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高中生有效学习化学的策略

2018-01-08张小波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方程式意图溶液

张小波

[摘 要]

为了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目前采用微课程教学法,它包括三大模块: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微课等)、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自主学习任务单由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三部分组成,它是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支架与载体,教师实现了从演员到导演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

有效学习;化学;自主学习;任务单

傳统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授课本内容,课后让学生独立做练习,看起来好像完成了教学任务。结果学生有好多题都不会做,遇到了拦路虎,慢慢地产生了厌学情绪。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极差、效率极低,实际上没完成教学任务,因为衡量教学任务是非完成的标准应该是学生掌握的效果、教学的质量,而不是教学的进度。究其原因,传统课堂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大多数是学生能自己学懂的,这样一来,学生真正有困难的题就没时间处理了。而微课程教学法[1]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划分为课前、课内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课前学习是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周末的时间完成),课内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从事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为标志的协作探究、“展示-质疑-阐释”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本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第三课时[2]。主要介绍了铁的常见氧化物、氢氧化物、亚铁盐、铁盐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一、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主要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学习指南、学习任务由教师设计完成,困惑与建议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填写与否。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

设计意图:指明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学习主题。

2.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认识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了解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理解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关系;掌握Fe2+和Fe3+的鉴别、检验方法。

《课程标准》[3]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课程标准》成为发掘达成目标的依据。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是学习过程中的目标管理,它使目标直接面对学生。当学生看完达成目标后,就清晰地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掌握学习材料的维度和程度),一目了然,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3.学习方法建议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理解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关系;利用对比法掌握离子鉴别、检验的区别。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找窍门、走捷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当然,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总之,效果越好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课堂检测→分组实验→协作讨论完成作业→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明确告诉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重要性。因为课堂第一环节就是检测自主学习成效,接着进阶作业,假如不事先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将无法参与课堂学习。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强化了学习中的目标管理。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学(或阅读教材,或分析提供的学习资源),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铁元素在人体中以何种价态存在?为什么?

2.溶液中Fe2+和Fe3+如何鉴别?(用文字+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

3.溶液中Fe2+和Fe3+如何检验?(用文字+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

4.Fe2+如何转化成Fe3+?(用离子方程式举例加以说明)

5.Fe3+如何转化成Fe2+?(用离子方程式举例加以说明)

6.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有哪些?主要有什么用途?

7.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有哪些?(用离子方程式举例加以说明)

视频链接地址为:

设计意图:

1.教师要把教学重点、难点和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学生通过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使达成目标落到实处。

2.资源链接能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路径,包括学习资源网站链接、配套微视频(微课)链接。

(三)困惑与建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填写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给教师的教学建议,这是一个学习过程的反馈,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创造了条件。

二、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铁的重要化合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2.达成目标

(1)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能根据FeO和 Fe2O3与盐酸的反应情况写出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亲自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判断补铁药片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并实现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3)掌握特殊物质的制备方法[Fe(OH)2白色沉淀的制备]。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任务,及要达到的目标和程度,使学生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

3.学习方法

根据分类法、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从物质化学性质方面思考,然后设计实验方案,最后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培养他们善于应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学习任务

1.课始检测

(1)如何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杂质?

(2)如何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FeCl2杂质?

设计意图:检测自主学习成效,进一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2.進阶作业

(1)请写出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提示: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三分之一为+2价,三分之二为+3价)

(2)电子工业上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质印刷电路板,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化学原理。

(3)补铁药片外层的薄膜衣有何作用?药物说明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维生素C与本品同服,有利于本品吸收”,应如何理解?

(4)要想长时间观察到白色的Fe(OH)2,在配制溶液和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解决有可能解决的具有极限意义的问题,有利于认知结构的“同化”,更有利于达到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顺应”的高度。

3.协作探究

(1)设计实验方案:

①判断补铁药片“速力菲(琥珀酸亚铁片)”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

②实现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并证明。

药品与试剂:琥珀酸亚铁片、KSCN溶液、新制氯水、酸性KMnO4溶液、H2O2溶液、铁粉、铜粉、Vc。

③向含有Fe2+的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你看到了哪些现象?请用文字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加以解释!

(2)请你制备一份能长时间观察到白色的Fe(OH)2沉淀!

设计意图:解决进阶作业中遇到的疑难或困惑,培养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展示准备

(1)流程图:

(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①配制反应物溶液时的注意事项

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反应物时的具体操作方法: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实验流程图)形式呈现协作探究的结果,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做铺垫。展示是当代高效学习的的策略,他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了和语言表达能力。每组发言人发言后,其它组成员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发言人或本组成员需要加以阐释,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进行点评,这对教师是个不小的挑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各小组协作探究的情况,及时加以指导,并适当做一记录,为最后准确评价做好准备工作。所以整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是忙碌的、高效的。

(三)困惑与建议

设计意图:课堂可以记录一些实验中的意外现象,不理解的知识点。课后主要用来反思和总结自己或本组成员的得与失。

三、结语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好抓手、好切入点,不仅能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思维、感悟方法、开阔视野,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采用了自主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才得以实现,学生能力得以提升,教师也开始从课程的讲授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转型。

[参 考 文 献]

[1]金陵编著.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35-163.

[2]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9-61.

[3]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方程式意图溶液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化合价归零法配平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初 春
不打自招
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不打自招
离子方程式设错方式透析
冒险方程式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
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