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语言”在传统媒体中的应用探析

2018-01-09姚远

记者摇篮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叙事方式电视短视频

姚远

【摘 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原本属于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有了新的观看方式和体验。尤其近年来,“二更”等短视频平台以平民视角讲述故事的鲜活性和真切度,成为商业价值与人文情怀并存的“黑马”,也引发了传统媒体人在拍摄专题片时叙事方式的思考。本文以笔者在拍摄电视专题片《难舍乡愁》时,所采用的拍摄方式为例,对短视频“语言”在传统媒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短视频 电视 叙事方式

如今,传统媒体编采方式正极速从互联网和新媒体汲取营养,在电视专题片中采用短视频式叙事方式,便是一次文案策划与思维创新的尝试。

一、根据选题创新思维方式

今年入夏,盘锦广播电视台专题部计划拍摄一集以盘锦市大洼区向海街道石庙子村的119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都在村里居家养老的新闻为题材,讲述城里退休老人难舍乡愁再次返回乡村养老,反映如今乡村环境和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专题片,时长约10分钟。而此时,如何选取典型人物,如何讲述好故事成为摄制组成员首先思考的问题。电视专题片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具有较强主体意识的渗透,它直接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和主张,允许采用“表现”的手段,艺术地表现社会生活。长久以来,电视专题片由于“表现”生活的需要,允许较多地运用象征、隐喻、联想、对比、渲染等艺术手法表现社会生活,根据特殊的创作需求,甚至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的扮演、补拍、追述和摆拍。故而,电视专题片具有较强的“纪实属性”乃至“艺术属性”。这恰恰与新媒体平台的短视频输出方式颇有相似。

说起短视頻,第一时间跃入脑海的一定是“一条”和“二更”这两个短视频领域的“尖子生”。以“二更”为例,从创办到风生水起,“二更”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如今的“二更”,早已是短视频领域的一艘航母。那些镜头下的主角,虽有着万千形态和不同故事,其底色总是温暖的,一个手艺人,一个设计师,甚至是一道菜、一座城,都不禁让人想起与温暖、美好、情怀有关的词。诚然,它的成功有一部分是时机所带来的偶然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一系列作品对外传播的宝贵经验给传统媒体人拍摄专题片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的模式和思路。

二、短视频的“语言”魅力

电视专题片《难舍乡愁》选取的主角是一对曾经在石庙村下乡的知青夫妇,他们早些年曾在此居住过,对新农村的变化,和如今农村生活的惬意舒心有着很深的体会。这恰恰促使创作者想要拍摄表达出真情实感,以温暖的底色传播正能量,于是尝试以网络短视频的拍摄手法应用于电视专题片制作的策划方案萌出。

按照传统拍摄手法,选取好人物典型后,通过实地采访,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生活方式等,便可着手写文案策划了。文案中必定包含解说词与同期声设计方案。但此时,新媒体平台常见的短视频拍摄手法已进入了传统媒体人的视野,而如何应用新媒体短视频拍摄方式到电视专题片中,也引起了传统媒体人的创作思考。

传统视频以及部分网络视频往往采取线性的叙事方式,以时间或事件的发展顺序展开,故事内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组织解说词更是一环重要工作。解说词过于详尽和铺陈,则一定程度弱化了画面的冲击力和折射力,有越位之嫌。而短视频由于时长的限制,不能按照时间或事件的发生顺序展开,往往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从一个人或一件事切入,然后围绕这件事或这个人展开,讲好故事。不管人们从视频的哪个部分看起,都毫不影响剧情。《难舍乡愁》选定的女主人公,是一位退休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情感充沛。这让短视频的讲述模式有了展现的基础。《难舍乡愁》以女主人公的一句话“在梦里,我时常梦见我和老伴儿又回到曾经下乡工作过的地方,没想到如今真的梦想成真了”为由头,以老两口在菜园子里劳作获丰收的画面切入,展现了他们在乡下生活的舒心和惬意。当男主人从亲手耕种的菜园子里摘下茄子,放在嘴里开心品尝时,画面语言引起的共鸣已经充分展现出来。

三、纪录直观真实引发共鸣

“二更”创始人丁丰说,“二更”一直秉持“短视频、大情怀”的理念,坚持“发现身边不为人知的美”这一基调。可见,短视频不同于传统专题片将选题定位于国家、民族等宏大的视角,而是将选题对准普通人,将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展现在境头前,采用平视视角,将目光转向民间,发现并记录这些普通人物的鲜活故事,展现平常生活化场景。这样更能在受众中引起情感的共鸣,更易展现人性之美,以小切口拍摄揭示大主题。

如今,在快节奏的视频阅读时代,我们不难发现最受欢迎的视频有一半都具备如下特征:真实人物、真实故事、真实情感。以人为核心的短视频可以覆盖到品牌营销的各个场景和可能性。大众品牌喜欢谈功能,价值品牌更善于讲故事。而故事一定需要人的温度感。会讲故事,讲好故事这同样有助于打造传统媒介栏目品牌。在拍摄过程中,按照故事大纲,顺着纪录《难忘乡愁》男女主人公真实的感受和对话体验,摄制人员也不断受到启迪。甚至女主人公因讲到动情处而湿了眼眶,感情真挚而充沛,这样的画面语言又胜过了专业主持人配的解说词。另外,短视频在叙事手法上大多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让观众一目了然。这种叙事方式与短视频“短小精悍”的属性密切相关。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也被应用到专题片制作中来,在叙事时不追求多样化,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内容完整展现出来,这样更符合短时间观赏的要求。拉扎斯菲尔德的“选择性接触假说”认为,“受众在接触媒介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者接近的内容。”《难舍乡愁》通过自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平台传播播放后,引发了强烈反响。特别是不少曾有过下乡经历的市民表示,这档栏目近日播出的片子很“耐看”又很“好看”。《难舍乡愁》的拍摄方式和后期制作,恰好迎合了他们选择与自己价值观和审美品位相同的节目定位,赢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一个短视频式专题片的成功无法复制,但它的拍摄思路和创作可以借鉴。在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前提下,只有坚持深耕优质内容,保持源源不断的创作能力,才能形成良好竞争力,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作者单位:盘锦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王婉妮. 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的特性探究——以“二更”平台为例[J]. 现代视听,2017,(09):61-63;[2]焦中理. 论述电视新闻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J]. 传播力研究,2017,1(03):10-11;[3]梁逸.天时地利人和——论新媒体视频平台二更成功之道 [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4] 吴雨蓉 . 后全民记录时代网络微纪录片发展的新动向 [J]. 传媒广角,2015(12);[5]林瑶. 从二更视频看短视频自媒体的传播模式[J]. 新闻世界,2017,(09):58-60.endprint

猜你喜欢

叙事方式电视短视频
电影《千万别丢下我》的叙事学分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