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的战略性管理

2018-01-19卢临枫

甘肃农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 卢临枫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甘肃 景泰川 730400)

人力资源无论是对于一个地区、部门还是企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甚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单就企业来说,通过对人力资源的良性管理可以实现提升企业竞争力、抢占先机的发展目的。相反就会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从而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战略损失,极大的阻碍企业的进步与发展[1]。

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并实现企业长期快速发展的目标。但是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这一问题在我国的企业发展中由来已久,致使国内的各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存在着相对落后之处。具体来讲,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粗放型的管理,即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细致分析,同时对于企业所具备的特点以及此特点对于企业的发展有何作用缺乏相应的认识。为此企业管理者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资本性,更没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及方式激发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2]。

此外在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上也存在不足,不能够采用有效、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使用与管理,从而极大的禁锢了人力资源的效能发挥,阻碍了企业的进步。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竞争、考核、监督措施缺位

我国企业中之所以会出现员工的消极怠工、偷奸耍滑的现象,其根源在于企业管理中没有营造良性的企业员工竞争机制氛围。尤其是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对于员工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对于其政治素质的考核,而较少的考核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素质,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变化相悖,从而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另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监督中,大多企业普遍的存在着监督机制不健全或者监督无力的现象,致使管理效果大打折扣[3]。

(三)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这一问题是制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这首先是由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的不同决定的,人力资源需要人为的激励其效能,否则效能会打折扣。这种激励机制的缺乏主要表现在:首先是物质待遇方面的差异,员工通过对比各企业的待遇就会朝着待遇好的企业流动:另一方面是缺乏科学的薪酬结构,不能合理的根据员工的绩效发放薪酬,从而极大的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在企业中奖罚不明、不公是挫伤员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离开了明晰的奖励及惩罚措施,企业与员工就会丧失机与活力,使得员工产生跳槽或怠工的情绪。

限制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企业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合理以及不科学、部分急需人才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不同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人力资源战略性管理的整合对策

(一)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现代市场知识的更新很快,作为企业要积极地为员工创建各类培训的机会,使员工不断取得自身的进步。对于企业,管理目标是利润,而管理的核心是人才。人才不仅仅是被管理者,而且是企业的宝贵资本与资源,只有不断地促进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促使其在工作中创造更大的价值[4]。

(二)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一是避免人才消费误区。首先要防止人才的超高使用,即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聘用人才。例如明显只需要中专或职高水平的工作非要聘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因此就会导致在人才资源的浪费以及人力成本的增加。甚至在聘用上发生高薪聘用人才与创造的价值不符的现象。

二是要防止人才的凑合使用。即与上述问题相反的现象,是使用学历、能力明显不够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这必然导致工作质量的降低,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三)完善企业经营者的选拔、管理机制

由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企业的领导、指挥与决策的核心,为此有必要完善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与管理。首先是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管理机经营规律实施企业领导者的选拔及任用;另外要积极的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与人才选拔机制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才能得以实现,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可以为各项人事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在选拔机制上要为有潜力、有能力的真正人才提供平台,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保证所需的各类人才在企业内部合理的流动[5]。

(五)积极地投入,留住人才

通过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来招聘人才、培养人才以及留住人才。企业要保持本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就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综合的考虑企业的发展变化、人才变化,将长期人力资源规划相结合。要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要关注员工的个性发展,积极的引导、激励,促使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三、结束语

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首先是人力资源的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等微观的层面,然后是岗位设置、人力资源规划以及管理规定的宏观层面。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我国的企业还面临着众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尽管在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但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通过以上所述的几项措施,通过切实的贯彻执行才能保证企业经营发展、提升生产率以及促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常桦,迈克尔.波特.完善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3]王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推进企业发展战略实施[J].中国商界,2008,(5).

[4]解培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李运良.浅谈企业发展战略[J].科技信息,2008,(4).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