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分析

2018-01-21林立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关节镜交叉韧带

林立波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放射科,辽宁 朝阳 122000)

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内部,又称为前十字韧带,其作用在于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支持人体完成各种高难度的下肢动作。由于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特点的不同,前交叉韧带在损伤机制方面有着不同的疾病特征,但从临床诊断效果来看,该疾病仍然有着较高的误诊和漏诊概率,这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MRI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其在前交叉韧带的病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实践价值,为了进一步论证该诊断方法的优越性,本文以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关节镜和MRI诊断的效果,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5例,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0~75岁,平均年龄(48.2±6.1)岁,病程1 h~4.8 d,平均病程(1.1±0.2)d,其中韧带完全断裂25例,韧带部分损伤40例。发病原因:扭伤28例,交通事故致伤22例,重物砸伤10例,其他5例。

1.2 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MRI检查,选用CE3.0磁共振仪器为检查用具,操作方法:患者保持仰卧位,患肢屈膝16°,以膝关节的中凸处为扫描中心点,扫描范围覆盖整个膝关节;扫描时使用SE序列,层厚3.5 mm,层距1 mm,间隔0.3 mm,激发次数4次[1];扫描完成后,注射对比剂,观察直接关节征象和间接征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确定扫描的角度;扫描的重点为关节横断面及管状面,注意观察前交叉韧带是否完整,结合信号强度、外形、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情况做出准确诊断。其次,对患者实施关节镜检查,操作方法: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显效后,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使用硬膜外穿刺针进行关节穿刺,抽出渗出液,于关节内输注适量生理盐水,促使关节腔扩张,注意盐水瓶的悬挂高度应在膝关节上访1 m左右;以膑腱外侧缘、胫骨上端、股骨外踝前端连线组成的三角形中心为穿刺点,做一0.5 cm的切口,使用关节镜套管针进行穿刺,将锐性闭塞器拔掉,换为钝性闭塞器,于关节腔内插入关节镜;按照说明书操作关节镜,记录观察结果;冲洗关节腔排出液体,拔出套管针,常规缝合手术切口。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均使用SPSS19.0软件来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s)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MRI诊断结果显示,65例患者中,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者25例,表现为韧带中断,撕裂端有肿胀情况;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撕裂者38例,表现为局部肿胀,有连续的纤维低信号;结果正常者2例,确诊率为95%。关节镜诊断结果显示,65例患者中,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者25例,表现为韧带有横向断裂和肿胀迹象,撕裂端有变形及回缩情况,周围软组织水肿;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撕裂者40例,表现为韧带部分纤维断裂,撕裂端有明显水肿情况,周围软组织水肿,确诊率为100%。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常见于青少年,尤其好发于足球、篮球、羽毛球、武术、网球等弹跳运动中,舞蹈演员、军人以及重体力劳动者也是该病的高发人群。Lachman试验、前抽屉纸试验检测[2]方式是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用方法,但是由于关节肿痛的影响,诊断结果容易受到干扰,因此临床上较少应用。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前交叉韧带的发生率不断提升,选择何种诊断方法来提高诊断准确率,成为了临床上思考的一个重点问题。

MRI是常用诊断方法的代表,其优点在于无放射、无疼痛,可以实现多个层面显像,图像清晰率高,可完整的显示出患者韧带方向、形态、周围组织、膝关节结构等,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是,MRI也不能完全实现确诊,有时候也会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其原因在于:①成像所显示的韧带方向不一致;②韧带受损导致信号增强干扰诊断结果;③韧带周围组织受损,导致韧带覆盖区的信号增强,影响判断;④前后韧带有重叠情况[3];⑤患者伴随韧带慢性受损情况;⑥器械性能、检查人员的经验及手法等,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但客观来讲,和其他诊断方式相比,MRI诊断无创、安全性高,其应用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诊断中,可以显示出韧带受损或断裂情况,依照边缘是否完整确诊,显示韧带内部是否有信号增强情况,判断胫骨前移半脱位的受损情况,应用限制小,患者的接受度较高。关节经检查是有效确诊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一种检查手段,其属于有创检查,虽然确诊率高,但是给患者增加了不小的痛苦和伤害,患者接受度不高,不愿意配合检查。由此可见,和关节镜检查相比,MRI有着较高的优越性,应用范围较广,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应用价值较高。

近年来,临床上关于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有很多,如王颖学者在《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4]中,以80例膝关节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了MRI和关节镜的诊断结果。数据显示,MRI诊断准确率与临床检查相比,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更高,与关节镜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文章中重点分析了MRI检查对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以及部分撕裂的鉴别,若单纯从确诊率来看,MRI与关节镜均有了较高的优越性,但是MRI安全性更高,属于一种无创操作,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申斯原、马守成、刘大勇学者在《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观察》[5]中,将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分为了2个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检查,观察组采用MRI检查,从所得结果来看,MRI诊断和手术诊断结果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相比,MRI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论显示,MRI较常规检查有着较高的优越性,可在短时间内明确患者病情,从而方便临床制定治疗计划,可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避免病情进展。本文基于对文献资料的研究,重点分析了MRI和关节镜检查的图像显示情况及诊断准确率,从综合方面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这是本篇文章的创新点。

本次研究中,65例患者中,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者25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撕裂者38例,结果正常者2例,确诊率为95%。关节镜诊断结果显示,65例患者中,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者25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撕裂者40例,确诊率为100%。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从诊断实施过程来看,MRI无入侵操作,关节经检查属于一种有创检查,在安全性上,MRI要明显优于关节镜。综上所述,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应用MRI检查,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同时其检查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高,操作具有可逆性、可重复性。但MRI方法仍然具有一定的漏诊率,因此还应当结合病史情况、病症表现以及关节镜检查进行诊断。

猜你喜欢

关节镜交叉韧带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经高频超声分析跟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