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2018-01-20胡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9期
关键词:鼻窦炎鼻腔内镜

胡慧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化脓性炎症, 属于鼻腔内部常见的慢性炎性病症, 在临床诊疗中比较常见, 且发展趋势逐渐向着年轻化方向蔓延, 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影响。目前, 临床主要采用鼻内镜手术疗法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诊治, 取得满意疗效。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 对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选患者均符合慢性鼻窦炎相关诊疗标准[1], 且患者对临床治疗情况知情同意。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4例。观察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16~55岁, 平均年龄(32.56±8.58)岁;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6.43±2.39)年。对照组男15例, 女9例;年龄 15~53 岁 , 平均年龄 (32.81±8.47)岁 ;病程 3~10 年 , 平均病程(6.53±2.4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本研究纳入患者疾病分期符合耳鼻喉学会相关标准, 将以下患者排除在外:①合并鼻腔良性及恶性肿瘤者;②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或无法配合鼻内镜下相关治疗者;③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器质性病变者;④以往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无效者;⑤未成年无法定监护人者;⑥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开展手术治疗前, 两组患者均接受CT检查,确定无手术不适应证后, 于术前7 d要求患者口服头孢克肟片及泼尼松。观察年龄较大患者是否合并慢性疾病, 积极控制三高症状, 减少手术风险。

观察组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 取仰卧位 , 采用 10 ml利多卡因(2%)进行局部麻醉处理, 然后采用被肾上腺素浸湿的纱布对患处进行表面麻醉, 每隔5 min为患者进行麻醉1次。在鼻内镜引导下, 将鼻息肉及钩突前端进行切除, 然后结合患者实际状况, 适当给予前组筛窦开放。手术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保持稳定, 且动作轻柔, 避免操作对患者鼻黏膜组织产生损伤, 且减少对鼻腔功能的影响。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鼻外径路手术, 严格根据手术操作适应证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操作过程中, 注意避免对患者鼻腔内部产生损伤。术后及时帮助患者做好止血处理。一般情况下, 术后 1 d内将鼻腔内部所填塞的物体取出, 术后 2 d为患者彻底清理鼻腔内部分泌物。定期做好术后检查, 观察是否有息肉及不良分泌物, 及时进行清理。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CT检查显示鼻窦及组织完全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相关检查结果基本无异常, 鼻腔黏膜组织无增厚现象;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 患者病情无改善, 部分患者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控制时间、术后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16例, 显效6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1.67%;对照组治愈7例, 显效9例, 无效 8例, 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547, 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控制时间、术后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控制时间、术后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 (5.63±1.89)、(2.93±0.75)、(4.24±0.33)d,均短于对照组的 (8.69±2.27)、(5.63±1.07)、(6.75±2.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0751、10.1228、4.9345, 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术后发生出血3例, 鼻腔粘连2例, 窦腔粘连 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 25.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属于鼻腔内部化脓性炎症表现, 其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大。调查显示, 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包括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 , 患者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包括流涕、鼻塞等,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偏头痛, 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显著影响。慢性鼻窦炎还可能对患者鼻黏膜造成严重损伤, 导致肿胀、炎症, 并对鼻窦口产生较大影响[3]。此外,临床实践工作发现, 鼻窦炎患者发病年龄逐年降低, 寻找合理安全的诊疗方案, 对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常规保守治疗主要指药物治疗, 但是其作用不够显著, 长期用药亦可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影响。鼻外径路手术操作难度较大, 且患者术中出血量不可控, 术后并发症比较多, 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诊疗效果产生制约。

应医学发展要求及患者治疗所需, 鼻内镜手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手术实践工作中, 此种手术方式具有明显的微创性,不仅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小, 同时对鼻腔内部结构不产生破坏作用, 因此患者恢复较快。鼻内镜手术能够保证鼻窦黏膜组织的完整性, 术后患者可形成比较良好的引流环境,对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具有显著效果[4]。临床经验显示, 采用鼻内镜对患者开展手术治疗, 除了微创性外, 还能创造良好的鼻腔内部环境, 为炎症良性转归提供必要条件。但是, 采用鼻内镜手术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对病变部位进行详细检查, 明确内部解剖结构关系, 避免手术操作破坏鼻窦自身的生理功能;②术中避免过分清理嗅区, 减少外源性损伤对患者鼻器官功能的影响[5-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与权威文献[5]报道基本相同, 充分说明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相比,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满足患者治疗所需。与此同时, 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术后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鼻内镜的微创性 , 不仅能够控制感染症状 , 同时也能减少术后药物应用,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此外,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也从侧面证实鼻内镜手术安全性较高, 可控制术后并发症, 对患者整体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鼻内镜手术是临床微创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益尝试, 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不仅能够提高疗效, 还能有效控制住院时间及感染, 其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具有使用优势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鼻窦炎鼻腔内镜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鼻腔需要冲洗吗?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清洗鼻腔治感冒
为什么打喷嚏一般都连续打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