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文研究的新进展:《敦煌文研究与校注》评介

2018-01-06辜天平张新朋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5期
关键词:书评

辜天平 张新朋

摘要:《敦煌文研究与校注》本之“敦煌文”特性,类仿《文选》,又参以《古文辞类纂》,系统整理了表、启、书信等十二类文体,并考其源流,彰其体征,举例释类,甚为精审,为敦煌文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敦煌文研究与校注;敦煌文学;书评

回顾百年敦煌文学研究历程,自王国维、郑振铎、王重民、任半塘、周绍良等先生以来,比较侧重敦煌曲子词、变文、歌词研究;改革开放至今,在敦煌诗歌、辞赋、小说等研究方面,又涌现了项楚、张锡厚、颜延亮等名家,并取得深入拓展。而对于大量散存号称难治的“敦煌文”,却缺乏系统、深入的整理和研究,尤其缺乏能扛鼎的学术专著。由武汉大学钟书林教授和浙江师范大学张磊副教授联袂撰写《敦煌文研究与校注》则是第一部首次致力于整理与研究“敦煌文”的专著。该成果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时获得多位匿名评审专家的好评,专家们认为该成果从选题到完成,“具有填补敦煌文学之研究空白的重大学术意义”。该书的出版,不仅有利于我们全景式地认识敦煌文之价值,于敦煌文学研究亦大有裨益,诚为研究敦煌文献,特别是敦煌文学不可或缺之书。

钟书林先生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青年学者。研究领域为古代文学、敦煌文献等。曾出版《五至十一世纪敦煌文学研究》《范晔之人格与风格》《后汉书文学初探》《隐士的深度:陶渊明新探》《陶渊明研究学术档案》《论语研读十二讲》《士与文学》等著作。张磊先生为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学、汉语史,出版了以《〈新撰字镜〉研究》为代表的学术专著及学术论文多篇。这次协力,二位以敦煌文为核心,从文学、文体、语言、历史民俗、文献等多个方面对敦煌文作品进行研究,全面深入,厥功甚伟。

《敦煌文研究与校注》作为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14年出版。该书本文844页,130多万字,皇皇巨著,合敦煌文之研究与校注为一,结构严整,蒐罗美富,甚为可观。上册《敦煌文研究》,前言为各章节之概括,以次第一章“敦煌文概述”,第二章“敦煌文的文学风格”,第三章“敦煌文的文体新论”,第四章“敦煌文的语词训诂”,第五章“敦煌文与民俗历史文化”,第六章“敦煌文的文史考证”,第七章“敦煌文的文献价值与叙录”,第八章“敦煌文研究的未来展望”。下册《敦煌文校注》,包括凡例、前言及校录之相关文体。其本之敦煌文特性,类仿《文选》,又参以《古文辞类纂》,系统地整理了十二类文体,共计收录敦煌文作品354篇。其中表32篇,启14篇,书信136篇,传16篇,记15篇,论7篇,序13篇,题记4篇,箴2篇,铭5篇,遗令9篇,祭文101篇。由此,敦煌散文之体荦然可昭,表启书信、传记论序俨然可辨,题记箴铭、遗令祭文各以类分,条析而明,蔚为大观。且每一文体之下,又考其源流,彰其体征,举例释类,甚为精审。后附以题解,更及校录,若录文有待说明,又以脚注加以标识。需注意的是,《敦煌文校注》于前此已专门整理研究出版的,如邈真赞、书仪、愿文、社邑文书、契约、灵验记、小说等七种文体,则不再予以校录。且“序”与“题记”,因大多为宗教性文书,模式化较强,内容重复雷同较多,文采总体不强,故本书只择选了一些典型的文学性强的作品。如此一来,正如尚永亮先生于序中所云“上下两册既各自独立,又互为依托,构成考与论、点与面、文献整理文化解读、文学研究与语言文字学研究、微观探析与宏观考察的有机结合,对敦煌文的风貌作了全方位的展现。既简省有度,又主次分明,实为一本出色当行的好书”。

