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会计准则视角下茶叶生产增值税计算的会计分析

2018-01-19辛艳红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准则增值税

辛艳红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从2006年,我国逐渐推进新会计准则应用及修改之后,其对增值税征收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茶叶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类型,其增值税计算过程中,较为复杂,尤其是各种类型的生产状况,决定了在新会计准则下,要细化茶叶生产的增值税计算方式。

1 新会计准则分析

新会计准则是由我国财政部所发布的具体条例,并且从2007年开始,逐渐在各个企业中来执行,随着该准则的长期、系统化应用,这一准则逐渐与国际财务报告的相关准则之间实现了趋同与融合。在该准则之中,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包含基本类、具体类准则,在该准则中应该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交易活动,乃至交易事项作为会计核算对象,从而生动形象的诠释了企业经营实际。尤其是在会计活动不断创新,在该准则中,其要求整个会计信息必须保证其真实性与完整性,整个数据内容,要如实反映与企业相关的各项要素信息。

依据我国当前新会计准则的第5号内容,我们看到茶叶作为一种经济类资源,这一类资源,既有着其他类型资产同样的特点,同时由于茶叶作为一种生物资产,所有其资产的展示形式、转化机理等等都不同,所以,其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人们通过种植茶叶,从而使得茶树在生长与加工过程中,能够实现资产上的增值,实现其价值。对于茶叶而言,作为一种生物资产,这是极具活性的植物。因此,茶叶生长过程中的特殊性规律,决定了其从育苗、成长等一系列周期,其资产价值都有相应变化。

2 生产增值税计算的应用变化分析

生产型增值税,指的是以销售收入减去中间产品的余额为税收对象的税收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税收制度,其主要将商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量作为缴纳税费的主要依据,因此,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依据计税原理看,增值税是包含商品生产、流通,乃至劳务等多个环节的附加值征收,因此,通俗的说,只有商品增值了,才增加税收。

增值税是当前我国最大的税种,根据2017年我国财政部所出台的增值税税率调整政策看,“简并”、“优化税收结构”,已经成为该税收征收过程中的重要方向。自从2017年7月开始,增值税税率征收过程中,取消13%这一税率标准。从2018年1月份开始,我国就进行了增值税改革,特别是针对农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为当前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根据我国相关税法,其对茶叶企业给与了相关支持,特别是明确规定从事茶叶种植项目的企业,减半征收企业的所得税,这就发挥了税收的应用优势。对于茶叶企业实际而言,不同地区对其应缴纳所得税的费用标准都有着不同的核准,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其最终都是根据本地区的平均利润率来综合考虑。

3 茶叶产业生产增值税计算的应用背景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但是就茶叶产业的生产实际看,其生产过程中,基础设施过于薄弱,且缺乏较高的产业生产力,因此,在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今天,茶叶产业所遭受的影响和冲击较大。目前我国缺乏科学、合理的资产会计准则,来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予以有效规范。这从某种程度上看,就大大制约了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随着当前茶叶产业国际化转型发展加速,如今茶叶产业在发展时,不仅要注重引入全新的技术和发展资金,实施系统化的国际合作活动,同时也需要提供必要的会计核算,从而来引导其他区域或者产业投资者的认同。当然,在“一带一路”的今天,我国很多茶叶企业都积极参与国际投资,成为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全新发展常态。因此,基于我国茶叶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新会计准则构建全新会计计算原则,就极为重要。

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茶叶产品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经济产品,也有很多家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的企业,比如较小规模的茶场、林场,乃至较为系统化的茶叶企业等等。自从2004年开始,我国逐渐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征收外,各个茶叶生产企业经营过程中,主要缴纳增值税,但是对于茶叶产业本身来说,其中的企业类型也较为多样,所以在计算具体的企业生产增值税时,也较为复杂。

4 基于新会计准则视角下茶叶生产增值税计算的会计分析

从新会计准则看,茶叶生产增值税在具体核算时,应该考虑其特殊情况,比如采购的原料用于免税项目或者不需要纳税的项目,不能抵扣计算进项税,针对已经抵扣的费用,要予以扣除,所以,在具体的会计核算时,要实施“进项税额”处理。对于其中用于投资或者福利的茶叶消费产品,则需要按照销售类产品进行纳税核算。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必须根据自身实际,依据新准则缴纳税费。

针对茶叶初级生产加工的企业来说,其在计算生产增值税时,此时所生产的茶叶产品,更多是一种初级类型的农产品。所以,除了自己生产的初级茶叶产品可以享受“免税政策”之外,其他都需要缴纳相应的增值税费,当然根据目前茶叶生产的实际特点看,计算生产增值税的方式也不相同。

针对那些自身有茶园,并且自己种植茶叶的企业来说,这些企业往往有着自身的茶园,因此,对自身种植与生产的茶叶进行加工时,应该遵守增值税条例的相关税法。根据第16条税法的相关内容,此时并不缴纳相关增值税。对于那些自身并不种植茶叶,但是向外采购茶叶鲜叶原料进行生产加工的企业,这里的茶叶生产,并不是自己生产的茶叶,而是在茶叶收购之后的生产活动。

当然,如果该茶叶企业是规模较小的企业,那么其在具体计算增值税缴纳额时,应该使用销售额乘6%的征收率。如果茶叶企业自身并不种植茶叶,而是收购原料进行加工,所以,此时的茶叶生产加工,属于收购后的再生产活动,所以在具体核算增值税时,应该按照企业自身的规模,选择不同的计算标准,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其需要交纳的增值税时,要除去“销售额”,在乘以相关的征收标准。当企业属于一般规模的纳税人时,其计算方式则较为复杂,特别是要先计算出整个增值税计算过程中的销项税与进项税等,通过核算两者之间的差额,从而缴纳相应的增值税。

针对部分有茶叶生产基础,但是茶叶的产量无法满足茶叶自身经营需要时,其中既有茶叶的生产,也有原材料的采购,所以,针对这一类茶叶生产增值税计算时,则需要分类处理其税费计算方法。通过对自产和外购的茶叶生产进行分类核算,从而合理缴纳增值税,通过分类计算,从而得出最佳计算。就目前茶叶实际看,其中多数企业都是规模较小,甚至经营体系不完善,所以会计核算能力较弱。

因此,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税务部门自身必须注重针对税法规定,使用核定征收的方法,从而有效征收自身需要交纳的增值税。当然,在计算茶叶生产增值税时,也要认识到如果是茶场,那么其在生产与种植时,规模较为庞大,如果使用的是毛茶农产品,那么无论自身规模大小,都不需要额外缴纳增值税。但是,如果生产的是“精制”茶叶产品时,就需要按照工业产品这一标准来缴纳税费。

5 结语

在茶叶产业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其生产水平实现了全面提升,无论是茶叶生产的效率,还是其品质都实现了新提升。在现代税费制度改革背景下,“以增带营”已经成为税费计算过程中的全新准则,利用和研判生产增值税变化对茶叶生产的价值影响,就极为必要。对于我国茶叶产业的实际状况看,其正在经历从传统向全新的时代诉求转变的关键时期,理解和认知该产业的发展、成长空间,理性分析茶叶产业生产的不同类型,并且选择合适的生产增值税计算会计分析方式,从而适应当前该产业转型发展的综合诉求。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准则增值税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
增值税下调化肥企业利润是增是减?
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基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分析
“营改增”后契税等四项计税依据明确
Excel 巧算个税及土地增值税
学学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