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8-01-14任云桂

关键词:妇产科我院消毒

任云桂

(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537)

妇产科是我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所收治的患者为孕妇、产妇以及患有妇科疾病的特殊人群,该类患者的突发状况多、病情多变,在护理工作中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也是妇产科内医疗纠纷风险高的主要原因[1]。为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及安全性,我科开始实施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7月开始开展安全隐患防范对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妇产科选取40例患者作为实施防范对策前的观察对象,年龄23~49岁,平均(32.1±4.3)岁。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选取40例患者作为实施防范对策后的观察对象,年龄22~47岁,平均(31.5±4.1)岁。实施前、后的患者资料数据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对科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主要是在护理人员、患者自身、药物、消毒隔离四个方面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并实施,具体如下:

护理人员方面:护理人员方的基础知识、护理技能有待提高,责任意识较薄弱。对于此种情况,护理人员要积极参加院内、科内所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日常工作中要严于利己,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洗手及护理操作等,还要注意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护理工作中要落实责任制。

患者自身方面:大多数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对于此种情况,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积极、耐心与其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所担心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做好健康知识讲解与心理护理,以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为其讲举治疗成功、康复较好的案例,以增强其康复信心[2]。

药物方面:妇产科患者所用药物,通常会对内分泌系统及激素水平等产生影响,且涉及到生殖系统,甚至会产生不可挽回的伤害;如在使用催产药物时,如不能准确调整体液流速,或未严密观察患者子宫收缩情况,则有可能引发子宫破裂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要严格掌握催产、缩宫等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并严格遵照医嘱为患者用药,严格把控用药剂量;还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避免出现耐药性或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消毒隔离方面:如妇产科内消毒隔离不彻底,可能导致产妇、新生儿或妇科疾病手术患者出现感染。对于此种情况,我科主张勤对病房、物品进行紫外线消毒,病室内要干净、整洁,对患者带有血液、排泄物的衣物及物品要及时处理;每日对患者的手术切口、会阴伤口做好清洁、消毒处理,预防感染。

1.3 评价指标

对比实施防范对策前、后的患者SA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与检验,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采用x2值检验;以P<0.05作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标准。

2 结 果

实施前,患者的SAS评分为(46.2±3.1)分,护理质量评分为(8 5.6±4.0)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5.8±3.9)分;实施后,患者的SAS评分为(40.3±2.5)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5.6±2.2)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6.9±1.0)分.实施后,患者的SAS评分要明显低于实施前,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实施前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较为繁重,产妇、妇科疾病手术患者的身心均比较脆弱,这也使其护理工作更具难度。安全隐患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的就医安全保障具有一定的威胁性,也会影响科室及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3]。我院妇产科主张,针对护理人员、患者自身、用药以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更高质量、更为安全的护理服务。此次研究发现,实验后,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实施前,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凸显出了在妇产科针对不安全因素实施防范对策的作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中,分析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还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妇产科我院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