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8-01-13

关键词: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马 涛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伴随着心率失常[1]。当前,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冠脉造影可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在此之外,心电图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式。为了进一步分析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我院特开展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各4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0例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2例子,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在33~69岁之间,平均为(51.27±4.12)岁,病程范围在2~7年之间,平均为(4.1±2.1)年;40例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0例子,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在32岁到66岁之间,平均为(50.59±4.81.12)岁,病程范围2~6年,平均为(3.9±2.0)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理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经过冠脉造影确定为冠心病;所有患者均对每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悉并同意参加,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排除标准:孕妇与哺乳期女性;不遵医嘱之患者;精神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等。

1.3 检测方法

全部患者在检查前均不得吸烟饮酒,不得有剧烈运动;静卧半个小时以上,确保患者心情平静方可开始检查[2]。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施以动态心电图检查,在24小时内用运用HS9514型记录仪采集数据,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患者尽量平卧或采取坐姿,如厕、进食、阅读灯动作可照常进行,当不得运动、负重等,也不得使用手机、收音机等会对检测仪电场、磁场发生干扰的设备,记录集采集数据后会对其展开自动分析。

1.4 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测方法对冠心病的检出效果进行对比,常规心电图冠心病的判断标准为T波与R波相差超过10%,ST段下移大于0.05 mV,;动态心电图冠心病的判断标准为J点后80 ms出现ST段;且ST段位移不超过1 min,心肌缺血间隔不超过1 min。同时,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率,并评价二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的冠心病检出效果对比

结果表明,运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观察组患者检出冠心病38例,漏诊2例,对冠心病的诊出率为95.0%(38/40),运用常规心电图监测的对照组患者检出冠心病27例,漏诊13例,对冠心病的诊出率为67.5%(27/40);动态心电图的诊出率远高于常规心电图,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检查方法心率失常检出率对比。

数据表明,运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运用常规心电图监测的对照组患者,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种检查方法心肌缺血检出率对比

运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观察组患者检出心肌缺血40例,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2.5%(33/40),运用常规心电图监测的对照组患者检出冠心病33例,漏诊7例,对冠心病的诊出率为67.5%(27/40);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远高于常规心电图,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监测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正确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并且用来检查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准确率同样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范 艳.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43):8618-8619.

[2] 高 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7):1-2.

猜你喜欢

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国内动态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