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乳期奶牛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奶牛生产中的试验报告

2018-01-05刘永恒蒋法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泌乳期产奶量中草药

刘永恒 蒋法成

(1.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淮安 223200;2.江苏省淮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淮安 223001)

泌乳期奶牛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奶牛生产中的试验报告

刘永恒1蒋法成2

(1.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淮安 223200;2.江苏省淮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淮安 223001)

泌乳期奶牛饲料添加剂由12种中草药组成,供试奶牛180头随机被平均分配至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按12种中草药不同质量配比和在日粮中不同的添加剂量,分别在5个试验组中开展应用试验,对照组不使用添加剂。通过60d的试验,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和试验5组的平均每日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31%、4.25%、18.49%、18.44%、18.58%,常见病的发病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00%、85.73%、100%、100%、100%。再综合添加剂在日粮中的添加量,证实试验1组的质量比配和添加剂量比较理想。本文就泌乳期奶牛饲料添加剂的成分、功效,并通过在奶牛生产中的试验应用做一综述,探讨泌乳期奶牛饲料添加剂中中草药配伍占比的理想组合。

泌乳期 奶牛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生产性能 安全性 药物残留

饲料添加剂是现代奶牛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提高日粮的利用率、奶牛产奶量和奶牛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化学合成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来防治奶牛疾病,提高奶产量,导致奶制品的毒副作用、残留问题以及产生耐药性等弊端日益突显,特别是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峻,严重地危害了人类健康,使人们在选择添加剂时不得不慎重地考虑。而如今,以中草药为原料的饲料添加剂正以它独特的作用、良好的效果、无残留、无抗药性及无污染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中草药是纯天然绿色植物,具有抗病保健、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生产性能、调整胃肠机能等特点,在奶牛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制一种既能防治奶牛疾病,促进泌乳,提高产奶量,又无药物残留于奶牛体内及牛奶中的绿色添加剂显得非常必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泌乳期奶牛饲料添加剂

1.1.1 所含的成分

添加剂中所含的成分分别为莱菔子、蛇莓、委陵菜、垂盆草、漏芦、当归、香附、木通、多花野牡丹、黄芪、丛枝蓼和樗白皮,共12种中草药。

1.1.2 成分的功效

(1)莱菔子:性平,味辛、甘;归肺、脾、胃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

(2)蛇莓:微寒,味甘、酸,花果有小毒;归肺、肝、大肠经;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3)委陵菜:苦,平,无毒;归肝、脾、胃、大肠经;凉血止痢,清热解毒;主治久痢不止,赤痢腹痛,痔疮出血,疮痈肿毒。

(4)垂盆草:甘、淡、凉,酸;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湿热黄疸、泻痢、肺痈、肠痈、疮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湿疹、带状疱疹。

(5)漏芦: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活血通乳;主治疮疖肿毒,乳痈,淋巴结结核,痔瘘,疥癣痒疹,目赤肿痛,痢疾,蛔虫腹痛,风湿痹痛,闪腰岔气,跌打损伤,产后乳汁不下。

(6)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

(7)香附:味辛,微寒,无毒;归肝、肺、脾、胃、三焦经;理气解郁,安胎;主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腹痛,胎动不安。

(8)木通:味微苦,性平;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用于淋证,水肿,尿赤,乳汁不通,湿热痹痛。

(9)多花野牡丹:涩,凉;入脾、胃、大肠经;清热利湿,化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痢疾,肠炎,衄血等。

(10)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主治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等。

(11)丛枝蓼:辛,性平;清热燥湿,健脾消疳,活血,解毒消肿;治泄泻,痢疾等。

(12)樗白皮:苦、涩、寒;归胃、大肠、心、肝、脾、肺经;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主治泄泻、痢疾、便血、蛔虫症。

1.1.3 成分占比范围

12种中草药原料成分在添加剂中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莱菔子1.92%~5.75%、蛇莓3.83%~5.75%、委陵菜3.83%~5.75%、垂盆草5.7 5%~1 5.3 3%、漏芦3.8 3%~1 1.4 9%、当归9.58~19.16%、香附5.75%~9.58%、木通9.58%~19.16%、多花野牡丹9.58%~19.16%、黄芪5.75~11.49%、丛枝蓼5.75~11.49%、樗白皮1.15~3.45%。

1.1.4 加工配制方法

将12种中草药原料按质量占比进行混合,经超微粉碎制成粉末状添加剂。

1.2 试验设计

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与疾病发生规律,同时考虑中药的配伍原则以及药物相互协同、相许相加、防病治病、促进泌乳功效和综合经济效益,按12种中草药不同质量比配方案和不同添加量,设立5个试验组,并设立1个对照组,具体分组如下:

试验1组:比配方案为莱菔子3.83%、蛇莓4.79%、委陵菜4.79%、垂盆草10.54%、漏芦7.66%、当归14.37%、香附7.66%、木通14.37%、多花野牡丹14.37%、黄芪7.66%、丛枝蓼7.66%、樗白皮2.3%;添加量为2.0%。

试验2组:比配方案为莱菔子1.92%、蛇莓3.83%、委陵菜3.83%、垂盆草15.33%、漏芦11.49%、当归19.16%、香附7.66%、木通14.37%、多花野牡丹9.76%、黄芪5.75%、丛枝蓼5.75%、樗白皮1.15%;添加量为1.5%。

