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探究

2018-01-06宫祥龙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5期
关键词:阶级马克思

宫祥龙

摘要: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脉络进行回顾,不仅有利于在现代历史背景之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利于运用全新的理念来增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与解释力。因此,本文笔者对结合个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研究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对西方马克思注意发展的整体脉络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经济;马克思;阶级

正是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与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个人价值的兴起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局限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要想推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新发展,对其整体的发展脉络进行回溯则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就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展开粗浅的探讨。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世界的历史发展变迁

伴随着历史条件的不断转变,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正在相应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诞生,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到了良好的发展与扩张,处于此阶段的工人与资本家之间所产生的矛盾、斗争日益激烈,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恰恰能够与此阶段的历史背景相吻合,所以也就在此时期得到了相对较为良好的发展与广泛的传播,但是由于民主制度仍然是革命之中受到支持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二国际时期,其主要围绕的就是阶级斗争,如何通过民主选择制度进行革命,这两个方向开展的。

在第三国际时期,列宁则促使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破与有效的发展,虽然马克思主义促使苏联得以成立,并且得以有效的维护,但是仍然遭受到了许多学者们激烈反对。尤其是自一战爆发以来,借助此次机会资本主义经济也对自身实施了相应的调整,使学者们纷纷质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必将走向崩溃理论。尤其是在后期国际上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强烈的反对,因此东欧的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们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上的声誉,纷纷举起了人道主义旗帜。后期马克思主义与西方个人自由权利相融合,诞生了全新的个人主义马克思理论,其中以马尔库塞为代表的学者们,积极的促进个人与阶级之间的联合,意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对阶级分析的倾向加以改变,突出在革命过程中个人的重要作用,而这也前期切合了资本主义经济垄断时期,社会对商业自由理念的根本需求。

自从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引发的经济危机俨然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所在,并已经清楚的感受到了人们遭受到的诸多剥削,根本没有从本质上产生任何的变化。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键而引发的经济危机早已拓展到了更多的领域之中,如政治领域之中,文化领域之中,并且对整个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此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危机理论也就成为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并产生了两股分支,其中一支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学者们,他们提出了全新的国家危机理论,将自由主义经济以及国家社会管理之间的矛盾放在了研究的重点所在,从而通过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予以解决问题;其二诸多学者们在生态危机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予以研究,诸多的学者们一致认为人们不应该盲目的扩张生产,应该将人们的满足从消费过程上逐渐导向到生产过程上,进而真正实现对异化消费的复归。

可以说从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问题相伴而生,相伴成长。因此,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资本主义关系势必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形态从而引发不同的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们早已提出了许多种解决方案,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正是对时代问题所进行的形式解答。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个人价值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虽然阶级分析并没有被完全的抛弃,但是异化理论确实得到了人们更为广泛的认同。这是因为阶级分析会使个人在革命之中隐没,而异化理论则更注重于关注个人的心理感受,对会对资本主义制度之中不合理的地方加以论证,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

马克思不会對个人进行忽视,其在《资本论》中就已经明确说明了社会的一切财富都源自于个人的劳动。但是由于马克思的发展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的实践,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导致的极权主义越来越害怕,因此对个人权利的自由给予了更加高度的重视,因此防治以阶级名义或者是利益对个人的权益加以剥夺。而这种对个人的重视,也使得个人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发展过程中,加强了在个人与阶级之间联接途径的有效探索,从而试图去弥合个人与阶级之间所存在的鸿沟,并以此为基础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完善。虽然通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在阶级分析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做出了有益的补充,但是仍然缺乏一个相对具有说服力的答案,因此也无法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思想,只能是为学者们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领域。异化并不是一个相对严谨的学术理念,其可以被应用到一切领域之中。而异化理论则是以个人劳动作为资本主义生产不合理性分析的起点,并将个人纳入到社会分析之中,受到了诸多学者们的重点关注。相对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来讲似乎更加容易被阶级分析所使用。

三、结论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任何时期,我们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找寻到不同的答案。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理论体系,是对人类历史与社会实施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所在。然而马克思在生前并未对自己的理论加以总结、陈述,所以也使得后来的学者们想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变得十分的困难,甚至很多人在一知半解的前提下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歪曲,也正是如此,才给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遗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正如马克思在《宣言》中提到的,所有的理论原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都必须要随着不同的历史条件而发生转变。也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也不仅仅局限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秘密之上,更是一种能够为当代学者们利用的科学理论,并且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文明中都发挥璀璨的光芒。虽然现如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们已经将个人的研究理论、研究理念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或许会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造成一定的偏离,但是也进一步增强了马克思理论的吸引力与说服力,可以说这也是挖掘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的必要途径。

也正是如此,本文笔者就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空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提供了几点个人建议。而要想合理的运用一些崭新的概念去进一步增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强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那么就必须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上,首先就应该做好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的梳理工作,从而更好的推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旋.论作为哲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J].哲学研究,2015(07).

[2]陈学明.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2).

[3]纪咏梅.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演变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路径[J].学理论,2011(13).

[4]关健,胡海波.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历史考察及价值评述[J].学术交流,2011(08).

[5]黄继锋.关于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点看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2).

[6]胡大平.重述西方马克思主义知识史的视角和战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阶级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马克思的个人、阶级和人类关系探析
现代性的身体话语
别开生面的描绘
阶级不消灭 我们就要贴“阶级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