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21商利欣武银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护理人员

商利欣 武银杰

(1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换药室,辽宁 沈阳 110041;2 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 100期12班临床三系,辽宁 沈阳 110032)

SAH(蛛网膜下腔出血)指的是颅脑底部或者表面病理改变血管发生破裂,血液流入到蛛网膜下腔,进而造成的一种综合征,大约占急性脑卒中的十分之一。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1],我国SAH的发病率每年6~20/10万人。SAH发病突发、病情危重,一旦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本研究主要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效果,从而为临床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提供参考价值,以进一步促进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一共有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为22例。当中,实验组男15例,女7例。年龄在40~76岁,平均为(59.2±4.8)岁;对照组男14例,女8例。年龄在42~78岁,平均为(61.3±5.2)岁。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2],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

1.2.1 入院时:临床护理人员要向患者或其亲属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和设备,介绍相关规章制度,介绍主治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根据医嘱对患者采取吸氧、导尿以及建立静脉通路等[3]。

1.2.2 脑血管痉挛期: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的4~6周,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讲解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便秘,对亲属的探视时间给予严格控制。另外,对其相关病情给予耐心讲解,同时还要耐心讲解治疗方法、预防措施、饮食指导以及相关注意事项。除此之外,临床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耐心讲解采取相关特殊药物的作用、方法等,避光采取的目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同时让患者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以及护理当中,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1.2.3 恢复期:临床护理人员正确指导患者在病房当中适当活动,注意造成脑压高的相关因素,对肢体麻木或者偏瘫的患者正确指导其亲属进行肢体功能恢复训练,同时详细介绍高压氧治疗的方法、目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1.2.4 出院日: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正确指导患者出院以后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对病情恢复的重要作用,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要谨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回到医院进行复查。

1.3 评价标准:①平均住院时间:包括患者从进入医院到离开医院的时间;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一共包括有10个问题,每一个问题根据满意、部分满意以及不满意给予评分,一共3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对护理工作越加满意;③健康知识评分:采取我科室自主研制的问卷调查表,一共有20个问题,每一个问题根据知道、部分知道以及不知道进行评分,一共6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健康教育越好[4]。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 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以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17.5±1.54)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20.4±2.14)d,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以后,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为(57.7±8.47)分,满意度评分为(29.5±5.44)分,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为(50.8±9.37)分,满意度评分为(21.4±4.97)分,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和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由于病情复杂,不宜或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脑血管痉挛容易再一次引发出血,致残、致死率相对比较高,使患者以及亲属处于一个非常恐惧当中。根据研究表明[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者的知情权,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让患者从进入医院到离开医院期间能够明确知道自身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根据研究表明[6],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交流以及沟通是造成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之一,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可以准确、及时的执行相关操作,履行告知义务,使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进而规范临床护理服务。

CNP制定是小组成员经过协调、沟通以及讨论所达成的一致共识,其可以对各个部位、专业以及科室的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使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CNP是经过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的一个护理路线图,CNP的每天工作重点以及内容是随着病情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而不同,同时具有严格的时间框架,能够使临床护士有计划以及预见性的工作,同时还能够使患者不断明确自身的护理目标,主动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临床护士可以全面准确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减少以及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明显降低,进而使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7]。将循证护理理念深入到护理人员的观念当中去,是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措施。SAH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对比较高,出现在第一次出血以后的任何时期,特别是发病以后的1-2周为高峰期,再一次出血的病死率相对比较高。大部分由于情绪过于激动、便秘以及咳嗽等相关诱因。所以,消除相关危险因素,降低病死率是护理工作的重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鼓励患者采取少食多餐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进而对病情康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临床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安全过度复发期非常关键,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让患者以及其亲属参与到整个护理当中,进而能够安全过渡急性期,进而可以使复发率明显降低[8]。

综上所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1] 磨棍,黄茜.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3):170-172.

[2] 李华玲,韩利,陈黛琪,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1):129-130.

[3] 王云,程选飞,韩英.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 (2):247-248.

[4] 顾芳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5):763- 764.

[5] 边亚坤,张丽静.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沦丛,2016,14(8):80-81.

[6] 徐苏萍,谭丽萍.预见性护理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而患者头痛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5):1686-1687.

[7] 王丹玲,赵贿.侧脑室置管外引流持续脑室灌注给药加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效果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8):125-128.

[8] 黎淑君,黎冰,孔令校.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349-350.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护理人员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