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

2018-01-06王荣文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5期
关键词:应用性汉语言分析

王荣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被放在提高国家综合素质的首要地位。从教育方面来说,促进学生所有学科均衡发展,保证学科专业性的有效运用是检验学习的关键指标。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为国家培养语言学方面的精英,属于文科专业,因此应用性的表现性不是很强。就目前汉语言专业学科来说,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应联系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本文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分析,对应用性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加以探究。

关键词:汉语言;应用性;问题;分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特征

(一)历史源远流长、教学模式传统

文学专业至今已经百余年历史,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语言文学方面的教学模式已经相对稳定。几十年以来,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的课程数目以及相关内容没有进行变化,教育界也认同开设的相关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有着历史内涵的课程,也是现代文学专业中必须的课程之一,学习该专业,能够感受到汉语言文学带来的魅力和意义。

(二)根本宗旨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就当下我国教育界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培养文学方面的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作家、文学家以及教育家等,但这些职业的专业应用性是十分抽象的。很久之前,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相关的专业,但随着信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少有人从事本专业,即使有,就业状况也差强人意。这些因素间接表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很低,在社会发展方面也不受欢迎。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理论缺少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强调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内涵,忽略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写作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弱化,直接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较差。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分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原因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任务,更是学生面向未来的基础。如今中国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单一型的人才逐渐被时代所抛弃,因此增强汉语言的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推动力。与此同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也要求要增强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走出课堂,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能力,增强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汉语言文学专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增强学生汉语言专业的应用能力也是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强调对学生文化素养的传授,研究语言的意义,语言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所以在汉语言文學专业教学中,要注重增强应用性。

(二)探究汉语言应用性是否可行

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传授文化历史知识,这为增强汉语言专业的应用性奠定了基础,成为促使应用性发展的不竭动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教育行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就相关专业的教育者而言,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这也促使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成为必然要求。

三、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建议

(一)终身学习、不断改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中心。作为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在教学过程中,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开发学生的潜能,面对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课后应该注重反思总结,并很好的应用到下节课的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注重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制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所有院校应该注重建设自身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制,与时俱进,更新汉语言专业学科的教学模式,注重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相结合。在学科教材方面,可以根据各院校实际需要,增开或减少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三)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

在教学考核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能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联系学生的课堂表现、基础能力等情况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丰富文化内涵,提高综合实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在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期,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学生就业,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建设性的人才。当然,汉语言文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就要求各个院校根据实际需要,有的放矢进行教学设计,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参考文献:

[1]潘连根,王静义,李佩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

[2]张爱明,宗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问题分析[J].教育理论,2011.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性汉语言分析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研究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基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做、练、研、赛”六步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复习心得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