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中医何以西化

2018-01-12郭宏梅

关键词:西化西医医疗

郭宏梅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医医院,吉林 松原 131400)

中医西化问题是近年来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讨论较多的问题,有认为中医西化实际上是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的不合理之举,也有认为中医西化可以推动中医的现代化发展。实际上,中医西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医发展路径的多元化,将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藏象经络”等理论融入到西医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中,借助西医的优势来实现中医的良好发展。正如中医大师陆广莘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把西方的科学称为唯一科学,就把中医否了,那是同而不和”,中医与西医最大的“和”就在于其所追求的是治病救人的目标。因此,在进行中医何以西化的研究与探索过程中,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避免出现偏差。对于中医何以西化这一选题的研究而言,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即中医西化的必要性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中医西化,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才能够开展有效的西化探索。

1 中医西化的必要性分析

对中医何以西化必要性的认识度直接关系到该项研究与实践工作的进度和效果。从目前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医西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1 中医西化是实现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中蕴含着丰富的疾病诊治原理和方法,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结晶,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加以保持和发展,使其能够长期地继承下去。而随着西医在现代疾病诊疗中的广泛引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西医来进行治疗,而逐渐淡化了中医的重要性认识,这对于中医的现代化发展十分不利。因此,要通过中医西化的方法来将中医中的内核融合到西医的诊治之中,提升中西医结合应用的效果,从而实现更好的疾病诊治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疼痛,实现中医治病救人的价值。

1.2 中医西化是提升医疗效果的有效路径

正如毛主席在《讲堂录》中所明写的“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中医、西医作为疾病诊治的两种理论方法,各有长短。而在当前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如何通过科学的研究与实践来探寻有效的医疗发展路径是摆在众多医疗工作者面前的现实性问题。通过中医西化可以将中医的医疗优势与西医的优势进行融合,从而为医疗的创新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使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呈现出积极的状态。

2 中医西化的发展路径

当然,提倡中医西化并非要求中医全盘西化,而是要根据疾病诊疗的要求来进行灵活的把握,确保医学价值和目标的有效实现。具体来说,中医西化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中医西化要保留中医的精粹

在长期的医学发展过程中,中医经历了反复性的研究与实践,延续到现在的中医理论具有深刻的医学价值,其中不乏一些疾病诊疗的科学方法。因此,在进行中医西化的过程中,要牢牢坚持中医的根源,避免全盘西化,将那些科学的中医理论与方法保留下来,确保中医的实效性和发展性。

2.2 中医西化要对西医进行批判性吸收

中医西化并不是说要用西医完全替代中医,而是将西医中的先进理论、技术、方法与中医中的优质理论、方法进行融合,从而创新出更好的疾病诊疗方案,提升救死扶伤的功效。因此,在对待西化这一问题上,要坚持科学的态度,不能够将西医中的全部内容照搬过来,而是要通过批判性的思维和实践来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升西医在中国的发展质量与效果。例如西医的手术之法虽然能够缩短疾病治疗的时间,但对身体系统的破坏性比较大,而中医重在调理,能够避免患者身体的重大创伤,在平时的诊疗过程中要将中医的调理与西医的诊治进行有效的结合,提升患者痊愈的效果。

2.3 提升中医的开放性

中医作为我国本土的传统医学发展成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够继承和发展下来,主要是由于其所具备的积极效果,在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因此,一些中医研究者和实践者甚至患者对西医比较抵触。实际上,西医作为西方国家医学理论的传入和应用,具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因此,中医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要保持足够的开放性,积极吸收西医的优势,在发展中丰富中医的内容。

3 结 语

中医何以西化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关于中西方医疗理论、方法的争论,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传统的融合。因此,在西化的过程中,中医需要坚持科学的方法和原则,避免过于偏激所造成的中医发展受阻的情况。在实际的西化发展中,要坚持医学救死扶伤的最高价值追求来进行相关的决策和实践,防止偏离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西化西医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语文课本已被悄悄“西化”?
近现代中国法律变革中的中西之辩
伊朗关停800“西化”服装店
从谭恩美的《喜福会》中聆听当代批判的声音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