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药学监护

2018-01-21邵荟竹陈鹏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肝性脑病病患者

王 颖 邵荟竹 陈鹏飞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13)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肝病,患者发病后期常伴有腹水、继发性感染、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1]。肝性脑病原称为肝性昏迷,属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写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性综合征。患者发病后临床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及昏迷[2]。目前,临床上对于肝性脑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知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氨中毒则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降低血氨处理对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治疗时所用药物相对较多,如何选择最佳的方案尚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加强患者药学监护具有重要的意义[3]。为了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药学监护效果。取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医院收治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4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取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医院收治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9~67岁,平均(56.3±2.6)岁。入院后患者伴有明显的神智恍惚、反应迟钝,伴有双肩部不是,偶感左上部腹痛。患者未出现明显的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同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过程:患者入院后神智恍惚、反应迟钝,且伴有上腹部疼痛,入院后给予低蛋白糖尿病饮食,加强患者血糖测定。同时,给予患者门冬氨酸鸟氨酸、硫普罗宁等保肝药物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支链氨基酸平衡体内氨基酸,给予奥美拉唑抑酸,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避免肝性脑病的进一步加重。对于大便稀水样患者可给予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调整肠道菌群,其他患者加用乳果糖口服液,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避免病情加重。

1.3 药学监护:①门冬氨酸鸟氨酸剂量调整。门冬氨酸鸟氨酸属于是2个氨基酸盐的复合体,能降低血氨、改善肝性脑病临床症状及降低血清TBil效果。40例患者入院后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并出现昏迷迹象,判断患者为昏睡期。因此,建议将门冬氨酸鸟氨酸剂量加倍,每天20 g,增加静滴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②患者采用硫普罗宁保肝治疗,并且在第4天及10 d检查其肝功能,患者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部分患者伴有血管静脉炎。因此,停止使用硫普罗宁,更换为多烯磷脂酰胆碱,2 d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③奥美拉唑在肝硬化患者中剂量的调整。奥美拉唑属于最为有利的抑酸剂,多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严重受损,每天奥美拉唑使用剂量不得超过20 mg,每天2次,如果药物剂量过大,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容易引起药物蓄积。因此,建议奥美拉唑每天口服20mg,每天1次。④低蛋白饮食:每日不超过20 g,多选择植物蛋白因其含支链氨基酸较多,有利氨排出,患者意识恢复后可逐渐增至1 g/(kg·d)。

2 结 果

40例入院患者经过积极的保肝、降血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患者均脱离危险期。患者又经过1周的巩固支持治疗,病情得到好转,患者均痊愈出院。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3 讨 论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患者发病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患者治疗过程中除了限制蛋白质的摄取外,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也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4]。但是,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禁止使用催眠药及麻醉药。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药学监护能让药师密切关注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尽可能改善机体肝功能,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前体下尽可能降低抑酸药奥美拉唑的应用。同时,部分患者应用硫普罗宁后发生血管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该药物,避免对原疾病影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针对性。同时,患者治疗时必须制定个性化的给药方案,加强医、药、护、技治疗团队的共同合作,转变“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模式,降低临床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5]。

综上所述,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药学监护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给予患者更优化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4,6(2):88-89.

[2] 仵利军,金惠静,徐立平.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细菌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国外医学·抗生素分册,2014,35(1):28-31.

[3] 董国蕊.酚磺乙胺注射液联用氨基苯酸注射液引起药物热一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8):1102-3.

[4] 陈雷,赵江明,吴元波,等.简化版肝性脑病心理测试评分量表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8):803-806.

[5] 陈新,李慧,孙艳辉.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11):1327-1330.

猜你喜欢

肝性脑病病患者
6例伴肝功能损害卟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