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在工学交替中对学生有效管理的探究

2018-01-16柳和平

职业·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班主任学生

柳和平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国选手取得辉煌的成绩,职业教育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学校都连年扩招,给教学软硬件带来了压力,学校派出去工学交替班级连年递增。为了使学校快速、健康地发展,为了学生在工学交替中有所收获,企业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学校往往都会派班主任到企业,和企业一起管理学生,工学交替是一个复杂的教学模式,这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高对工学交替学生的有效管理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工学交替 提高效果 班主任 学生

一、工学交替对学校、企业和学生带来的好处

在职业教育方面,德国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其职业教育的成功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中“双元制”教学更贴近企业实际:学生先在学校学习三个月的理论知识,然后进入企业实习;接着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再带回学校,到课堂上学习探讨;理论深化与企业实践交替往复,每三个月为一个循环,针对性强,毕业后与企业无缝对接,无须实习过渡期,深受企业欢迎,这正是我国工学交替的前身。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实习实训所使用的设备落后不能与企业接轨、实训设备学生人均占有率小、要达到实训目的,实训成本就要偏高等问题,从而影响技能操作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操作设备、维修、维护设备的本领,充分发挥企业硬件和软件资源在人才梯队培养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学生到企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工资高、提高生产成本的问题。工学交替有利于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企业发的补贴能为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工学交替是一个三赢的模式。

二、工学交替中各方面临的困难

工学交替一开始会有不少困难。家长会认为孩子在校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而不是一个打工者、被剥削者、学校赚钱的工具等,再者有些学生还未成年安全问题存在担忧的情绪;在到企业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生,工作任务是学习专业实践知识技能:又是企业员工,要完成该岗位应完成的任务。这种双重身份会为我们在学生管理中带来很多困难: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与学校对学生行为规范不一样,导致对学生行为规范评价上存在误差,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经常出现不断更换工作与学习环境的情况,导致学生出现了自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影响了学习效果;也会出现学生学习岗位分散、工作学习时段错位,可能会轮番上班现象;企业经常加班,学生怕吃苦,故意请病假,旷工的事件也有发生,给企业和学校带来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

三、工学交替中班主任该做的事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是学生在学校最亲近的教师。可以说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是不断变化更替的。在学生看来应是可敬、可爱的可恨的领路人。在关心爱护他们的时候,学生会认为班主任是可敬可爱的人;在批评教育惩罚的时候,班主任又成为了可恨的人;批评教育成功之后,学生心理得到了进化和提升,班主任又成为了学生人生的领路人。不要忽视任何一个教育学生的机会,“教不严,师之惰”不管是正面教材还是反面教材都要能运用于学生的教育上,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奖励,让大家学习,犯错误的学生要严厉批评并给予改过的机会,这样通过一两个学生教育大部分学生。在工学交替中班主任带队教师不能只当“保姆”,更要当“教练”和“榜样”,尽量起到一个中轴的作用,要联系企业、学校、学生,做好三方沟通协调,使企业觉得学校培养的学生素质高能创造价值,使学校觉得企业正规,重视技工的培养,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要达到如此效果班主任要下一番苦功。

第一,平时要多看一些管理的书籍和视频,并联系实际运用得当,凡事抓重点。在学生去企业前就要充分了解该企业,并分析学生到这个企业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做到胸有成竹。要把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充分了解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心理、行为和学习目标,不能强压态势,也不能“放羊”不管,要像“钓鱼竿”一样能松能紧;开始初期就要与家长做好联系沟通,宣传工学交替的优点,宣传为什么要去工学交替,宣传怎么样进行工学交替。家长关心的是子女的成长和安全,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说明班主任是跟班进厂,全方位服务与教学,让家长放心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注重学生技能训练,把实训教师设到企业的车间里,所以带队教师应该能进行实训教学;生产淡季的时间进行理论教学,生产旺季进行实践教学,如把上岗证放在淡季考核,旺季可以去企业上岗;安排好学习活动、任务,要定岗定位,与企业沟通,拿到全部能用来实习的岗位,按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安排相近或相关的实践岗位,专业要尽量对口,即使不对口也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班主任还要认真学习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并选择性地运用于学生工学交替管理中,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和学校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需要,尽量达到“学产教”三方共赢的目的。

