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采茶舞的文化素养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分析

2018-01-19于秋芬张文波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乡体育精神茶文化

于秋芬,张文波

(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1 民间采茶舞文化素养

1.1 采茶舞文化内涵

采茶舞作为我国茶文化中最贴近民众生活的习俗文化,在数千年的形成演变过程中,具有自身的文化素养及核心内涵。一方面,采茶舞的文化内涵以“茶叶”为核心,茶便是舞蹈的立足点。舞蹈的编排甚至舞蹈的配乐和演出,都要与茶相结合。杭州茶乡采茶舞汇演时的服装造型就以绿色为主,配以茶花和茶叶图案,并在舞蹈结束动作时编排成茶叶形状的队形作为收尾。另一方面,采茶舞的文化内涵以“舞”为关键,并且舞蹈的审美观感和动作展示都围绕茶乡生活进行。撑伞采茶舞中的舞者的胸腰提、沉、含、放一气呵成,手持茶篮和雨伞时的动作都含有巧、柔、圆的风格,不仅代表了茶乡地区人民生活的愉悦快乐,还以舞蹈动作展示出了茶文化的含蓄、温婉以及茶叶能够陶冶身心的作用。综上,采茶舞以茶和舞为基点,是茶乡人民在茶文化和舞文化的双重内涵结合的产物。

1.2 地域茶乡价值观

早期的茶乡采茶舞没有固定的班底和标准动作规定,仅仅是茶乡人民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发展到后来,采茶舞逐渐以其特色的舞蹈形式成为我国民族舞蹈的一大种类,其舞蹈教学也开始有规范的体系和培训机构。但基于茶文化身心健康及清心寡欲的茶道精神,采茶舞的教学更多以“愉悦”为主,而并非功利化的追求实际物质。茶乡采茶舞的传承者及表演者,在此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和文化熏陶下,逐渐跳出了固化舞蹈思维,开始演变出各类与现代流行文化结合的新型民族舞蹈。在采茶舞教学前期,压腿、跑步等锻炼身体柔韧度与耐力的基础身体动作都必须相当熟练,才能够进行舞蹈动作学习。正是受到民族地域茶乡朴实严谨并且注重舞者心灵感受的价值观熏陶,采茶舞才得以良性传承发展。

1.3 采茶舞文化植入

随着茶文化的普及发展,采茶舞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采茶舞以茶为主题,以舞为灵魂的舞蹈表演方式,深受基层群众的喜爱。采茶舞的教学模式及编排汇演体系,也受到现代舞蹈学院的重视,开始将采茶舞的文化素养融入到现代舞蹈甚至西方舞蹈的教学中。采茶舞的文化植入以文化素养为主,即采茶舞的文化核心精神;以教学模式和内容为辅。除此之外,与舞蹈练习模式相近的体育教学,也开始寻求采茶舞的核心文化素养渗透,旨在对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全面革新。

2 高校体育教学分析

2.1 教学精神表象化

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以体育运动教学为主,旨在让学生达到教育局规定体测范围及体质标准。因此,课堂大多直接进行体测运动的机械性练习,对体育精神及体育历史观的教学涉及较少。少数体育教学分类下的体育舞蹈专业,因吸收了采茶舞的茶文化精神内核,还有一定的教学核心精神支撑。其余体育科目特别是高校必修科目例如跑步、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等,教学极其表象化。教学没有实质性内涵和理论精神支撑,无法与学生形成有机联结,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精神的了解格局也很肤浅,不利于我国体育精神的传扬发展以及各类国际性比赛时体育运动员的有效输出。部分高校关注到这一问题,开始进行体育精神的普及,但介于缺乏具体文化素养和事例支撑,学生对体育精神的了解依旧停留在表面。而以采茶舞的文化素养为切入点,将其融入体育教学中,先将学生的思维扩展、格局升华,再进行体育精神的灌输,就能够达到最优深度教学的效果。

