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对先天性缺牙的治疗价值分析

2018-01-21刘芷君马慧雨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先天性言语疗法

刘芷君 马慧雨 金 慧

(1 吉林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1;2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口腔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3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吉林 辽源 136201)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先天性缺牙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先天性缺牙发病率为5%~10%[1]。多数患者临床表现出牙齿数量和发育过程出现异常,而上下颌第二磨牙、上颌侧切牙等部位为该病多发部位[2]。当前,临床上尚未具体明确先天性缺牙的发病机制,有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口腔内外胚层发育不良有关[3]。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单纯口腔修复疗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不佳。本研究以10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52例患者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9.2±10.3)岁;18例缺1颗牙,16例缺2颗牙,10例缺3~5颗牙,8例缺5颗或5颗以上。对照组52例患者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9.4±10.2)岁;17例缺1颗牙,17例缺2颗牙,10例缺3~5颗牙,8例缺5颗或5颗以上。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口腔修复疗法:对患者实施综合检查,观察其缺失牙的实际位置、数量、邻牙牙体及牙周等情况。按照具体检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口腔修复方案,并实施口腔修复治疗。

研究组实施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获取患者上颌牙、下颌牙模型及X线头颅侧位片、全景片。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正畸治疗方案及口腔修复方案。首先,以固定矫治器对患者实施正畸疗法,主要包括对牙间隙进行集中,对缺失间隙进行开拓等,确保患者形成良好的牙列和基牙条件。成功实施正畸治疗以后,再对患者实施口腔修复疗法,口腔修复疗法具体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①疗效评定标准[4]:以患者治疗后言语障碍、口腔功能及口腔外观均恢复正常,为治愈;以患者治疗后言语障碍和口腔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口腔外观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以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未出现变化,为无效。②观察两组患者言语障碍恢复时间、口腔功能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0例治愈,20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1%:20例治愈,18例有效,14例无效。两组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言语障碍恢复时间、口腔功能恢复时间对比。研究组患者言语障碍恢复时间、口腔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1.0±3.0)d、(18.0±3.2)d,均少于对照组的(28.9±4.6)d、(24.8±4.2)d,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先天性缺牙不仅会影响患者牙列的完整性,导致患者出现言语障碍,削弱其口腔功能,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面部美观,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负担。先天性缺牙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考虑与遗传、非遗传两个方面有关。就遗传方面而言,主要是通过基因的形式,经由染色体遗传给后代。就非遗传方面而言,主要包括染色体出现畸形变化,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高龄孕妇中。此外,病毒造成的感染也会致使患者出现先天性缺牙,这种现象常见于孕妇妊娠时期感染病毒,致使患者体内水平异常,从而引发疾病[5]。

当前,临床上尚未研究出根治的方法,多采用对症治疗,即采取措施改善患者牙齿功能和口腔外观。口腔修复疗法与正畸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先天性缺牙的重要手段。其中,口腔修复疗法主要是采用符合人体生理特点的人工修复体对患者牙列缺损、牙体缺损等修复,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口腔功能和口腔外观的目的。口腔修复疗法的关键是将修复体设计与患者所处的不同发育时期结合起来,以确保治疗过程中不会影响到患者颌面部相关肌肉与颌骨的正常发育。此外,实施口腔修复疗法之后,需叮嘱患者定时入院进行复查,以便对其面部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对义齿进行更换。此外,还必须及时对义齿进行调整,确保其与患者颌关节、面部神经、肌肉等处于相对合理的关系,不会对患者颌骨的正常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而正畸疗法则是强调对上下牙齿之间、牙齿与颌骨之间的异常位置进行调整或固定,来实现口腔修复的目的。有研究认为,不同年龄段先天性缺牙患者接受口腔修复治疗最佳阶段也存在不同。其中,就青少年先天性缺牙患者而言,其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最佳阶段为10~15岁,且通常需要持续治疗1~2年[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先天性缺牙患者在采用合理治疗方案前提下,越早对其实施治疗,修复效果越好。

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进行治疗,并以同期单纯实施口腔修复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0/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38/52),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应用价值高。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言语障碍恢复时间、口腔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能有效改善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言语障碍恢复时间和口腔功能恢复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先天性缺牙患者采用正畸疗法和口腔修复疗法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还可以缩短患者言语障碍恢复时间和口腔功能恢复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 冯海兰.先天性缺牙的口腔修复治疗Ⅰ.先天性缺牙的分类、发病率及病因[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46(1):54-56.

[2] 李从文.口腔修复疗法对93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作用和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1):61+69.

[3] 吕武.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9):1535-1537.

[4] 徐军.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6):195-196.

[5] 张会敏.口腔修复疗法对68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作用和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12-13.

[6] 曾苑琴.口腔修复法治疗32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2):121.

猜你喜欢

先天性言语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关于冬天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自我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