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1-19庄建琛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问题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重要管理者,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初中正是青少年发展最为叛逆的时期。因此,初中班主任适当地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减少班主任的工作压力,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基于此,本文是对初中班主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策略的分析。

关键词:班主任;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对策

一、 引言

新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反映在初中学生身上,其较以往的学生更加叛逆、更加缺少集体意识、缺少自学能力、缺少自控力,种种复杂情况使得初中班主任工作更加难于展开。而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或学习活动,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坚定基石,是班主任工作的良方。有鉴于此,笔者专门对八年级班主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简要分析。

二、 初中班主任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

(一) 组织作用

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起到了对活动的组织作用,该作用有利于班级更好地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利于其他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实践活动。但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仅仅依靠班主任还不够,为此班主任应从班级中选拔出能力强的班长以及其他班干部,令他们为自己分担管理工作。

(二) 引导作用

班主任应对班级内的学生加以积极引导,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班主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为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班主任还应加强自身建设,以正确的意识与方法引导学生。

(三) 培育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一环,此举对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素养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 八年级班主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 青春期叛逆心理

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学年段的学生中所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即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反映在学生身上,主要体现为学生忤逆家长、不听从教师劝导、做事情总是与家长及教师背道而驰,上述现象使得班主任难于实现有效地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学生缺少自主实践能力

自主实践能力欠缺是八年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八年级学生由于受到学习环境、课程难度、作业压力、生活节奏的影响,导致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在无班主任看管的活动中,其自理程度与活动效果显著下降。其中,大部分学生对带有挫折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反感与恐惧的心理。

(三) 缺少集体主义

当今时代,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初中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导致班级的集体主义被严重弱化。初中生的集体主义感的缺失,往往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等不同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集体主义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对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

四、 对班主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

学生在学校里以学习生活为主,面对着学习上的巨大压力,往往会产生叛逆心理。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对学生的管理时,不应令学生局限于课堂的学习,应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组织开展,令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促进其对各事物的认知与思维的提升及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笔者将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策加以阐述。

(一) 加强学生心理建设

加强学生心理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而展开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拉出枯燥的课堂,令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社会的丰富多彩,从中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并获得积极的社会体验,逐渐养成热爱自然、友爱社会,在社会中不断发展自我的能力。通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学校每学期期中都会组织学生到惠东县青云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禁毒实踐活动,每学期期末都会制定寒假或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与学生应珍惜机会,积极参与到期中或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此举有利于扭转学生的叛逆心理,令其心态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 引导学生自主实践

引导学生自主参加实践活动是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活动的重要任务。因学生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实现自主能力的提升,同时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态也日渐提高。因此,初中生完全可以实现在无任何教师监督与看管的情况下,完成自主实践任务。首先,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设法令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产生兴趣,令学生增强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班主任应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促进对班委会成员以及各小组长的培养。在班委会及小组干部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基础开展学生的活动管理工作。另外,班主任还应加强对活动小组的观察与评价,有利于促进小组自主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三) 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由于当代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导致其往往形成高度的个人主义,凡事只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他同学的感受与想法,此种现象不利于班集体朝着团结一致、和谐稳固的方向去发展,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为此,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有利于学生树立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如集体植树活动、集体郊游活动、集体看电影活动等。通过上述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可有效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五、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初中班主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所提出的策略,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借鉴,鼓励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用以克服其自身的缺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百惠.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20.

[2]韩开湘.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3,44:190-191.

作者简介:庄建琛,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问题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班主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