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输液区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1-20黎作聪赖碧娟张燕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9期
关键词:急诊科输液纠纷

黎作聪 赖碧娟 张燕林

急诊科是医院挽救病情危急患者生命的重要部门, 近些年来, 本院急救中心规模不断扩大, 所收治的患者人数也不断增加, 因此原有的常规护理难以满足多数患者需求。自国家卫计委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1,2], 本院便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在患者护理工作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 以患者需求作为护理服务工作重点部分。为此本文就对本院急诊科输液区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 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整体筛查法抽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急诊科输液区患者300例, 患者输液时间>5 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功能正常, 能正常沟通交流;对此次研究知情, 自愿签署了研究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审核通过。根据随机数字设计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男46例, 女104例;年龄6个月~50岁,平均年龄(22.81±9.27)岁;对照组男47例, 女103例;年龄6个月~52岁, 平均年龄(24.90±9.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由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症状、体征变化, 加强患者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治疗方法、作用、注意事项等, 告知患者应积极配合护理。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①转化护理服务意识。重视医护人员护理服务意识, 积极开展优化护理服务活动并学习, 使医护人员能重视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 以患者作为护理服务中心。注重医护人员沟通能力、责任意识的培训工作, 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在接待患者时, 护士应面带微笑主动问候, 态度亲切诚恳, 切实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②科学排班,提高护理人员的优质化专业技能。根据医护人员工作量、工作强度, 实施弹性排班制度。评估医护人员工作时间、经验、专业技能优化人员配置, 实施高年资一对一带教低年资护士。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如接药、配药、穿刺等, 提高护士的穿刺水平。③优化输液室区域。急诊科输液室区域划分为成人区和儿童区。根据患者病情、用药特殊性、护理要求将输液室划分为红、黄、蓝三个区域。红色区域:病情危重, 密切监测病情及输液滴速, 该区域需距离急救仪器、治疗室近;黄色区域:特殊用药、行动不便者, 该区域需距离治疗室、卫生间近;蓝色区域:病情稳定、非首日输液者,可距离治疗室较远。设置院内电话, 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与科室联系。④优化输液流程, 等候输液。输液室护士可分为接待、药物配置、责任、协助及质量巡回护士。患者付费取药后, 在输液室等候输液。并密切检查患者病历、医嘱、输液单、药液等, 确认无误后交给药物配置护士;责任护士负责静脉注射、药液更换、巡查、用药指导、健康教育、输液拔针等。同时由高年资巡回护士统筹管理输液室情况, 并适时指导。⑤加强输液安全管理。科内可制定规范科学的输液管理制度, 严格输液“三查七对”制度。每周考察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 使护理人员能掌握熟练的抢救、急救物品与药品的使用情况。并定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方案, 增强应急意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由患者匿名评价此次护理满意度, 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级别,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发放300份调查问卷, 回收300份, 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7%(148/150), 即非常满意 102 例 , 基本满意 46 例 , 不满意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7%(106/150), 即非常满意42例,基本满意64例, 不满意44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293, P=0.000<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此次护理下未发生护理纠纷, 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 6.7%(10/150), 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5,P=0.004<0.05)。

3 讨论

急诊科输液室有着较大人流量, 有数据调查[3]发现, 急诊科输液室白天输液人数达到150~200人以上, 在高峰季节输液人数能超过300~400人。急诊科输液室经常会出现排队拥挤情况, 护士需承担较大工作量, 此时会忽略掉患者的护理工作, 仅是简单对患者予以输液作用及注意事项的讲解,部分患者所存在的疑问及负面情绪, 会影响治疗工作顺利实施。因此应重视急诊科输液室护理工作, 优化护理流程, 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4-6]。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作为护理服务中心, 关注患者病情、心理状态, 为患者创建一个舒适、温馨的输液环境[7]。此次研究结果里,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7%(148/150), 即非常满意102例, 基本满意 46例, 不满意 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7%(106/150), 即非常满意42例, 基本满意64例,不满意44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293, P=0.000<0.05)。护理满意度是评价此次护理质量的有效指标, 在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 重视人性化、专业化、合理化的护理服务内涵, 转化护理人员优质护理意识, 积极开展主动护理服务, 患者输液过程中, 由专业人员积极引导 , 能提高输液质量 , 缩短输液时间[8,9]。在优质护理服务中, 实施弹性排班制度, 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明确每位护士工作责任, 确保输液工作顺利进行, 减少输液并发症发生。

有资料[4]显示, 输液室护理纠纷是常见事件, 主要是因护士穿刺技术不到位、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所致。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此次护理下未发生护理纠纷, 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6.7%(10/150), 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345, P=0.004<0.05)。优质护理的实施 , 重视输液室布局, 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 加强对输液室安全护理, 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以此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提高此次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 在急诊科输液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 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护理纠纷发生率降低, 效果显著。通过此次研究, 本院深刻认识到优化护理服务的重要性, 贯彻落实优化护理服务工作, 以此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性, 为医疗临床护理工作作出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急诊科输液纠纷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误帮倒忙引纠纷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