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智慧分析

2018-01-19陆霞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核心素养改革

摘 要:核心素养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概念之一,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指向“深度学习方式”的重构和“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核心素养的本质在于通过教师有效地“让”与“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小学生、让小学生收获成功,实现了教育本真的回归。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育;改革

一、 引言

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大多只是机械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将课本内容直接教给学生,并没有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深度地总结深化,将语文问题上升到语文思想的高度。反观国外教育,老师会经常让学生在语文问题中提炼核心思想,使学生明白语文问题各式各样解答思路的形成原因及重要性。这对于当今填鸭式的教育而言有着很大的意义,启发我们不断思考更好的教育方法,这对教育进步有着其独特的价值。传统的教学手段受到方法、教学思想等多项条件的限制,课程中的一些较难理解的重难点无法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并被其理解。同时,课堂上学生表现较少,缺少合作、互动、质疑的环节,不仅在知识上会有所缺失,在能力的锻炼方面也将有较大的阻碍。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培养与训练,将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更加优质与高效。教师的讲授与语文思维的培养相得益彰,将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调动,也让教师授课更加轻松,课堂也将回归最初的活力而不是满堂灌的模式。将学习内容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得到锻炼,使他们能够更快、更自然地接受各个学科的知识并能调动自身思维潜质来思考分析问题。

二、 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

(一) 核心素养,指向“深度学习方式”的重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让”不“引”则虚,只“引”不“让”就空。深度学习的有效性,来自于学生内在的动机和好奇性,来自于学生主动探究和尝试的兴趣的满足,更要来自于教师的有效地“让”和“引”。小学语文教材有着鲜明的性格与特点,内外兼修,强调和谐与品味,这同时也是审美的关键所在。科学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核心素养策略,通过核心素养使得学生可以快速地熟悉语文文化,带来丰富的语文学习体验。

(二) 核心素养,指向“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

从经济的全球化到“互联网+”,从大规模标准化制造到工业4.0定制化生产。因此,我们亟须从单向度、工具化、标准化的培养范式中走出来,走向未来的学习。教与学不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条件的限制,课堂技术在未来将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同时,语文学习能力不仅体现在科学基础上,同时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它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基础,应当作为所有学科基础中的基础。语言能力,可以来确定在其他学科能力的水平,这是一种必要的学习性语言。此外,对于没有语言学习仅仅是一个不错的成绩,而不是具有良好的文学品质,语言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不能急功近利,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专注于语言课程的培训对今后的发展和教育学生的成长。

三、 核心素养的策略构建

目标让学生明确——老师和学生商讨学习方案,同时对于学习的方案进行分析,要进行分层次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学习,让学生自己成为理想中的那个学习状态,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得整个的学习目标是明确的。

问题让学生提出——在課程中的难题应该让学生提出,因为学生最懂自己在学习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学生提出好问题比解决是更重要的,因此我们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提问,让整个课堂能够活跃起来,让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同时也加强老师自身的水平,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在学习当中应该有的态度和乐趣。

收获让学生表达——让学生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学习后的收获进行相关的总结与表达,让学生能够自己进行总结,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能有所收获。

教材中的课文选取经典而有效,名家名作所占的比例很大,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可以给学生带来多彩的核心素养体验。语言学习,不是学习教科书才是知识,而是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缩影。目前国外核心素养主要是一种以儿童为主的生活化教育,它侧重于儿童的个体性和自然性,尊重儿童自主发展。在科学知识获得的同时,更加重视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核心素养感悟能力的培养,注重核心素养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四、 总结

我们在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时,应该看到语文教学仍然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阻碍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要找出影响小学语文有效性的主要问题,借助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语文课程标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在老师课堂讲授后,再进行自我的复习与纠正,借助核心素养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将课堂内容扩展加深,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提升与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文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研究——以沪教版语文教材为例[J].学周刊,2017(23).

[2]袁聚坡.浅析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J].学周刊,2017(25).

[3]胡春梅.文本特征:书册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以《小王子》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17(13).

[4]孙波.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6).

作者简介:陆霞,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仙源镇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核心素养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改革创新(二)
浅析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