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化异化翻译理论下《智慧书》的翻译实践

2018-01-06马倩玉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5期
关键词:翻译理论实践

马倩玉

摘要:所谓翻译理论就是,对于翻译实践,错综复杂的翻译过程,机器翻译中反复出现的各种现象,关系和特点作出适当的分析及归纳总结。[1]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则是翻译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本文将借助归化异化翻译理论,付诸实践于阿拉伯语书籍《智慧书》的翻译过程,这一理论下的实践能够丰富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的研究,帮助译者在翻译多元素文化作品时,更好的把握归化异化翻译理论的使用,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体现译作的价值。

关键词:归化异化;翻译理论;实践;《智慧书》

一、归化异化翻译理论

(一)归化异化翻译理论定义

归化和异化这一翻译理论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是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翻译方法之一,归化是指以目标语文化为基准,使译文更倾向于读者所处文化环境,从而使读者更好的接受译文文本,异化则完全相反,是指以源语言化为基准,使译文遵从原作者的文化背景及表达方式,使译者最大程度地保留源语言文化特色。[2]

(二)归化异化翻译理论的发展

德国古典语言学家施莱尔马赫早期就给出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有两个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让作者去接近读者。韦努蒂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衍生,从而得出了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他认为归化就是最小化读者对译文文本的陌生感,异化则是保留源语言文化的独特性,同时破坏目的语文化的规范性,韦努蒂更倾向于异化的应用,他认为这一方法虽然影响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但却保留了源语言文化,尊重源语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英国著名语言学家萨瓦里也曾总结出12条翻译指导原则,这些原则两两矛盾,一种是服务于原作者,一种服务于读者,可见也是趋向于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也曾就归化异化这一理论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他讲到“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懂,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由此可见,名家们也认为在翻译一部作品的过程中,关于归化异化的使用需要反复思量,既要做到不失原作品中异国文化的风采,也要尽可能地保证目的语读者接受并且理解译作,因此,译者们在翻译文化多样的文学作品时,对归化和异化翻译方法的使用可以说是一个挑战。[3]

二、《智慧书》简介

《智慧书》的作者是阿拉伯国家著名的历史学家,作家,《智慧书》是伊本.杰齐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讲述了一些发生在智者身边的奇闻异事,智者们巧妙运用自己的才智,化解危机或达到其他目的。这些故事多为人们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传述下来的真实故事,作者在文中大量使用第三人称,客观真实。作者还运用了阿拉伯语的语音:借助一些有摩擦音的单词,加强音重来体现故事主人公强烈的情感;词汇:故事中有多组近义词,反义词,使读者阅读时朗朗上口,回味无穷;语法:作者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反问疑问句,起誓句,祈使句,使得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修辞: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们妙语连珠,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借代,双关,夸张等手法,巧妙突出了主人公们的智慧;作者通过这些语言手段展示了这本佳作的语言风格,使得这本佳作的语言生动精炼、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表达精美,富于哲理;篇章结构也安排合理,既不会冗长乏味,又不会因为过于短小而使读者一头雾水。作者将这些传述下来的故事收集在一起,以便后人从中受益,所以这本书有极大的翻译价值,翻译理论在这本书的翻译过程中也能得到很好的实践。

三、歸化异化翻译理论下的《智慧书》

(一)归化翻译理论下的《智慧书》

翻译:他带着妻子远行,行程有75公里远,由于他只带了两只骡子,所以她们都争着骑骡子,于是决定她们每个人骑50公里,否则就离婚,于是大老婆和二老婆一起骑25公里,然后二老婆下来,大老婆留在原位,小老婆代替二老婆的位置骑25公里,之后二老婆替换大老婆的位置直到骑够50公里。

这段故事原文中出现了阿拉伯国家使用的距离单位,法尔萨赫,一个法尔萨赫相当于25公里,目的语也就是中文表达中,习惯使用公里来作为距离单位,如果将原文翻译为“行程有三个法尔萨赫远”,会使中文读者感到困惑,所以这段使用了归化译法。

翻译:麦哈迪.本.撒比格为我们传述说:一个游牧民族尤里德碰见一个男人,在这个男人手中有一盘无花果,当这个游牧民族看的时候,男人用衣服将无花果遮盖起来。

这段原文中有一个单词,翻译为贝都因人,专指阿拉伯国家生活在沙漠草原里的游牧民族,如果翻译为贝都因人,中文读者很有可能不理解,所以使用归化译法将其翻译为游牧民族。

翻译:游牧民族看着他,坐在他手边,男人对他说:你古兰经读的好吗?他说:是,男人说:那你读。于是他读:以橄榄果和西奈山发誓。(《古兰经》原文:以无花果和橄榄果发誓,以西奈山发誓)男人说:无花果呢?他说:无花果在你衣服下面。

该段故事原文中,主人公从《古兰经》中引用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子,由于阿拉伯人自小熟读古兰经,所以不用作者附加原句,阿拉伯读者也明白这是一个不完整的句子,也明白主人公的用意,而中文读者则大多不谙其意,所以这里使用归化译法,将完整的句子附加在翻译里。

(二)异化翻译理论下的《智慧书》

翻译:艾斯马尔说:一个女游牧人说到她一个小孩的事情,她说:他归真了,以真主发誓,安拉使我相信他已经远去,她说:我曾害怕时光,时光不停留,当他离我远去时,我对时光的害怕也就消失了。

这段原文的翻译中,保留了源语言文化特色:归真,以真主发誓,安拉使我相信,如果归化了这些源语言文化中的宗教元素,会与原文的整体文化基调不符,所以使用异化法,尊重源语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翻译:在库法有一个女人,和他的丈夫日子过的很拮据,于是她说:如果你出去找工作,祈求安拉吧,他来到沙姆,挣得了300迪拉姆,买了一只漂亮的母驼,但是它脾气野……

这段原文中出现了地名-库法,货币名-迪拉姆,在翻译过程中使用异化法,使用源语言词汇的音译,文中还出现了母骆驼,阿拉伯语习惯突出一些动物和物品的阴阳性,这在中文表达中是少有的,但在翻译过程中突出骆驼的阴阳性,保留了源语言文化特色。

[4]

翻译:他说:哈里发呀,他们在哪里过夜,于是他哈里发下令给他一所房子……

意为信士们的长官,是哈里发的绰号,是一些伊斯兰国家统治者的称号,具有崇高的地位,在这里采取异化,将其译为哈里发,保留了其特殊文化含义。

四、小结

归化翻译理论下的《智慧书》翻译,读起来流畅易懂,符合目的语文化的语言习惯和沟通方式,能迎合目的语文化市场,受到目的语读者的青睐。异化翻译理论下的《智慧书》翻译使用源语言词汇的音译或保留源语言文化的特色,虽然会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制造一些小小的障碍,但忠实于原作,能使译作仍具有源语言文化的韵味,展现出对原作者和其文化的尊重。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际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伊本.杰齐.《智慧书》:79、88、92、80、82、95.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翻译理论实践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