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复习阶段语文教学走近学困生的对策

2018-01-08曹海涛

名师在线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困生阶段班级

曹海涛

(江苏省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江苏南京 210000)

引 言

每一所学校都有优质生和学困生,这是毋庸质疑的事实。所谓“学困生”是指有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虽然这类学生在班集体中占的比例小,但影响甚大。教师如果在课堂上不重视,听之任之,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听课学习的效果,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对学困生的教育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自2008年至今,本人在学校连续三年任教初三年级语文学科,深深体会到在初三复习阶段,如果漠视班级中的学困生,听之任之发展,不但会让这些孩子放弃学习,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参加中考,影响前程,也会严重影响全班的复习进度和复习效果。

自去年9月底至今,本人对任教班级的十余名学困生做了跟踪调查,通过家访、“一线通”平台的联系、问卷调查、考试小结学情分析、与学生座谈、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学困生的具体情况。现将本人的感悟体会做一番介绍。

一、学困生成绩落后、学习积极性的缺失的原因

第一,基础薄弱,底子太差,进入初三阶段语文学习以应付为主,这类同学往往由于小学阶段就对语文学习不重视,认为能识字、读课文就可以了,忽视了语文学习基本功的培养,造成进入初中后成绩下滑。

第二,课业负担较重,语文作业完成敷衍了事,写完即“万事大吉”,水平无法提高。初三复习阶段,由于各科均要面临中考,并且每天课表上至少有5至6门中考科目,作业量自然比较大。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尚且吃力,学困生更可想而知。于是抄作业、应付了之、乱写一气甚至不交作业等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第三,学习中的困难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以至于“积劳成疾”。学困生在学习中常会有困难,而此类困难往往对其他学生来说又显得太过容易,如课文中的字音、某个课内已多次讲解过的文言文字词的释义或是某个作文片段的写作手法等等。很多学困生困惑且自卑,总觉得拿这类问题去问老师或同学会很没面子,长此以往,自然会在语文学习上形成“积劳成疾”的局面,成绩自然也就每况愈下。

第四,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使得学困生难以走出“泥沼”。学生从初一读到初三,对其语文学习的评价主要来自于考试成绩。由于试卷难度的差异、学生个体的学情不同,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全面,难以达到真正的合理、科学,因此导致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流失也就在所难免。

第五,家庭条件不能配合学习,甚至阻碍学习。通过家访、电话沟通,并定期与班级学困生座谈,发现有相当多的学困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不稳定,缺少家人对其学习的关注。

二、初三语文复习阶段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具体措施

1.让学困生走到“舞台的中央”

关注每一名学困生,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让这些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没有被忽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道:“教师确实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在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尊严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第一,备课时,关注学困生作业中的课前“预习提问”,确保每篇课文进入到最后教学环节,即探讨学生在预习环节时发现的问题时,都一定会有若干名学困生的提问被我编入PPT课件中,并在课堂上将其姓名和其所提的问题投影出来,让全体学生讨论。

第二,课堂提问多关注学困生,确保每节课大部分学困生能被提问到。不少学困生基础薄弱,上课听讲不集中,往往答非所问或是无言以对。我作为教师,在其思考时耐心等待并给予提示,在其回答时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完毕后及时鼓励、表扬。

第三,在每一次试卷讲评、作业反馈时,凸显学困生的“闪光点”。初三复习阶段,检测较多。试卷批阅时,我会记下大部分题目答得较好的和答得较差的学生姓名。大部分学困生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只要有某位学困生某道题目做得较好,我就会记录下其姓名,等到讲解时给予表扬并让该名学困生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树立其信心,努力缩小他们和其他同学的差距。

2.精心设计作业,重“质”轻“量”

为了减少学困生应付作业、糊弄差事的现象,我会结合每天的教学,精心设计当天的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有效性,不搞“题海战术”。对次日交上来的作业及时批改,对学困生作业中的问题做到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二次批改,强化知识点的掌握,有效转变了“作业天天写,成绩老样子”的局面。

