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与同种异体输血相比自身输血的优点

2018-01-12

关键词:异体免疫性输液

李 珍

(黄河三门峡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自身输血是指采集某一个体的血液和(或)血液成份并予以保存,当其处于出血状态收集其所出血液并作相应处理,在其需要时将其本人的血液和(或)血液成分实施自我回输的一种输血治疗方法。用自己的血液和血液成份回输给自己,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输血,还可以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和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因此是一种最经济、合理、科学、有效的输血方式。

自身输血主要有三种方法:贮存或自身输血,稀释式自身输血、回收或自身输血[1]。

贮存式自身输血是在手术前采集自身血液(全血或血液成分)保存,以备手术时使用,实际工作中,应参照输血的可能适应证进行血液采集,稀释式自身输血一般分为急性等定性稀释式自身输血,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自身输血和急性高急性血液稀释,稀释式自身输血具有供应途径,为患者消除输血风险的担忧提供信心,为具有同种抗体患者提供合适血液,稀释式自身输血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灌流,减轻心脏负荷,在可能获得的血液,血液中是最符合生理的血液,最具有生理活性,最大的优点是其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回收式自身输血是指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将术前已出血液血液(或)和手术时血液通过回收、抗凝、过虑、洗涤、浓缩等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本人的一种验血方法。回收式自身输血适用于平时出血的手术或患者贫血且经历手术出血有可能需要输血的手术,如心血管手术中的动脉瘤切除术或肝脏、脾脏切除术中短时间大量出血时,将流出的血液基本上全部回收,经过处理后回输患者自身,是目前临床应用最简单、最广泛的自身输血方式。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举措。但同种异体输血不仅存在血型鉴定,交叉配备和输血技术等方面可能发生错误所造成的风险,而且还存在着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免疫调节和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自身输血最大益处就是可以避免回输液同种异体血液与血液成分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可以避免因输液同种体血液与血液成分导致的免疫性输血反应,可以避免回输液同种异体血液与血液成分导致的非免疫性输血反应,可以避免因输注同种异体血液与血液成份导致的差错与事故;为特殊娇贵体(如含有高额抗体患者、衡有血型患者,有血液交叉匹配试验不合患者,因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与血液成分患者等),提供了血液成分。另外,反复贮存或自身输血可刺激骨髓适血干细胞分化,增加红细胞生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积极推荐和使用术中自体血回收技术,其效果已得到公认和肯定,已作为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常用的输血方法,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应用,回收式自身输血来救治战伤、外伤伤员,1978年上海报道了血液稀释和自身输血150例,198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报道了心血管外科手术,血液稀释与自身输血100例,尤其是在1998年10月因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供并指导择期手术患者自身储血”以及2000年6月1日卫生部颁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自身输血科(血库)》负责采用和贮血,医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2]。

目前,自身输血技术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之普遍开展,例如:在澳大利亚择期手术的患者的60%实施自身输血,在日本80%~90%的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自身备血400~600 mL,在美国有的医院自身输血量已占总用血量的15%左右[3],自身输血作为预防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一项临床输血技术已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所接受。近年来,人们对输血导致的疾病传播,特别是输血后肝炎、艾滋病的高度重视,使自身输血已上升到一个重要地位,并且逐步得到广泛应用[4-6]。

猜你喜欢

异体免疫性输液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历组、宾组同卜一事新例——兼谈字的异体归属及释读问题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