试验3组:比配方案为莱菔子4.95%、蛇莓5.42%、委陵菜4.95%、垂盆草5.75%、漏芦3.83%、当归9.58%、香附9.58%、木通19.16%、多花野牡丹19.16%、黄芪7.66%、丛枝蓼7.66%、樗白皮2.3%;添加量为2.5%。

试验4组:比配方案为莱菔子3.83%、蛇莓4.79%、委陵菜4.79%、垂盆草10.54%、漏芦7.66%、当归17.05%、香附5.75%、木通9.58%、多花野牡丹9.58%、黄芪11.49%、丛枝蓼11.49%、樗白皮3.45%;添加量为3.0%。

试验5组:比配方案为莱菔子5.75%、蛇莓5.75%、委陵菜5.75%、垂盆草10.02%、漏芦9.31%、当归14.37%、香附7.66%、木通14.37%、多花野牡丹14.37%、黄芪5.75%、丛枝蓼5.75%、樗白皮1.15%;添加量为3.5%。

对照组:只喂基础饲料,不使用添加剂。

1.3 试验动物

选择本市某奶牛养殖场2~3胎龄、产后2~8周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180头,随机分成6个组,其中试验组5个和对照组1个,且所选奶牛体重相近、健康无疫,每组奶牛数量均为30头。

1.4 饲喂方式

5个试验组的奶牛,每2周饲用一次添加剂,并将添加剂混入奶牛的基础饲料中,一次连续饲喂2天。

1.5 日粮、饲养管理及试验时间

试验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奶牛在相同条件下饲养,采用同一常规日粮、同一环境、同一饲养管理,尤其是挤奶方式、日常管理均按本场现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组奶牛在对照组常规日粮的基础上按试验饲喂方式混入泌乳期奶牛饲料添加剂,由专人饲喂,并做好各项记录,试验时间为60d。

1.6 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为奶牛的平均每日产奶量(kg)和试验期间奶牛常见病的发病率(%)。

1.7 数据统计

表 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效果统计

由上表可知,使用本发明添加剂的试验各组,平均每日产奶量比空白对照组增加4.25%~18.58%,发病率比空白对照组低20%~23.33%。

2 结果与分析

2.1 泌乳期奶牛饲料添加剂对产奶量的影响

从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效果统计表中看出,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和试验5组的平均每日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31%、4.25%、18.49%、18.44%、18.58%,显然,5个试验组的平均每日产奶量都普遍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添加剂具有促进奶牛产奶量提高的功效,且试验1组、试验3组、试验4组和试验5组的平均每日产奶量相近,此4个试验组之间平均每日产奶量相差在0.229% 以内,而5个试验组中添加剂的添加量由低到高的依次为试验2组1.5%、试验1组2.0%、试验3组2.5%、试验4组3.0%、试验5组3.5%,在平均每日产奶量相近的4个试验组中,试验1组的添加剂添加量最低。由此可见,试验1组的比配方案和添加剂量比较理想。

2.2 泌乳期奶牛饲料添加剂对疾病预防的影响

从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效果统计表中看出,试验期间,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试验5组的奶牛常见病的发病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00%、85.73%、100%、100%、100%。试验1组、试验3组、试验4组、试验5组的奶牛未有常见病发生,仅有试验2组和对照组的奶牛均有常见病的发生,且常见病的发病率分别为3.33%和23.33%。由此可见,该添加剂具有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功效,对预防以隐性乳腺炎为主的常见病有显著作用。

3 讨论与结论

(1)综合添加剂添加量、平均每日产奶量、常见病发病率,判定试验1组的比配和添加剂量的方案比较理想,既增强了奶牛的抵抗力,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奶牛多种常见疾病,又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产奶量,从而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2)中兽医理论认为,乳汁由血液化生而来,气衰则血虚,血虚则乳少,母牛在分娩及产乳后常气亏血虚或气滞血瘀,所以该添加剂应用莱菔子、当归、黄芪、多花野牡丹等补气养血,辅以通经活络、理气行气的药物(如香附、木通、漏芦)使机体气血旺盛、乳脉通畅,从而达到增乳的目的。此外,还由于添加了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痢的药物(蛇莓、委陵菜、垂盆草、丛枝蓼、樗白皮)和调节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的药物(黄芪),使得机体抗病力增强,有效地降低了泌乳期奶牛常见病的发病率。

(3)本添加剂各成分都来自天然植物,原料均为市场上常见,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方便购买,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于奶牛体内及牛奶中,堪称绿色环保,也不会造成耐药性,对人类和奶牛的健康都十分有利,值得大力推广。

(4)根据中兽医扶正祛邪、补益气血、通经活络、调和脾胃的原理,用中草药配制而成的饲料添加剂促进生长、增强机体抗病力、提高生产性能、提高畜产品品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能更好地满足人类健康对绿色食品的要求。

[1] 夏晨,季昀,孙晓笛.中草药在泌乳期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12,30(10):38-39.

[2] 刘海林,叶世莉.一种中草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饲料,2013,23(5):32-34.

[3] 樊振华,孙锐锋,刘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泌乳牛的效果[J].中国奶牛,2001,19(4):20-21.

[4] 张淑云,王忠红.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J].河南畜牧兽医,2004,25(6):7.

[5] 田晓燕.饲料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奶牛,2002,20(5):29-31.

猜你喜欢

泌乳期产奶量中草药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奶牛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方法
母猪头胎乳头利用时间是否影响第二胎乳腺组织的泌乳量和基因表达
脑筋急转弯
伊犁马日产奶量与乳品品质及全期产奶量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