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建筑装饰设计基础”实践性教学创新

2018-01-06刘爱华

考试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教学变革实践性

摘 要:在中职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中,“建筑装饰设计基础”是一门关键课程,不但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及创新性,而且实践性尤为显著。因此,教师应当结合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创新,透彻掌握该门课程的本质属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剖析,设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在实践性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专业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都能够大幅提升。

关键词:中职;建筑装饰设计;实践性;教学变革

在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当中,“建筑装饰设计基础”特别关键,其为一项基础性课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学习及应用。然而,就实际的状况而言,该门课程所获取的教学成果却不甚理想,许多学生都更加倾向于艺术性,而对于实践性技术操作有所忽视。同时,由于教学主要遵从于大纲,所以针对性稍显不足,使得学生难以在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并且与该专业的发展走势也不相契合,进而造成许多学生难以对其投入较高的热情。因此,实践性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其宗旨在于锻炼及打造学生的职业性能力,使其在现实操作中结合理论知识,多多动手和动脑,不断创新。与此同时,老师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必须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独有的特征,将培养目标加以明确,设立合理的教学步骤,以提升后者的实践水平及创新能力。

一、 实践性教学创新的思路

在综合剖析及明确建筑装饰专业的培养宗旨、职业能力的基础上,贯彻理论结合实践的核心思想,借助极具代表性的工作项目任务,将实践性教学切实落实至实处,从而确保所有相关活动的实效性。首先,分配及规整“建筑装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其分成理论讲解、设计方案表达、方案三维空间制作三大模块。同时,其中的设计方案表达又由图纸绘制及语言文字组织设计两项所共同构成。所有的模块的教学目标都非常清晰。其次,在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选择使用项目推进的方式。借助多个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理论及专业表达水平得到较大提升,譬如课堂探讨、设计方案表达、创建模型、作业评审等。

二、 实践性教学创新的目标

由于技术性、实践性及创新性是该门课程的基本特征,因此,老师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应当全面思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职业方向,从而为其后期的长久发展打好坚实的根基,同时对于教学活动的实际收效而言都极为关键,所以,开展实践性创新教学是势之所趋。首先,针对于教学过程及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互动等职业性能力为关键,使其在后期的学习及就业期间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其次,针对专业技术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语言、前期及基础性居室空间及小型公用空间的方案设计能力为关键,主要涵盖了手工及电脑绘制草图等,同时针对相应具体工种所要求的能力对其进行培养及锻炼,使其具有一定的水平;最后,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培养学生接受并且认可理性精神,树立环保与生态合为一体、科学与艺术合为一体的理念为关键,使其以宏观统一的视角开展相关活动,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以科学为根基,同时注重自主探究、创新思想的培养,并且具有较为敏锐的市场嗅觉。

三、 实践性教学创新的内容

(一) 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开展教学之前,老师在诸多工作任务当中挑选出极具代表性并且符合课堂目标的项目,带领学生进行建筑装饰设计的基础性实践训练,使其对设计的整体过程产生初步的了解及掌握,从而在装饰设计住宅及小型空间之时不再举手无措。譬如在开展“实践技能目标梳理”的教学活动的时候,使学生掌握通过平面图对套房科学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进行表达的方法及技术能力,同时可以自如的借助透视图或者立体图来对客厅电视、厨房、卫生间以及卧室、书房的设计加以展现,并且可以对住宅装饰设计的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做出合理有效的评价,可以将设计创新点及思想通过设计说明及图像展現出来。

(二) 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重点培养其单独思考、学习的能力以及探究、钻研及创新的意识。将实践能力的锻炼作为关键,使其将“学”与“实践”相融合,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理论进行检验并且加深印象。老师可针对教学方式展开创新,譬如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结合现实案例进行深度讲解、开展课堂小组探讨、设立教学情境、作业评价、实践方案设计练习等。以培养学生的单独思索意识及探究精神,使其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建筑装修设计的创新思想,并且对专业性的市场具有敏锐的嗅觉及观察力。详细讲解极具代表性的设计案例,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内容的实用性,从而对课程投入较高的热情,进而可使教学成效大大提升。

(三) 作业及评价形式的创新

在设立作业的时候,注重内容形式的多元化。通常而言,主要是一些设计阐释的语言文字的展现,考察报告的编写,小项目方案图像以及装饰小品成效的展现等。在此类作业形式全面开花的基础上,使得多个种类的建筑装饰设计的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更加深刻及透彻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都加以全面掌握。除此之外,还需针对评价形式展开创新,从多个视角来对学生的水平及能力进行评估判断,在设立考核项的时候,必须遵从科学性与合理性,将互动、探索、合作及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四、 结语

由于中职的教学课堂较为特别,所以老师在开展“建筑装修设计基础”的教学之时,必须将“适宜”作为一项关键的基础。在现实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当中,老师需要全方位结合中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全面剖析教材内容,根据具体的模块对实践课堂加以规划设计,在内容、方法、作业及评价形式方面持续创新,使学生牢牢地被吸引,自发地进行学习及钻研,从而成长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可塑精英。

参考文献:

[1]张言.浅谈中职学校建筑装饰专业教学中室内设计课程的改革探讨[J].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7):14.

[2]熊敏.浅谈中职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改革[J].好家长,2015,(37).

作者简介:

刘爱华,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筑装饰设计教学变革实践性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探析视错觉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慧学南通”:助推教学方式变革
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
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创新研究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