3.给每一名学困生指定一位学习帮手,及时解决其学习中的困难

有位学困生的文言文水平较低,文言文测验成绩位列班级倒数,对文言文学习畏难情绪很重。2011年2月底进行了一次文言文单元测验,试卷上有一题是解释加点字词,共4个小题,分值为4分。全班43名学生,有3人全对得满分;38人只错一题,得3分;2名学困生其中一人得1分,另一人全错。差距如此之大让我心急如焚,但又分身乏术,无法专门为其补习。于是我在班上精心挑选了十余位语文底子较好、乐于助人的同学,与班级的学困生结成学习小组,及时在每一节课、每一次测验后能将一些看似简单的小问题予以解答。由于是同龄人,这些学困生少了很多顾虑,而且有了不懂的东西马上就能去问,效果甚好。

4.丰富评价机制,让每一位学困生“敢学”“乐学”

在初三复习阶段,我仍然坚持以下做法:让学生每周阅读课外文学作品并摘抄,课前5分钟文学作品朗读,将学生每周周记中的好句打印并在班级中展示等,挤出宝贵时间,开展语文活动:表演课本剧,让班级中的学困生大显身手。在这些活动中,我会多关注学困生、多给予他们机会,多给他们“露脸”的机会,多表扬,多肯定,让他们逐渐恢复语文学习的信心,带着饱满的热情重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5.增进与家长间的沟通、联系,让家长能与我形成合力,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环境

自2010年9月下旬起至今,我以电话联系、“一线通”平台、在学校约见家长、家访等形式走近家长,与家长沟通、联系、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动态;给予一些家长以建议和方法,让他们能力所能及地配合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学习给予帮助、进行监督;改变部分家长的粗暴教育理念和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的现象;对一些由于经济条件差而影响学困生学习的家庭情况,及时记录备案,并向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分申请帮助,使这些同学得到关怀、帮助,促使其学习面貌的转变。

三、下阶段的工作及目标

下阶段,我将致力于研究如何在教学设计等环节有效地兼顾到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学习要求,降低优等生和学困生间的差异导致教学设计等环节的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

我打算对学生学习小组合作、优等生与学困生在小组内的分工合作、作业分层次设计与批改等环节做尝试和跟踪调查,努力使学困生能在现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四、目前遇到的难题

首先,本人的理论水平有限,对一些发现的问题能展开思考,但对其原因及本质把握不准。

其次,初三复习阶段学习时间过于紧张,对学困生研究常被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所耽搁,影响研究效果。

再次,有些学困生在某个阶段进步较为明显,但由于考试分数提高不明显,会出现“松懈”情绪,有的则会较为气馁,从而影响其积极性,甚至较之以前退步得更厉害。对此,本人暂时拿不出太好的解决办法。

最后,缺乏学困生的信息档案,对一些比较少遇到的现象,缺乏较好的办法,只能凭感觉摸索,凭经验应对,有时会出现研究的茫然。有的学困生目前没有太明显的改变。

这些都是我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也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指点与帮助。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好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师自身应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切实因材施教,弥补学困生知识上的不足。学困生既是班级里表现不好的群体,也更是班级里的弱势群体。这些孩子需要督促、管理,更需要关怀和爱护。学困生本身就有自卑感,但他们也有上进心和成为优秀学生的愿望,盼望教师理解自己,渴望有个新的起点。我们初三毕业班的每一位老师不应该以分论人,对学困生许以“白眼”。

结 语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探索,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在教学工作中,我希望能尽自己所能把学困生带好,让他们重拾自信心,自我教育,不断上进,依旧保持对语文学科的喜爱,依旧保留阅读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也曾经失败过,气馁过,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付出,就一定可以转变学困生,让每一位学困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 邢关印.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2] 段小凤.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2).

猜你喜欢

学困生阶段班级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