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老年肩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

2018-01-20刘静稳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5期
关键词:肌力肩关节骨折

刘静稳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目前,临床上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多以手术为主,而手术易出现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减缓患者的康复速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笔者将快速康复理念特色干预应用于老年肩关节置换患者,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濮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14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X线等检查确诊,符合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诊断标准,排除手术禁忌证、中途退出患者。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男40例,女17例;年龄63~76岁,平均(69.41±6.11)岁;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3例,四部分骨折34例。观察组男41例,女16例;年龄64~75岁,平均(64.93±6.12)岁;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3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全身麻醉,患者取沙滩椅体位,术者于患者肩关节内侧入路,行肩关节置换术。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特色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干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适宜的环境,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术前6 h 禁食,术前2 h禁水。②术后干预。明确患者疼痛时间、病因及部位,给予合适的药物,术后2 h即可饮水,术后4 h可进食纤维量较高的流质食物。③并发症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引流液的质、量,出现异常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术后换药时仔细观察刀口,注意防止感染。患者采用健侧卧位,应用外展支架,避免肩关节发生脱位。④康复锻炼。术后麻醉效果消失后即可活动掌、指、腕关节,术后24 h 进行腕、肘运动,前期以被动运动为主,后期以主动运动为主。⑤出院指导。出院后为患者制订锻炼计划,营养进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家属监督,不定期进行家庭随访,两组患者于12个月后对比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优:无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肌力5级,可自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局部形态无异常;良:轻度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显著改善,肌力较前提高>2级,勉强可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局部形态轻度异常;可:中度疼痛,能够忍受,肩关节活动范围有所改善,肌力提高>1级,在他人帮助下可勉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局部形态中度异常;差:疼痛,活动受限,肌力提高1级或无改善,日常生活需他人帮助,局部形态重度异常。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②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功能采用肩关节功能量表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肩关节恢复越好。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优47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6.49%(55/57);对照组优32例,良17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为85.96%(49/5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3.946 2,P<0.05)

(2)住院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1.97±0.61)d,高于观察组(8.44±0.59)d(P<0.05);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82.19±10.69)分,低于观察组(91.33±8.01)分(P<0.05)。

(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感染2例,疼痛2例,肿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6/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398 1,P<0.05)。

4 讨论

快速康复理念是通过多种模式对围手术期患者的生理病理变化进行调节,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主要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干预[1]。

本研究中通过术前为患者营造适宜的环境,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及谅解,缩短禁食、禁水时间,减少机体的消耗,可加快术后切口及机体组织的修复愈合。术后及时应用疼痛干预,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并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早期给予高热量、高纤维流质饮食,使患者更易消化吸收,同时使瘦肉质群得到保存,促进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尽早恢复。术后密切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切口变化,控制感染,避免并发症发生,出现异常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术后选取合适的体位,并应用外展支架,预防肩关节脱位的发生。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恢复肌肉功能,并为患者制订出院康复计划,嘱咐家属监督,并不定期检查。通过多学科对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优化,降低疾病、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应激创伤,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特色干预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肌力、生活能力,改善肩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特色干预应用于老年肩关节置换患者,通过维护术后肌肉功能,恢复胃肠蠕动,增强血管功能,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春雨,韩超,李荦芸,等.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由来及发展[J].中华医史杂志,2017,47(2):124-127.

[2]高兴,樊桂莲,王晶,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肩关节置换病人围术期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3):280-282.

猜你喜欢

肌力肩关节骨折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肩关节手术的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