2.2 体育教学内容泛化

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以体测为目标,教学必修课以球类、舞蹈类等项目为主。我国人口基数众多,面对大规模的高校学生群体,体育教学内容太过宽泛。一方面,体育教学的科目选择泛化,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学生只能够在既定的教学范围内进行挑选,挖掘不出学生的体育潜力。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内容太过宽泛,教师对球类、太极拳、国标舞等体育运动的授课内容只停留在表象,没有让学生在课下形成深入练习的习惯。内容教学的泛化源于校内体育考试太过简单,学生和教师只重视体测项目,对校内的专业科目考试不够重视。在采茶舞注重基础练习及严谨编排的文化素养下,必须对体育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对学生所选专业进行针对性的集中辅导,并每节课进行课下作业的安排,让学生达到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2.3 体育竞技教学分析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竞技教学大多仅仅只在体育生内部有所提及。其他非体育专业学生除了校内运动会,并没有更多的平台去进行竞技比赛,锻炼自己的体育素养。采茶舞的舞蹈编排及练习以表演作为目标,在山区茶乡的民俗晚会上逐渐走出去,现今在国内各地都有采茶舞的汇演。在采茶舞的表演中,舞者的心理素质及文化素养越来越高,自身的动作也越发娴熟。基于采茶舞文化素养中关于舞蹈汇演的理论观,高校体育教学开始重视体育竞技。体育竞技的目的并非以得奖竞赛为主,而是让学生在严谨的比赛中培养体育精神,并且通过竞技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

3 采茶舞文化融入体育教学发展策略

3.1 以茶为核升华体育精神

将采茶舞的文化素养融入体育教学,首先要以茶为核心,升华体育精神。将体育精神与高校茶社、茶文化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论素养及知识储备。将采茶舞加入到体育舞蹈教学的科目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茶文化”,提高自身的舞蹈文化素养,进而更深入地理解体育精神。采茶舞对茶故事的编排,使得人们在观看舞蹈时能够看到茶乡的场景与采茶时发生的故事。高校体育课程也可以将国际奥林匹克的体育故事,甚至本班级有趣的体育故事进行自身班级文化编排,形成小集体内自身的体育文化素养体系。通过“茶核心”下一系列提高体育教学文化素养及精神内核的策略,高校体育教学必将逐步形成自己的灵魂和精神。

3.2 以舞为点精简教学内容

通过“点、线、面”的循序渐进理论,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要以采茶舞为基点,对泛化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简。这里的精简并不是指体育专业内科目分类的精简,而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精简和浓缩。首先,摆脱以往体育教学每节课的重复机械性动作学习,教师在课上要教有意义、有质量的专业体育动作和技巧,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作为作业。通过课下对动作的练习标准度,体育课的回课质量越来越好,教师每节课所教内容也都是精华内容,不再浪费课上的时间进行基础练习来耗课。其次,对于不练习的学生,教师对其进行扣除相应学分的惩罚。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以及上课的严谨态度,优化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师生的课堂积极性。

3.3 以博为辅开发竞技平台

竞技作为体育运动结果的展示及检测平台,不仅包含了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认可,更是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映照。通过采茶舞文艺汇演繁荣的启示下,高校开始以采茶舞文化素养的“展示”活动为例,开发更多的竞技平台供学生进行体育能力展示。除已有的校内运动会外,各高校鼓励学生参与省市的体育竞赛。在采茶舞以”精神内涵“为主的文化素养下,学生不管在竞赛中是否获得荣誉,学校都会有相应的奖励。在竞技平台中,还可增设体育舞蹈科目下采茶舞的文艺汇演竞技。在扩展我国高校竞技科目、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的同时,也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 结论

通过采茶舞文化素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大大升华,教学内容也更加全面具体。现今越来越多的竞技平台被开发出来,学生逐步重视和喜爱体育科目。采茶舞文化素养的融入不仅提高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及教学意义,还为其他科目教学的革新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猜你喜欢

茶乡体育精神茶文化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城乡统筹视角下茶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茶乡飞歌
请到布依茶乡来
余海燕:茶乡飞出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