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局势下浅究高职院校校中厂的教育方式

2018-01-15黄锦添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校中厂教育方式高职院校

黄锦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高职院校校中厂的教育工作非常关键,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校中厂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工作的总体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校中厂的教育工作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中厂”;教育方式

当前的教育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挑战,校中厂教育方式也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我们应该结合教育工作的实际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推动高职院校校中厂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探索建立“校中厂”与“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现阶段各高校重点在探索“校中厂”实训基地的新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1 阐述高职院校“校中厂”教育模式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校中厂的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挑战,政府主要起到了引领作用,把产学合作模式运用到教育工作中,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就是职业教育的典范。德国“双元制”教育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模式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企业要按给予学校的财力支援来分享教育成果;学校要通过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同时,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于同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依靠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与世界高职教育发展较好国家的产教结合经验比较,我国高职教育的产教结合工作还缺少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与“保护”。目前,我国有些高职学校将产教结合工作只停留在学校与企业的协议书上; 有的仅将其工作理解为请由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代表来校进行专业咨询,或者认为产教结合工作就是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至于教育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高职学校如何为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考虑得少,缺少产教结合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有些高职学校考虑校内教职工的收入问题比较多,总想从企业那里得到些什么,既不愿意为企业的利益作一些考虑,也不愿意在校内进行软、硬件投入以提升自身的实力,致使产教结合较难深入下去。可见,如何让高职产教结合长期有效地落实,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一项头等大事。

2 高职院校实行“校中厂”产教结合教育方式的价值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校中厂教育工作落实过程中,校企合作是一种使用较为频繁的教育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资金成为了企业运行成本的一部分,这种经费的特点就是间歇性的,花费的金额有限,导致产教矛盾不是很明显,但这样的方式只能解决极少一部分的同学的实训问题,而大部分学生还是要靠其他方式解决。在高校外的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校园内实习基地设备短缺以及功能落后的问题,同时还为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反之,若这种产教结合的方式没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和实施,完全让零技能的学生来顶岗操作,可能要付出相当高的代价。因此,将高职学校放到主导的位置上,采取“以产养教,以教促产”的方式,进行微利润的“校中厂”模式的教学,具有优势条件和可操作性。

3 高职“校中厂”教育工作的落实注意事项

在高职院校校中厂人才培养工作中,校企合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学生的就业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来制定教学规划,把阶段性的培养人才“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作为工作目标,以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相关的项目,深度契合中小型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以及实际的操作能力,据此来增强毕业生在职场中的竞争能力。要特别注意的是,“校中厂”模式实施过程中,也还会出现校企沟通不顺畅、师资和教材缺乏、实训场所建设滞后等问题;还有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校中厂”实习的目标有不同的理解等。企业往往更加注重学生能否创造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实训效果。同样的情况下,学校更看重教育的公平性,目标是给所有的学生提供一个公平教育和竞争学习的机会。如果双方沟通不畅, 就很难正确地贯彻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影响了教学和实习效果。诸般问题,只能在“校中厂”模式实施过程中慢慢磨合、逐步解决及进一步完善。

4 充分发挥校中厂各项资源的作用,认真落实教学改革

在高职院校校中厂教育工作中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各类校中厂教育资源的作用,认真落实教学改革工作。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校中厂”参与到技能大赛选手选拔与培训工作中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技能大赛考察的重点是岗位综合职业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大赛培训過程中,能够有效实现实训与生产的对接,与“校中厂”教学模式高度契合。用活“校中厂”天然优势资源,为技能大赛服务,引领高职实训教学改革的途径有:制定基于“校中厂”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计划,由企业管理人员、一线技术人员、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学委员会与教学改革研究机构,结合“校中厂”实训特点,针对有条件的专业,引导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训教材编写,将大赛的能力目标作为学生课程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以赛促练,以练促学;制定覆盖面广的“技能大赛能手培养计划”,在训练过程中完成职业能力提升和优秀选手的选拔,采取先“全员培训”、“分散培训”,再“重点培训”、“集中培训”,多层次多批次选拔,对学生技能逐级磨练,最后使培养的学生分别达到参加不同级别比赛的要求;用活“校中厂”优质人力、物力资源,为大赛提供充足的耗材,通过大赛培训与选择活动,为企业储备人才,大赛通常采用行业最新理念与技术,代表着行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前沿,为“校中厂”的技术更新、理念创新提供条件,为 “校中厂”提升品牌提供展示的平台,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宋志国,陈剑鹤.高职院校建立“校中厂”意义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25-127.

[2]刘余印,雷萍.运用产教结合模式加快职教发展[J].江西教育,2011,(3):33-34.

[3]戴勇.高职教育中产教结合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6-10.

[4]张小冰,刘杰.产教结合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6):160-162.

猜你喜欢

校中厂教育方式高职院校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践研究
基于校中厂模式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电类专业“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