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9例分析

2018-01-16程棕鹏余霞平杨海兵叶海元武淑桂黄加强陈健敏彭玉梅胡鹤飞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直腿孔镜椎间

程棕鹏 余霞平 杨海兵 叶海元 武淑桂 黄加强 陈健敏 彭玉梅 胡鹤飞

(安徽省宿松县中医院 安徽 宿松 2465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根据病理变化的分型,有膨出型、退变型、突出型、脱出后纵韧带下型、脱出后纵韧带后型及游离型,前三型称为未破裂型,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的70%,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后三型称为破裂型,约占椎间盘突出的20%~30%,以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1]。我院自2016年1月引进Maxmorespine椎间孔镜Beis技术操作至2016年12月成功实施微创手术治疗79例患者,并进行4个月以上随访,效果满意,现做一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9例,男49例,女3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6岁,平均49岁。腰痛伴右下肢痛37例,腰痛伴左下肢痛41例,伴双下肢痛13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平均64.6天。突出节段L2-31例,L3-44例,L4-541例,L5S131例,L45和L5S1双节段2例。住院时间最短5天,最长36天,平均11天。

1.2 治疗方法

患者侧卧位手术床,患侧在上,腰部适当垫枕,胶布固定骨盆及胸腹部,术中采用C型臂X线机定位及检测。常规先运用Beis技术[2],术前规划L45穿刺点。用三根直氏针透视标准的正侧位片,划出穿刺点和穿刺角度与方向。常规消毒、铺巾,局麻,穿刺针侧位在小关节尖与下位椎体后缘连线,正位在上关节尖至后正中线,即Beis点。建立通道,逐级用磨钻扩孔,将椎间孔成型,直至放置6.5mm工作套管。连接椎间孔镜光源摄像系统后生理盐水冲洗,射频止血,髓核钳取出椎管内的髓核组织。显露神经根,探查椎间隙及神经根头尾端,看见神经根或硬膜囊搏动。助手做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观察神经根的活动正常,病人无疼痛。调整工作套筒,清理遗漏髓核,关闭冲洗水,彻底止血,退出工作套筒,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

1.3 术后处理

术中静滴抗生素预防应用一次,术后平卧6小时,12小时后可带腰围下床活动,术后适当应用脱水、活血化瘀及营养神经药。术后第一天,鼓励患者做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术后一月内以多卧床,可佩带腰围下床活动。一般术后3天出院,3~6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腰部受凉等。术后随访6~12月。

1.4 疗效评定

术前,术后3天、1个月、6个月通过VAS评分,对腰腿痛进行评估。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优:临床症状消失,患者恢复原有的工作;良:偶有轻微疼痛,可从事轻松工作;可:症状减轻,疼痛仍持续,无法从事工作;差:出现神经压迫现象,需再次手术治疗。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立刻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较前明显改善。术前、术后3天、1个月、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92±1.90)分、(2.54±1.34)分、(2.27±1.10)分、(1.20±1.01)分。经统计处理,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优45例,良30例,可4例,差0例。

3.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则是三阶梯方案,能保守不微创,能微创不开放的原则。椎间孔镜技术适合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患者,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直视下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神经根通道减压;减少了神经根的损伤的风险。理论上术后2小时即可离床,我们一般主张卧床12小时,避免软组织出血,大大缩短了康复时间。

3.2 手术体会

椎间孔镜技术适合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必须症状、体征、查体、CT、MRI及椎间盘造影相一致。所有病人术后腰腿痛都不同程度缓解,没有出现神经根、硬膜囊损伤等。穿刺技巧也很重要。镜下的处理:按照先清盘层,再清尾端,最后清头端的顺序取出病变组织,神经根腹侧全程松解.术中反复调整套管及孔镜,全面清理,术中助手行直腿抬高及加强,鼓励病人咳嗽,增加负压等措施仔细检查。游离的髓核力争取尽。尽可能的把松动的拿掉,避免二次复发。术中探查一定要显露上、下椎体的后缘,突出的部分完全摘除,并用射频修复平整。术中尽可能保留黄韧带及脂肪组织,只要不对神经根和硬膜囊产生压迫,我们都予保留,这样避免术后腰痛及反跳痛等。

3.3 Maxmorespine椎间孔镜和Beis技术联合入路直接达到靶点,用磨钻打磨关节突Beis点,避免损伤硬膜及神经根,通过TOM针及各号钻调整方向,精准定位可达椎间孔扩大成形。髓核摘除,后纵韧带成型,硬膜囊腹侧减压,神经根全程松解,疗效好,安全性高,病人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岳寿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M].第三版.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8.59.

[2]白一冰.椎间孔镜BEIS技术操作规范[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5-46.

猜你喜欢

直腿孔镜椎间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直腿坐强腰肾
直腿抬高试验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