这本书的特长是,广纳诸说,缕析精微。注重实证,不为空谈。首先,敦煌文概念的廓清。“敦煌文”一词,自周绍良先生1988年发表《敦煌文学刍议》,颜延亮先生1989年主编《敦煌文学》、1993年主编《敦煌文学概论》以来,才开始于敦煌学界使用。其概念与分类,虽经颜延亮、李明伟等先生的几番修正,仍犹有异议。而本书即于系统梳理有关“敦煌文”学术史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的丰富内涵与外延、文体流变之考察,又比附《文选》、《古文辞类纂》,将三者之文体分类概况开列于表(见本书第12页),进而界定“敦煌文”之义涵,为敦煌文文类研究理论提供了新思路。著者认为敦煌文内容广博,创作群体广泛,艺术风格雅俗兼备,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跨时代性、原始性、宗教性、应用性与文学性等特点。针对一些学者认为敦煌文大多为应用性文书,文学性不强,对敦煌文的概念提出的异议,作者特专列第二章,论说敦煌文的文学艺术风格。认为敦煌文虽为“治实”文书,但亦崇尚骈俪,富于文采。同时,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敦煌文作品体现出一定的模式化創作倾向,其主要表现在文学创作本身所形成的模式化(包括用典、语言、结构谋篇的模式化)以及文体的模式化(如书信、邈真赞、祭文等文体的模式化)两方面。即使是作为范本或参考书的应用文书,其文学色彩也是很强的。鉴于此,作者以《朋友书仪》为例,重点探讨了它感物兴发的创作方式,以及追求多种艺术风格的修辞之美。

陈寅恪先生于《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此材料,以研究新问题,则为此时代之新潮流。”《敦煌文研究与校注》一书问题意识明确,阐发新论,创为一说。以第三章“敦煌文的文体新论”为例。文体新论之“新”,在于作者敢于利用新材料、新方法对历来争议颇大的“儿郎伟”、《上梁文》、《茶酒论》三种文体的考索。如第一节对“儿郎伟”文体的探讨,以辞赋等文体形式为参照,综合考辨“儿郎伟”中上梁文、驱傩词、障车文等不同形式,得出“儿郎伟”应为辞赋之变体的结论。第二章“《上梁文》的文体及其渊源”,作者从先秦两汉散文的文体形式,以及佛教文学的对话形式等方面进行考察,认为《茶酒论》为中国传统散文文体,同时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此外,还对敦煌写本S.2199《尼灵惠唯书》之文体进行了探讨,认为它是先秦时代盟书的遗留样式,是半官方性质的文书,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属于和遗令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应用文书。而考释“尼灵惠”,非为尼姑,亦不以比丘尼为姓,也不俗姓索,实为一姓尼的普通世俗女子。上列种种论证,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其次,作者的学术视野广阔,将国外对敦煌文的重视与研究(括举了翟理斯、孟列夫、池田温、日比野丈夫、金冈照光等学者的敦煌文研究成果)与国内对“敦煌文”的概念及其研究不断提出异议的情形均纳入研究视野,融汇创新。此外,作者不但对敦煌文研究新进展进行了探讨,而且专辟“敦煌文研究的未来展望”一章对敦煌文研究之未来加以展望,认为需进一步理清“敦煌文”概念,加强敦煌文的文体、文类整理,争取使高质量的《全敦煌文》早日问世,进而加快敦煌文研究成果的传播和普及,使更多的人了解敦煌文。需要说明的是,作者的目光不仅限于此,更将学术研究深入到民俗学、宗教学等领域,认为敦煌文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敦煌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其产生与中原文学、其他散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第五章“敦煌文与民俗历史文化”,分三个专题,通过敦煌文作品之解读,了解唐代敦煌的社会文化、历史民俗。如作者结合敦煌写本中的两篇《障车文》及相关资料,大致勾勒出唐代障车婚俗,对了解唐代婚俗大有裨益。而对唐朝帝王的降诞日礼俗的详尽考察,又可窥见敦煌文作品见证敦煌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敦煌归义军政权与唐代中央政权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敦煌写本中记载当时皇帝、皇后等忌日的名单,及一些《国忌日行香文》作品的缕析,又可洞见唐代国忌日礼俗的诸多情况。

