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的效果

2018-01-17闫文涛

当代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功能冠心病

闫文涛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较严重的冠心病[1]。一般来说,血管粥样硬化或血栓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其中,血管粥样硬化发生机制为血管壁活性变化,且血栓发生机制为血细胞过分聚集[2]。一旦机体出现血管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会给血液循环造成不利影响,致使心肌缺氧,引发心肌梗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习惯改变等,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不断提升,引起高度关注[3]。有研究认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期,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病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身心状况,可缓解病情,提升生存率[4]。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了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114例。114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调查。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将11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8例,女19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2.6±10.2)岁;梗死部位:23例为前壁下壁梗死,20例为前壁梗死,14例为前侧壁梗死;心功能分级:23例为Ⅱ级,27例为Ⅲ级,7例为Ⅳ级。对照组患者中,男40例,女17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3.0±10.5)岁;梗死部位:22例为前壁下壁梗死,21例为前壁梗死,14例为前侧壁梗死;心功能分级:25例为Ⅱ级,26例为Ⅲ级,6例为Ⅳ级。两组患者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本研究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强心剂、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冠心病康复治疗:入院2~3 d,确保病情稳定后,实施冠心病三期康复治疗。

一期治疗:病情稳定后,第1~2天,指导患者脱离病床,进行适量下床活动和椅子坐位训练;第3天,指导患者进行6 min有氧慢步行走;第5天,评估功能状况。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可适当增加运动量,指导其进行15 min提轻物行走。3次/周。

二期治疗:针对一期治疗后耐受力良好的患者,指导其进行二期训练,主要是指导其进行10 min热身,30 min慢步行走,10 min抗阻训练(坐-立-蹲-引体向上),5~10 min放松运动。3次/周。

三期治疗:进行30 min以上步行、踩单车等运动,3次/周。

康复治疗过程中,一旦患者出现呼吸频率高于20次/min、胸痛、心率在100次/min以上、不明原因出汗等症状,需及时对运动方案进行调整,或暂时停止训练。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疗效评定标准:以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全部消失,可自理生活,为显效;以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基本能自理生活,为有效;以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5]。②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包括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各项均以100分为满分,得分越高,提示情况越好[6]。③观察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变化情况,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对比(x±s)Table 2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quality of life indicators(x±s)

2.3 两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变化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变化对比(x±s)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change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in two groups(x±s)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机体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中断血流,从而引发的持久性缺血性心肌坏死[7]。而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标准治疗方式,冠心病康复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一般来说,冠心病康复治疗的短期目标是控制心脏症状,对机体心脏功能储备进行改善,从而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工作的影响[9]。其长期目标是充分融合康复理念,提升患者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帮助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延缓病情发展,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10]。

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通过分期治疗,循序渐进改善患者情况。其中,一期康复治疗属于基础性训练,能逐步提升患者自理能力,改善身体素质;二期康复治疗属于加强训练,能提升训练效果,改善患者自理能力,且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三期康复治疗能巩固训练效果,可适当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增加运动量,提高运动强度,能持续改善其生活和健康行为,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血压、脉搏、心电图等检测,由家属或医护人员陪同,及时对错误动作及训练方法进行纠正,对患者异常症状进行观察,能提升康复治疗安全性。

本研究中,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为96.5%,对照组为84.2%(P<0.05)。由此可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于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病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增强治疗效果。此外,在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心功能方面,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胡志鹏[11]将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冠心病康复治疗,后者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相符。提示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凸显出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

本研究局限之处在于所选病例数较少,且未进行远期疗程分析,今后仍需加大研究力度,进行大样本、多中心调查研究。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于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病康复治疗,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 Wang T,Liu Q,Liu C,et al.Correlation of echocardiographic epicardialfat thicknesswith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Echocardiography,2014,31(10):1177-1181.

[2] 杨顺兰,蒋大军,胡晓雨,等.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感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2513-2515.

[3] Ak F,Köse N,Ayça B,et al.Relation Between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and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ngiology,2013,64(8):592.

[4] 苏杰,王琼萍.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0):1399-1400.

[5] 舒丽瑾,许艳荣.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系统医学,2016,1(7):22-24.

[6] Sim DS,Ahn Y,Jeong MH,et al.Clinical outcome of 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ernational Heart Journal,2013,54(4):185.

[7] 张利娟.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8):129.

[8] Daniowicz-Szymanowicz L,Figura-Chmielewska M,Ratkowski W,et al.Effect of various forms of physical training on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Kardiologia Polska,2013,71(6):558.

[9] Wang XW,Zha XA,Tang ZL,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valueofsyntheticrehabilitationtherapyto patients during sepuela period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14,8(12):158-160.

[10]赵秀男.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5):127-128.

[11]胡志鹏.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0):59-60.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功能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