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斗为什么扶不起来

2018-01-04本刊编辑部

现代家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晓明阿斗刘备

本刊编辑部

人们常把不争气的孩子称为“扶不起来的阿斗”,却很少思考阿斗为什么扶不起来。本刊无意为阿斗翻案,但是,既然現在的家长仍在一知半解地借用这个典故,我们不妨通过一个现代家教故事,猜一猜当年阿斗的复杂心理。

今年45岁的张茵出身于沂蒙山区的贫困农家,凭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终于熬出了头,成为博士、大学教授。其出身和经历颇像汉末的刘备。正如刘备对阿斗寄托了厚望那样,张茵对儿子晓明同样满怀希望。为了不让晓明输在起跑线上,张茵为他设计了跟自己相仿的成功之路。张茵信奉“慈母败儿”,从不溺爱晓明。晓明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必须按严格的时间表作息,行为更是要符合规范,如果做不到就要接受批评和惩罚。经过长期的训练,晓明如妈妈所愿,成为幼儿园老师公认的乖孩子。不过,晓明似乎不理解妈妈,私下向爸爸求证,自己是不是妈妈亲生的?

晓明上小学以后,张茵的教子力度不断加码。她根据儿子的学习短板和性格缺陷,给儿子制订了更加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对写作业、看电视、下楼玩、阅读、睡觉都做出了详细的时间安排,对考试错误率、成绩排名也有明确的要求,如果晓明做不到,自然也有相应的惩罚条款。晓明尽管心有怨言,却不敢明目张胆地反抗,只能用拖延等消极怠工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实在忍受不了,就顶几句嘴,比如:“我又不是你的学习机器!”久而久之,他与妈妈的感情越来越淡薄。

就像刘备当年遍请名师教授阿斗文韬武略,希望阿斗成为一代明君那样,晓明上初中以后,张茵开始全方位地培养儿子的综合素质,给他报了跆拳道班、美术班、钢琴班、游泳班、棒球班等。对于妈妈的苦心,晓明并不理解,各项才艺均半途而废,反而对网络游戏上了瘾,正如阿斗对斗蛐蛐情有独钟。

对于晓明的不争气,张茵没有放弃,但她的条条框框和碎碎念在青春期儿子面前完全失去了效力,她气急了就打骂和奚落儿子。对于妈妈的家庭暴力,晓明忍无可忍,冷冷地说:“你不是说我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吗?那好,我就做个阿斗让你看看。”从那以后,晓明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2017年高考只考上了一所三本学校。在报志愿的时候,因与妈妈意见不合,晓明动手打了妈妈,并忿然出走。他在留言中写道:“爸妈,我决定不上大学了,自己出去闯世界。反正我在你们眼里只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你们就当没我这个儿子吧。”相比之下,当年的阿斗更干脆,他直接亡了国。

对于这样的结局,张茵欲哭无泪,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出身贫寒,尚能奋发图强,为什么儿子这么好的条件却不思进取呢?想必,当年胸怀天下的刘备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也对阿斗有这般不解。

本刊认为,人要有所成就,必须有奋斗的动力,而动力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外部动力只有转变成内部动力,才能成为积极的力量,否则就有可能成为消极力量,抵消内部动力。张茵望子成龙,不遗余力地施加外部动力,甚至不惜减少母爱,不仅没有激发晓明的内部动力,反而抑制了晓明的成长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不会有好结果。也就是说,骂晓明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实在是冤枉了晓明,因为妈妈的所谓“扶”,其实是货真价实的“压”。

读者朋友,您同意上述分析吗?欢迎来函或通过本刊的微信公众号参与讨论。

【编辑:陈彤】endprint

猜你喜欢

晓明阿斗刘备
游白帝城有感
阿斗“乐不思蜀”?原来心中自有计量
相面
徐庶以马试刘备
我心中的阿斗
刘备的江山不是哭出来的
三分能干什么
扶不起的阿斗其实是三国最优秀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