众所周知,敦煌资料乃研治我国学术之珍宝,然一般人利用起来却殊非易事,诚如敦煌语言文字学专家张涌泉先生《〈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书评》所总结的那样:“一、校录敦煌文书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小学根底,尤其要熟悉唐代前后的俗字、俗语词以及敦煌写本的书写特例;二、要具备史学、佛学和文献学方面的比较广博的学养,尤其是要熟悉唐史,通佛典;三、一个人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或长于此,或短于彼,要注意发挥群体的力量。”《敦煌文研究與校注》一书在训诂、校勘及史证等方面均有贡献。如第四章“敦煌文的语词训诂”,以集古今汉语词汇之大成的《汉语大词典》为参考,将敦煌文的一些重要语词分为《汉语大词典》未收词、《汉语大辞典》释义不当或应增补词、《汉语大辞典》例证晚出词、敦煌文存疑词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总计收词93个。如释“漫事”为漫肆,“雹露”为恶露,“金风”为战争,“偓促”为器量局狭貌,“发官”为发言,“师婆”为妓院老鸨等,既可补《汉语大辞典》之不足,也为今后词典编纂,特别是为比较词学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借鉴。而本书第七章“敦煌文的文献价值与叙录”,著者慧心别具地比勘敦煌表、传文献与传刻本之异同,并择选《付法藏传》和《沙门释法林别传》为例,加以叙录,进而窥赜敦煌写本之校勘价值。做到典型与普遍结合,点面相宜,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另有敦煌祭文校读札记、《敦煌愿文》之《儿郎伟》补校、敦煌本《诸山圣迹志》补校等,无不体现著者之深厚学养。再有,作者以敦煌文作品为基础,联系历史载记,进行文史互证。其间或疑正史之误,或补正史之失,或证正史之事,或考作者之迹,综合而成“敦煌文的文史考证”专章。如通过考证《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的作者是由隋入唐的彦琮,清晰地重现隋朝彦琮、唐朝彦琮、唐朝彦悰三人的生活轨迹。而敦煌写本S.2199“索郎”地名考,则于文献互证中得出索郎、桑落、沙陀与敦煌异名。另举《旧唐书》记载唐代帝王降诞日节庆礼俗的讹误辩正,亦为证史之误的佳例。

如上所言,《敦煌文研究与校注》煌煌130万余言,凭二人之力,至为艰难,故书中有未尽人意之处,在所难免。由于敦煌文献散乱繁杂,学界对“敦煌文”及各文体概念的界定与划分标准又各执一隅,故而敦煌文整理与校录,难免会有遗珠之憾,加上敦煌文作品自身的特殊性,敦煌文研究很难做到尽如人意。本书现为一巨册,分为《敦煌文研究》与《敦煌文校注》上下两篇,倘若将来条件许可,有机会再版时,似宜作分册载订,剖为两书,即将现有一册分作两册,其中《敦煌文校注》一册有选择性地配以敦煌残卷原图,并加以索引,更能方便读者,沾溉后学。

日照流沙,大漠敦煌。唯月泉一湾,飞天一梦,袖舞出千年石室残存秘密。惟愿与君,于《敦煌文研究与校注》中打开。

参考文献:

[1]钟书林,张磊.敦煌文研究与校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2]周绍良.敦煌文学刍议及其他[M].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

[3]颜延良.敦煌文学概论[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4]李明伟.敦煌文学中“敦煌文”的研究和分类评价[J].敦煌研究,1995(4).

(作者单位:辜天平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张新朋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

猜你喜欢

书评
Book review: My Hero Is You 书评:《你就是我的英雄》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书评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太阳照常升起》书评
微书评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思考
书评应有责任内涵和见地
钱钟书语录
《严复书评》简介
《纽约时报书评》一百年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