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知母亲困惑:孩子为什么不能成为我的翻版

2018-01-04秦爽

现代家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晓明儿子母亲

秦爽

张茵是一位大学教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她能力非凡,事业成功。望子成龙的她,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然而让她沮丧的是,她一手教大的儿子懦弱、笨拙、自卑、消沉,不但没成为她的翻版,还成了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今年45岁的张茵出生在沂蒙山区的一个贫困山村。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从小懂事,很少让父母操心。她知道,作为一个贫困农家的孩子,只有努力才能为自己在这个社会上争得发展机会。基于此,她凭着刻苦和努力,从小学到大学,从学士到硕士,最后一路绿灯读到了博士,成了一所大学的教授。

2001年,张茵有了儿子晓明后,为了不让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不让他输在起跑线上,她决定倾尽全力帮儿子打造成功之路,让儿子将来成为她的翻版。基于此,在晓明很小的时候,她就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制订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和行为规范,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如果做不到,或者稍有懈怠,张茵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甚至会体罚孩子。张茵始终认为“慈母败儿”,自己虽然只有晓明一个独生儿子,但她从不娇惯儿子。

晓明虽然是个男孩子,但他一点不淘气。学前阶段,在父母和幼儿园老师面前,晓明很乖很听话,比同龄人表现要出色。父母对他的要求,他都会认真去做,即使有时因贪玩好动,有违母亲制订的规则,受母亲惩罚后,他也会压抑天性,哭着向母亲承认错误,之后极力去改正、弥补。但母亲对他的严厉,还是让他心有疑惑,他觉得妈妈跟别家孩子的妈妈有所不同:“她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是不是我不是她亲生的,她不爱我?”

因为内心的困惑找不到答案,他跑去问爸爸。爸爸笑了笑,摸着晓明的脑袋说:“儿子,她是你的亲妈,就是因为太爱你,所以严厉了点。每一位母亲都是爱孩子的,你不用怀疑,宝贝。”

对于爸爸话里的含义,晓明似懂非懂,但是爸爸的话让他感觉踏实了许多,至少他确认自己不是捡来的。

晓明上小学后,作为教师的张茵知道,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她按照晓明学习中的弱点和性格中的缺陷,给晓明制订了详细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规定必须几点到几点写作业,每天看电视不能超过半个小时,下楼玩耍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分钟,阅读不少于一个小时,必须几点睡觉,考试错误率不许在百分之几以上,成绩排名必须在年级第几,如有违反,则要接受什么样的惩罚等。

对于母亲单方面制订的“不平等条约”,虽然晓明内心有所抗拒,但他每天仍能按照母亲制订的计划去做,学习成绩总是排在班级前几名。但让张茵苦恼的是,晓明学习缺少动力,只有她跟在后边督促才会认真学习,她稍有疏忽就会松懈。对于父母让做的事,晓明总是拖延,从早上起床、吃饭到晚上写作业、洗澡直至睡觉,没有一件事不拖延。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逆反,似乎凡父母主张的,他都要抗拒。对此,张茵想了好多办法,包括打骂,但孩子的自觉性一直培养不起来。而且,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淡漠。

我管你是为你好

晓明上初中后,为了提升他各方面的素质,张茵打算給他报课外班。她觉得作为男孩,儿子太内向懦弱,为了培养男子汉气质,她给晓明报了跆拳道班。跟晓明一说,晓明却表示没兴趣。之后考虑到他在学习上不够专注,为培养专注力,张茵又帮他报了美术班。为培养他的艺术气质,张茵买来一架钢琴,还请了家教。对于母亲的苦心,晓明并不理解,学了一段时间,均半途而废。儿子不争气,张茵很生气,为此母子间经常发生冲突。

当张茵痛心疾首地指责儿子不成器,辜负了她的一片苦心时,晓明却反驳:“你也不问我喜欢不喜欢,凭什么替我做决定,我又不是你的学习机器!”他的话噎得张茵直翻白眼。

“你作为学生,学习是你的本分,不学习你将来如何成才?”见儿子如此不争气,张茵气得七窍生烟。

作为大学老师,张茵习惯于在学生面前发号施令,她有意无意中将这种习惯带回家中。在和孩子有限的相处中,她多半是检查作业和发号施令,交流方式很武断。如果晓明不听话,有逆反行为,她便痛心疾首大加指责,说自己当年物质条件如何贫乏,以她上学时的上进和自觉作为标杆,来教训儿子的不自觉不上进,以此激励儿子上进。

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她的说教不但没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还起了反作用,直接导致晓明的反感和对她的疏离。在家里,由于张茵的碎碎念,正处于青春期的晓明一直跟张茵不亲,从不主动和她说话,母子间的对话仅限于提问和简单回答。虽然儿子跟她不亲,但让张茵稍感安慰的是,晓明考上的初中是一所不错的中学,进入初中的第一次摸底测验,晓明的成绩名列前茅。

