t检验,两组以上均数应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情况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平均抑郁评分为(42.33±1.26)分,护理后平均抑郁评分为(22.23±5.41)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平均抑郁评分为(42.38±1.29)分,护理后平均抑郁评分为(34.73±7.27)分,护理前两组患者平均抑郁评分对比t=0.147(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平均抑郁评分对比t=7.29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平均焦虑评分为(43.17±1.59)分,护理后平均焦虑评分为(22.18±4.93)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平均焦虑评分为(43.05±1.79)分,护理后平均焦虑评分为(36.22±5.18)分,护理前两组患者平均焦虑评分对比t=0.265(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平均焦虑评分对比t=10.389(P<0.05)。

2.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0.20±2.33)d、(2.59±1.18)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5.62±2.47)d、(3.86±1.27)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比t=8.446,平均下床活动时间t=3.876,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导致胃癌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饮食习惯、癌症前期病变、亚硝胺类化合物、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以及霉菌毒素等,胃癌在发病的初期临床症状较不明显,主要为消化不良、上腹轻微胀痛或恶心、嗳气等,随着患者胃癌的不断进展可出现明显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急剧消瘦、呕血便血等情况[7],严重者会出现腹部肿块可触及甚至出现黄疸和肝大等情况,危及患者生命。该疾病患者在患病后由于症状不断加重会导致其生理以及心理的不良影响均较大,且很容易产生消极、恐惧等心理,因此常规的护理措施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相关资料显示[8],对胃癌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等,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及焦虑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但优质护理组患者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优质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该研究可以看出,对胃癌手术治疗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值得被广泛推广于临床中去。

[1] 柯玉峰.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1):368-369.

[2] 赵雪勤.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210-211.

[3] 张萍.浅谈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2013,12(12):239.

[4] 康艳丽.对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5):136-138.

[5] 史正燕.对胃癌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6):94-96.

[6] 张玉兰.临床护理路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2):145-146.

[7] 周玲玲,芮红霞.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胃癌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101-103.

[8] 耿田军.优质护理应用于胃癌晚期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7):111-113.

猜你喜欢

胃癌护理人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心理小测试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心理感受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