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是来讨债的吗?

2018-01-04晓林

现代家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值班员大嗓门老父亲

晓林

休息室的大嗓门

每到暑假,前来做心理咨询的家长和孩子就比平时多两倍。这天早晨,我刚走进咨询中心,就听到休息室里有一个大嗓门在训斥孩子。打卡的时候,我问值班员,是谁在喧哗?值班员告诉我,是一位带儿子来咨询的妈妈,正好是来找我的。值班员已经干涉了两次,请那位妈妈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别人,但收效不大。

“要不要现在请她去您的咨询室?”值班员好像急于解决这个麻烦。

“不着急,听她说些什么。”我找把椅子坐下,静静地观察那位大嗓门妈妈。在不面对咨询师时,人的言行更真实。

只听大嗓门妈妈继续呵斥大约5岁的儿子:“我快被你气死了!你到底吃不吃?给你准备了这么多,你这不吃,那不吃,你到底想怎么样?”她手边的塑料袋里装满了早餐,光牛奶就有好几种。儿子一声不吭,把头扭向一边,躲避着妈妈。妈妈用一次性筷子夹起一个小包子,递到儿子的嘴边,厉声道:“你怎么这么难伺候啊!你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知道吗?我每天那么早起床送你去幼儿园,下午还要请假去接你回家,公司都要开除我了,你知道吗?我所有的时间都耗在你身上,你还这么不听话,对得起妈妈吗?”见儿子不从,她愤怒地把包子和筷子扔到塑料袋里,赌气地坐下。但是很快,她就换了一副温柔的表情,用乞求的语气对儿子说:“乖,听话,吃了吧!你要懂事点。你知道吗?妈妈成天围着这个家转,可都是为了你啊!”儿子不买账,还是不肯吃,反而惊慌地往后躲了躲。可能是妈妈那句“可都是为了你”让他感受到了压力,也可能是妈妈冰火两重天的态度让他无所适从。

我起身走向自己的咨询室,并告诉值班员请这对母子进来。

进门时,大嗓门妈妈脸上的笑容一闪而过,马上皱紧了眉头。她自称姓林,儿子小杰今年5岁,上幼儿园大班。她来咨询的目的是想知道儿子不听话是不是得了心理疾病。

跟小杰一番交流,我确定这是一个心理正常的孩子,只是过于依赖妈妈,同时又本能地反抗妈妈。显然,造成这种行为矛盾的原因不在孩子身上。

“孩子目前没有问题。”我对林女士说,“不过,您的教育方式需要调整,否则孩子未来可能会有问题。”

“我需要调整?”林女士用她习惯的大嗓门问,然后不屑一顾地笑了笑,“难道我付出的还不够多吗?我干脆做个老妈子好了!”

我说:“恰恰相反,您应该付出得少一点,多给孩子一点自由。这样,你们母子的关系就会自然一点。”

林女士有点生气,没好气地问:“您觉得我们母子的关系不自然?”

“您没有察觉到吗?”我微笑着反问,“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肯吃早餐吗?因为您一边喂他吃东西,一边向他传递负能量,败坏了他的进食情绪。而且,您传递负能量的方式是轰炸,让人不胜其烦。试想,在公司聚餐的时候,老板声嘶力竭地骂你们不努力,致使公司亏损,您吃得下去吗?”

林女士看看儿子,看看我,一时语塞。

究竟谁是讨债者

我问林女士:“您是怎么理解亲子关系的?”

林女士嗫嚅了好久,显得很茫然。忽然,她眼睛一亮,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一对夫妻晚年得子,视若珍宝,百般宠爱。儿子长到18岁,突然得了急病,百药不治。见儿子快不行了,老夫妻痛苦不堪,问儿子还有什么愿望。儿子说,他想吃家里那匹白马屁股上的肉。老夫妻二话不说,当即杀马。肉还没煮熟,儿子咽气,老夫妻哭得死去活来。安葬了儿子以后,老夫妻茶饭不思,混沌度日。一日,老父亲说要出门找儿子去,老母亲也不阻拦,只想丈夫快点把儿子带回来。老父亲上路了,糊里糊涂走了好久,来到了一个集市,在路边茶肆吃饭。忽然,远处来了一匹白马,马上之人正是自己的儿子。老父亲惊喜交加,上前拉住马缰,要带儿子回家。“谁是你儿子?滚开!”儿子似乎不认识父亲,一马鞭把父亲抽倒,绝尘而去。老父亲不解,明明是自己的儿子啊,还有那匹马,怎会认错?这时,茶肆掌柜扶起老父亲,对他说:“这里是阴间,是老天爷见你思子心切,特地允许你来见儿子一面。别想儿子了,他是你上辈子的债主,这辈子到你家讨债,最后一算,还差一匹马钱,于是让你杀马。这就是轮回。上辈子有恩的,这辈子做夫妻;上辈子有情的,这辈子做父女;上辈子有仇的,这辈子做兄弟来争家产;上辈子欠债的,这辈子做父子。老父亲恍然大悟,他不再思念儿子,而是急着回家,陪老伴儿安度晚年。

