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现代课堂教学主体的解读

2018-01-08李世春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主导性预设主体

李世春

[摘 要]

关于现代课堂教学主体的解读,应该从教师的主导性主体预设和学生发展性主体的有效生成这两个维度来理解和把握,但其核心内涵在于学生发展性主体的有效生成。这种发展性主体的有效生成既决定着教师主导性主体的预设,更是现代课堂的核心与关键。

[关键词]

现代课堂;主导性主体;发展性主体

现代课堂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而独特的发展为目标,教师与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空,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全面与个性化发展的最大化。那么,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把握活动主体,使现代课堂教学更实效呢?在此,笔者谈几点认识,供参考。

一、对现代课堂教学主体内涵的解读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活动本身是师生双方交流、合作、共进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主导性主体预设与学生发展性主体有效生成的活动过程。现代课堂是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及课堂评价等自然都依托于此。所以,我们对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主体的解读自然也不能离开现代教学论的理论指导,必须从教师主导性主体预设与学生发展性主体有效生成两个维度来把握。

(一)教师的主导性主体预设

教师的主导性主体预设主要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工作,这种教师主导性主体预设是教师站在现代教学角度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等进行主导性预设,最后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再依据该教学设计方案实施课堂教学。

(二)学生发展性主体有效生成

学生发展性主体有效生成是指课堂教学活動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课堂教学的一切组织和活动都要以学生发展性主体有效生成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与个性化的发展为核心。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知识与问题的主动生成者、问题解决与共享内化者。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充当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效生成的发展性主体。

二、教师主导性主体预设的核心是“以学定教”

按照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主导性主体预设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化发展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秉持“以学定教”为核心的理念进行主体预设。教师在教学预设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的“学”为起点,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要以主动适应学生的“学”来展开设计,要把激励学生的“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把教会学生“如何学”作为课堂教学“教”的关键,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预设还要从学生的真实起点出发来展开预设,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开始,引导学生从真实经验中获取信息,进而把学科知识与学生自我生活意义有效整合,建立联系,最后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经验中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预设过程中,还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的具体要求,在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做好科学判定,使课堂教学能有效促进每个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所教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学习内容,把教学活动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成为一个民主、宽容、可接纳的、支持性的多方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以完成预设的学习活动。

三、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根本是发展性主体的有效生成

按照现代课堂活动的要求,学生发展性主体有效生成的根本是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是活动的主体,活动的核心始终是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活动的根本是发展性主体的有效生成。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在和谐的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促进者和指导者,与学生一起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中的一员”。学生要充分发挥好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要乐于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并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还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敢于质疑,乐于探究,对问题有主见,不盲从,能把学习的过程与自己的生活意义紧密联系起来,时刻激发自己的探究兴趣,促进知识的有效生成。学生在积极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还要培养自己发散思维的习惯,不墨守成规,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然后再通过有效方式把生成性的知识交流共享,形成大家的共识性的知识与体验,进而内化为每个个体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实现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达成。

总之,关于现代课堂教学主体的解读,应该从教师的主导性主体预设和学生发展性主体的有效生成这两个维度来理解和把握。两个维度的核心是学生发展性主体有效生成,它决定着教师主导性主体的预设内容和整个课堂教学的流程与方向,它既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关键,又是现代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是师生民主交流基础上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参 考 文 献]

[1]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顾泠沅,官芹芳.以学定教的课程转型[J].上海教育,2011(7).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主导性预设主体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政治课堂教学探讨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