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我国美食节目发展趋势

2018-01-09陆娜

记者摇篮 2017年12期
关键词:模式发展趋势内容

陆娜

【摘 要】每一次电视节目的阶段性变革,也都少不了美食节目的身影。那是因为美食不仅是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美食的背后是人是感情是故事,更是展示着时代的变革和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和回顾每个阶段性典型成功的美食节目的内容模式和發展,针对现有美食节目的问题,呈现了美食节目的现状,希望给未来的美食节目发展寻求新的出路。

【关键词】美食节目 内容 模式 发展趋势

美食节目自从被搬上荧屏以来,一直经久不衰,这个主题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而蓬勃发展。美食类电视节目类型,市场一直广阔,每个历史阶段,每个时期受欢迎的美食节目,也都非常可圈可点,对美食节目的发展历史的分析,对未来美食节目有很深的意义。

1992年,《天天饮食》节目出现,是国内最早的美食栏目。当时服务类型的节目刚刚出现,《天天饮食》作为美食节目的新形式,一出现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节目把单一的灶台,搬进了演播室,主持人以居家的形式带入节目,节目亲切自然,很快被观众接受。主持人刘仪伟不太普通的普通话,也逐渐被观众接受和喜爱,这是美食节目标志上的一个符号,把美食节目的理念,带上了新的进程。

2009年的《爽食行天下》节目,是浙江卫士改版推出的美食节目,掀起了美食节目的新浪潮。节目走出了演播室来到了更广阔的室外,以寻找美食为主线,穿插竞技、探索等元素增强节目娱乐性,立志打造一档最好看、最好玩、最好吃的综艺节目。《爽食行天下》突破了美食节目原有的框架,加入了更多的综艺元素,而节目中的主持人华少左岩更是因为节目名气大增。

2012年,提起我国最受欢迎的节目,也是美食节目,不得不说的是《舌尖上的中国》。一时间,舌尖上的文化和故事,引爆了观众对美食题材的兴趣。借着这股东风,全国各大卫视平台集体推出了一系列的美食类综艺节目。逐渐涌现出了《十二道锋味》《星厨驾到》《美味星婆媳》等美食节目。一时间美食节目数量大幅上升,更是占据了各大卫士黄金收视段。根据艺恩咨询数据,2012年几大平台主打美食的综艺节目不过5档,而到2016年已经超过17档,增幅高达240%。

2014年到现在,美食节目仍然在发展,形式更是变化多种多样,逐渐行成了“美食+”的感念。美食加明星,美食加综艺,美食加文化……美食节目的内容不单单是美食,而是依托于美食而产生的娱乐、综艺、文化、人物节目的综合体。《十二道锋味》在众多美食节目中更是可圈可点,可以说它是真人秀、广告片、微电影的综合呈现。主持人变身为节目主角儿,每一期节目一个主题,谢霆锋带着他的朋友们,遍访美食的同时,讲故事,做访谈,完成既定任务,轻松自然。有很强的可视性。而对于节目的制作,也是下了很大的气力,一集制作费不下300万的标准,也是开了美食节目的先河。无论是从厨艺秀转化为海外探索真人秀的模式演化,还是每一集的剧本策划、每一站海外的拍摄,甚至每一期中一个故事结尾+另一个故事开头这种美剧剪辑模式,都来自制作团队的创意和把关。所以,《十二道锋味》能持续到三季到四季,由电视节目播出到网站播出,商业价值和节目效应可见一斑!

《十二道锋味》之后,美食节目和其他综艺节目一样,走进了外来节目引进的圈儿。这也是美食节目在市场需求扩大与原创水平不足的矛盾下产生的。《味觉大战》《顶级厨师》《星厨驾到》都脱胎于欧美国家流行的厨艺竞赛模式,而《拜托了冰箱中国版》则是引进的韩国模式。事实证明,外国美食节目模式的引进,是经过实践的,受欢迎的,节目创意是成熟的,也是吸引人的。比如和早期的美食节目《天天饮食》对比,节目在内容创意上就区别了以往的厨艺教学。在节目的形态上,也是本土创作的《爽食赢天下》的升级,既有趣味,又有新意,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帮助美食综艺焕发出新的生命。但随着美食综艺的不断发展,西方美食节目文化的一些理念,渐渐和我国传统的美食文化有所冲突,中国传统美食的“百搭”特点和精髓的部分,并不能和引进的节目兼容并蓄,很好地融合共生,相反,还丢失了很多重要的原汁原味的根本。

除此之外,美食节目网络平台的发展也不能小觑。因为网络观众的属性,有更为年轻接受度高的特性。视频网站主导的美食类网综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当电视综艺结束了一轮美食热进入倦怠期,网络综艺却推动美食综艺向多元类型、价值输出、自主原创发展,并且进一步开拓了广告价值空间。2016年爱奇艺就基于自身的用户基础推出了《姐姐好饿》,作为纯网美食综艺里的新生力量,这档节目是围绕小S度身定制的专属综艺,展现出了主持人与美食和男嘉宾擦出的特别火花,最近推出的《吃光全宇宙》同样符合青春流行的平台定位,再次刺激了综艺市场的原创力量。2017年,网络综艺方面还在美食类节目上加大了计划比重,7档新节目上线,而爱奇艺的《姐姐好饿》也将推出第二季。大量的新网综出现,是在美食类节目上的深度探索,在网综的推动下,未来美食综艺能否出现新发展值得期待。

回看我国美食节目20多年的发展,节目内容从单纯的饮食做菜到由美食发生的故事和人方向发展,节目模式也从单一到多种多样多元化甚至多叠加化发展。每一个阶段,观众的需求和口味都在不断地变化。由吃美食到做美食,由美食引发的竞技到美食产生的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故事的碰撞。未来美食节目怎么发展?会不会与脱口秀、旅行、金融甚至商业等其他类型叠加,或者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又或者是回归本源,追溯美食文化,传承历史责任?也许,在2017年之前,我们谁也不会想到,《见字入面》《朗读者》《中华诗词大会》类型的节目会再度流行起来。我国的美食节目急需原创,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发?说到底,这些节目的成功,就在于不拘泥于有限的题材,不仅仅盯着字儿,诗词歌赋,而是透过这些载体,直达到背后的人和故事。有人有故事有感情,才能真正地吸引到更多的观众,产生共鸣。美食节目也一样,值得借鉴。不管美食节目怎么改变,不变的是人们对美食的向往,对美食的感念和情怀。作为一个恒久不变受欢迎的题材,在历经了种种的发展和改革之后,美食节目的本土化发展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6年;[2]王小娟“美味”的吸引力“真人”的表现力——浙江卫视《十二道锋味》节目形态分析《首播》2014年 第8期;[3]程奇,试论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困境和出路,新闻世界, 2008;[4]美食综艺快速生长,平台“美食大战”一触即发 ——艺恩观察2016年10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式发展趋势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