“这个故事您是从哪儿听来的?简直是愚昧透顶!”我忍不住批评道。

林女士说:“我小的时候,姥姥讲给我听的。我觉得蛮有道理的,儿子就像是来讨债的,不把父母累死不算完。父母上一辈子欠债,活该这辈子受罪。”

我说:“用迷信故事来解释亲子关系,不管其用意如何都是不靠谱的,它会误导人的观念,破坏亲子关系的和谐,绝对不是正能量。您刚刚30岁,应该懂科学,用积极的心态与儿子相处,否则,您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麻烦。您刚才在休息室逼孩子吃早餐的样子,哪里是在爱孩子,分明像一个讨债者。您口口声声为了孩子好,其实是在控制孩子。在您的潜意识里,或许把儿子当成了那个骑白马的没心没肺的人,所以才心理不平衡。”

林女士呆呆地望着我,目光迷离,喃喃地说:“是啊,我怎么变成了这副样子?我在讨什么债?”

我不客气地回答:“您为家人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您在逼他们偿还。丈夫同样在为家人付出,只有孩子单方面享受,所以孩子成为您的讨债对象。您是不是特别想听儿子说‘谢谢妈妈,您辛苦了,等我长大一定会报答您之类的话?”

林女士像是被说中了心事,流着泪重重点头。

跟自己保持链接

我告诉林女士,亲子关系是直系血亲,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之一。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亲子关系主要包括抚养、管教及培育三部分。“抚养”指的是把生理及心理上未成熟的幼小子女抚养长大,使子女能生存下来,并且顺利发展。“管教”指的是协助子女学习,包括教育子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以及生活知识,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子女能成长为健全的个人。“培育”指的是帮助子女获得机会及社会活动经验,具備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信心。总之,父母的抚养、管教及培育,包含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各个层面。

我对林女士说:“也就是说,您对儿子的付出是您的义务,也应该是愉快的过程。如果您对此抱怨,就是心态出了问题。”

林女士问:“我的心态出了什么问题?”

我说:“简单地说,就是您失去了自我。”

“没错!”林女士马上响应,“我就是太没有自我了。许多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

“或许这就是您心理压抑、脾气暴躁的根源。”我解释道,“当您全身心地为家庭付出,无异于把自己撕碎,挂在丈夫、儿子的身上,希望成为他们的一部分。但事实上,您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不可能分解,您的潜意识拼命维护自己的完整,于是您痛苦。同时,您的丈夫、儿子也会拒绝您的附着,因为他们的潜意识也要维护自己的完整,于是矛盾就纠结在了一起。您觉得他们没心没肺,他们认为您野蛮侵略。”

林女士说:“没错!丈夫的口头禅就是‘让我一个人待会儿,小杰也刻意躲避我,但他们都离不开我。您快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我说:“您要时刻保持跟自己的链接,否则,您就会拼命与别人链接,给别人带去麻烦。”

“跟自己保持链接?”林女士自言自语。

我告诉林女士,作为年轻的妈妈,要保持自我的完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多看别人的付出有助于心态平衡。另外,妈妈的焦虑最容易转嫁给孩子,不可不防,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孩子性格的健全和学习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妈妈保持平衡的心态不仅仅对自己好,对孩子更好!

2.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有了孩子,妈妈不能停止学习。比如育儿知识就很需要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通过学习可以给现在的生活带来新鲜感,如果因为做了母亲就沉浸在柴米油盐的琐事中,那样会让自己失去活力。

3.做孩子的朋友,不做发号施令的家长。妈妈要努力成为孩子的知己,而不是一个供给孩子吃穿的人。妈妈要保持天真的童心,陪伴孩子成长。可想而知,孩子都喜欢这样的妈妈。

4.保持自己的社会化。生育孩子以后,妈妈很容易被不知不觉地家庭化,而社会化的减弱会让妈妈产生恐惧感,总有被社会抛弃的危机感,对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有潜在的威胁。所以,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都要尽可能地参与社会生活,并用社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注重仪表,多参加聚会,对孩子实施开放式的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最后,我总结道:“别为孩子失去自我。一个没有自我的妈妈,教育不出杰出的孩子。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也需要精神上的满足。另外,保持这种积极的平衡心态,对夫妻关系也大有好处。”

林女士不好意思地说:“不瞒您说,昨天刚跟老公吵了一架,他嫌我太俗气。现在我知道原因是我失去了自我。”

“那就一揽子解决问题吧。”我说,“为自己、为儿子、为丈夫,您都应该重塑自我形象,让家庭关系和谐、平衡。要记得,儿子不是讨债者,也不是欠债者,你们是一对母子,同时是两个独立的人,各有各的精彩人生。”

【編辑:陈彤】

猜你喜欢

值班员大嗓门老父亲
老谈在哪儿
大嗓门国的那些事儿
试析如何提高变电站值班员的倒闸操作规范性
值班员的猴儿子
完善变电站值班员的倒闸操作规范性探讨
老父亲
聪明
漫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