第二,要处理好培养机构与培养对象的关系。工学交替中,企业和学校都是培养机构,学生是培养对象,工作当中的管理由企业抓,日常管理企业与班主任带队教师共同抓。实习期间是学生了解企业、适应工作岗位、培养职业素养的最佳时机,学生管理应以企业为主,班主任带队教师为辅,主要按厂纪厂规和奖惩措施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做到与经济利益挂钩,与未来就业录用挂钩。工作中出现矛盾要兼顾企业和学生的利益,做好沟通桥梁的作用,以奖学金和优秀实习生为辅助,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中来,爱岗敬业,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第三,要处理好工学交替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很大一部分学生,安排就业单位实际工作与本人所学专业不适合或无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比较大的资源浪费。但也要考虑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工作形式、工作模式在不断简化,很多岗位操作单一,技術含量不高,需要的操作人员越来越少。反过来看,只要是设备终究需要人参与其中,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销售、培训等其实都是与人有关系的,要开导学生一专多能,多一种能力多一条出路,转变观念对人才培养很重要。对于企业岗位的特殊性可以实行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专业不符的应换一个企业工学交替,流水线相近专业应征得学生的同意。

第四,要处理好传统模式与工学交替模式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特别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教学模式的职教更应如此,班主任带队到企业不能仅从学习、纪律、卫生方面来管理,要对学生实行或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学做人,学做事,学生产,学管理,学营销。”这些是学校传统教学管理所没有的,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是借鉴,并不是照搬照抄,学校管理以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成绩,身体素质为主。工学交替应让学生抛开企业的弊端,学习企业优点,形成质量、产品、客户第一位的理念,研究探讨企业与学校的共性,班主任带队教师只有找到两者统一的地方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五,要处理好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企业需要的人才既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术工人,也要有能完成生产任务的普通一线操作工。因此,培养高端技术工人和初中级技术工人同样重要,这就好比是两条腿走路,要使企业能快速发展,两条腿都要一样长,一样有力,才能走稳、跑快。高技能是企业发展的支柱,在没有达到全自动化生产的情况下,一线操作、手工操作是最直接的生产手段,而且某些岗位机器代替不了手工,这就体现了工匠精神。教育学生学习工匠精神,学习更多理论知识是为了成就高超的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发挥专业特长解决实际问题,增长技术经验,成就大国工匠。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比较浮躁,家里条件又好,所以要经常告诉学生,到企业不能眼高手低,应从一线操作做起,操作工和高技能人才只隔着一层纸,学会忍耐、学会积累、抓住机会,不轻言放弃。教育学生即使在实践中也不要放弃理论学习,因为理论学习是技能不断前进的基石。

第六,重点要了解学生工作和休息时的思想动态。这要求我们能常下车间和寝室,由于企业以效益为主,学校以学生为主,这一矛盾会体现出来,很多学生日常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工作技术含量低。车间主任、主管和学校教师管理方式和方法不同,学生容易产生对企业和学校不满的情绪,有些偏激的学生会不顾企业和学校的制度而弃学。这就要求班主任应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及时发现不对的苗头,引导学生要积淀技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是日常应做的事。做到一天一早会,然后去上班。下班后一总结,然后回寝室休息。晚上10点后,查房以后让学生们早点休息纠正他们浮躁的心。平时教育学生安全操作,“生命第一,身体第一”及时处理工伤事件,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先礼后兵,不能一开始就用校规来制约他们,而是要告诉他们,工学交替是教学的一部分,理实要一体,按国家要求完成学分才能毕业。

四、小结

在推行工学交替过程中肯定存在难点和阻力。在这个手机电脑游戏的时代,很多学生的心是浮躁的。让学生的劳有所依、学有所成,安心努力地去工学交替,用先进的技术武装自己,接触前沿的技术和工藝,是我们努力探究的方向。学生的学业,企业的效益,学校的大众口碑,班主任是桥梁媒介,使得三者形成化学反应,融会贯通,实现三方共赢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班主任学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学生写话
产学合作教育项目的构建、实施与评价研究
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班主任
学生写的话
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