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用半夏治疗失眠的体会

2018-01-14

关键词:粘液半夏毒性

杨 杨

(邯郸市中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0)

半夏味辛性温,体滑而燥,其除湿化痰,和胃健脾,发表开郁,降逆止呕之功,众人皆之。《黄帝内经》中即有重用半夏治疗失眠的论述,书中所载之半夏秫米汤可谓重用半夏治疗失眠之第一方,半夏剂量达到5合(折今约65 g)。现代药理研究[1]表明,半夏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兴奋迷走神经的作用。因此,适当配伍他药可用于一切失眠之症。无论寒热,均可用为安眠主药。笔者初涉临床时也只是局限于这些应用。治疗失眠也是用常用剂量,不超过15 g,疗效平平。自看过四川名医余国俊先生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邢斌老师重用半夏治疗失眠的医案后,深受启发,开始在临床上大胆试用。近3年来在辨证的基础上重用半夏治疗失眠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07月~2017年07月治疗的失眠患者60例,全部患者都行重用半夏治疗。在所选患者中有男34例,女26例;年龄21~73岁,平均(52±2.61)岁。

1.2 治疗的方法

为了确定半夏治疗失眠的有效剂量,开始先从15 g用起,效果不显,又加到30 g,始见初效。经3年的使用,初步确定有效量为45 g以上。对于严重的失眠症一般用60 g,最多90 g,疗效满意。

1.3 病例

李某患者,为男,年龄是48岁。失眠2年余,断断续续服中药近1年无明显疗效。近2月来服舒乐安定3毫克仍不能入睡,痛不欲生。平素嗜酒,无肉不欢。诊时症见:面色晦暗,头昏不寐,脘腹胀满,口淡无味,神疲乏力,纳差,大便稀溏,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综合舌、脉、症,属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失职,上扰神明,神不守舍。药用:清水半夏45 g,茯苓30 g,陈皮10 g,苍术15 g,厚朴10 g,远志10 g,石菖蒲10 g,四剂,水煎服。嘱晚饭后服一次,睡前1小时服1次。患者取药后见处方,寥寥几味,亦无酸枣仁、夜交藤之类,半信半疑。耐心解释后,嘱患者服药试试,不行再调药。二诊诉药后当夜未服舒乐安定睡4小时,余药同前,半夏加治60 g,七剂。服法同前。三诊诉每夜可安睡6~7小时,已无明显不适。嘱清淡饮食,原方五剂防痰湿反复。药后未来复诊。后因他病来诊,诉上次服药后睡眠一直很好。

1.3 观察的指标

根据相关疗效评估标准对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患者失眠症状彻底改善为显效;患者失眠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各项症状没有改善为无效。

2 结 果

经治疗后,显效患者一共有38例,有效患者一共有21例,无效患者一共有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总值为98.33%。

3 讨 论

在临床上,按照病程将失眠划分成:急性失眠的病程超过1个月;亚急性的失眠病程在1~6个月;慢性失眠的病程超过6个月。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虽然西药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是其临床治疗后容易发生毒副反应,应用不够广泛。而应用中药治疗能够规避西药所造成的毒副反应,应用效果显著,常用药物为半夏。但是由于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加之历代本草多记载半夏有毒,致使很多医者不敢放胆重用半夏。

关于半夏有毒之说,我的认识是这样:药典和大多数同道都认为半夏有毒。实际上半夏的毒性在于其皮下粘液物质能刺激咽喉,引起喉头水肿窒息死亡。《伤寒论》和《黄帝内经》记载用半夏都是成升的用,而且很普遍,从未见有中毒记载。《伤寒论》用半夏条下都注一洗字,洗去粘液就是为了减少对皮肤粘膜的刺激。半夏皮下粘液物质经高温加热就不存在刺激性了。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用半夏了。蒋小芳[2]认为:①制半夏无毒,生半夏有毒,久煮可消除其毒性。②制半夏可用大剂量,不必先煮;生半夏宜先煮半小时以去其毒性,若重用30~60 g,以先煮1小时为宜。③若顾虑到半夏炮制不规范而可能残存毒性,则在使用大剂量(30 g以上)时不妨先煮半小时,以防万一。陈燕[3]认为:具有口腻和舌腻的典型表现,就可重用半夏。笔者赞同并遵从余国俊和邢斌老师的观点,本次研究中显示,经治疗后,显效患者一共有38例,有效患者一共有21例,无效患者一共有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总值为98.33%,未发现有中毒现象。笔者认为重用半夏治疗失眠有两点非常重要:①一定要有口腻和舌腻典型痰湿表现。②煎服法:先煎半小时,以防万一。晚饭后服半剂,睡前1小时服半剂,才能达到最好的安眠效果。

猜你喜欢

粘液半夏毒性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乳腺粘液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半夏入药多炮制
神奇的粘液菌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