张茵原以为晓明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在学习及生活方面变得主动些,事实却并没有向她想的方向发展。晓明不但没有在她的培养下养成好的学习和作息习惯,而且由于他所在的中学生源优秀,竞争激烈,晓明的学习成绩反而越来越不如人意。见此情景,张茵满怀焦虑。为了激励晓明学习,她加紧了对晓明的管束,挖空心思设计了很多奖惩办法,但由于晓明不配合,导致这些办法无法执行。在母子俩的一次次争吵中,这些办法只能不了了之。

让张茵更为崩溃的是,晓明本来学习就不如人意,初三的时候,又迷恋上了“电游”,更让他的成绩一落千丈。晓明的朋友不多,很少跟同龄的孩子玩耍,学习之余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玩电子游戏。怕他沉迷,张茵规定他每天只能玩一小时,但是晓明对母亲的管束置之不理,每天都找借口拖延时间,常常需要母亲强行没收他的手机才能坐下来学习,学习时因为想着游戏,总是心不在焉。

2014年8月的一天晚上,晓明放学回家草草做完作业,便关上房门玩游戏,直到晚上11点张茵查看他的作业,他才停下来。检查完作业,张茵很生气,作业做得很潦草,并有好几处明显的错误。对此,张茵按照事先规定的惩罚办法,罚他不许睡觉重做,还扣了他的零花钱。

母亲的惩罚让晓明心里很窝火,联想到之前母亲对他的种种管束和限制,他将作业本撕了扔在地上,冲母亲吼道:“反正我在你眼里一无是处,作业我不做了,学也不上了,我出去打工养活自己!”

见儿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张茵的火一下子冒了上来,恨铁不成钢的她挥手打了晓明一巴掌。晓明愤恨地捂着脸夺门而出。

晚上,张茵夫妻俩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儿子,无奈,第二天去派出所报案。经过排查,在晓明离家的第三天,民警在火车站找到了欲去外地打工的晓明,并将他送回了家。

为何你不能成为我的翻版

晓明回家后,张茵经过反思,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过于严厉让儿子有了逆反心理,于是她决定放下家长的架子,拉近与儿子的距离,采用和风细雨的方式教育儿子。儿子对“网游”有依赖,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做父母的没有尽到陪伴的责任造成的。于是,她和老公商量,决定让晓明去做他感兴趣的事,以分散他对“网游”的注意力。

他们给晓明报了游泳班,晓明不愿意去,接着又给他报了棒球班,晓明起初也不愿意去,但看到父母已交了钱,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去了。没想到,晓明去了几次之后喜欢上了棒球运动。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晓明在练球的同时,结识了几个同龄朋友,大家在一起玩得很快乐。每次回来晓明都很高兴,他渐渐变得活泼开朗,对“网游”的迷恋也没有那么深了。

转眼间晓明上了高中。看着儿子学习成绩在一天天提高,张茵很欣慰,但欣慰之余,她的内心又多了一层顾虑。儿子由于学习成绩不够出色,没能考入重点高中。她觉得他花在球场上的时间太多了,会影响学习。于是又给他规定,不管平时还是假期,每周只许打一次棒球,每次只许打一个半小时,包括路上的时间。

对妈妈的规定,晓明很是不满,他抗议过,但强势的张茵不给他沟通的机会,强令他执行。晓明每次去打球都答应按时回家,却总不兑现。有一次,张茵看儿子超过了规定时间还没回家,便生气地跑到球场,当着同学的面教训儿子:“你自己看看几点了,玩了多长时间了,你光知道玩不知道学习,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母親的话让晓明感觉很丢面子,看着同学们异样的眼神,晓明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他红着脸愤恨地看着母亲,冷冷地说:“你不是说我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吗?那好,从今往后,我就做个阿斗让你看看!”说完扬长而去。

张茵以为晓明只是说气话,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从此晓明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变得让她再也无法掌控了。晓明不打球之后,重又陷入了对“网游”的痴迷,为了玩手机游戏,他会待在卫生间长时间不出来,即使父母在外边敲门,他也不理睬。高中三年,他都是在与父母的冲突中度过的,学习每况愈下。2017年高考,他勉强过了三本线。

报考专业时,晓明想学计算机,张茵觉得他学计算机不过是为了玩游戏,说是金融专业热门,硬让他报与金融相关的专业。为此,母子间又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由冲突演变成了动手,张茵打了晓明,晓明也将母亲推倒在地。

晚上,张茵一夜未眠,并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她哭着问老公:“我小时候家长根本不管,全凭自觉,可我的孩子,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他却这样对我。你说,一个人的成长,到底是取决于教育还是他的天性?”老公见她如此伤心,便劝慰她第二天让他来开导儿子。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起来,晓明却不知所踪,仅留下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爸妈,我决定不上大学了,自己出去闯世界。反正在你们眼里,我只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你们就当没我这个儿子吧。”

见此,张茵一下子蒙了。她发动所有亲友去寻找,但一点晓明的信息都没有。这时,张茵才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一直以来,她总是以成人的思维和标准来限制、规范儿子,打压儿子的自信,并刺激出儿子的负面情绪,使原本处于青春期的儿子更加逆反,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编辑:花洁】

猜你喜欢

晓明儿子母亲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给母亲的信
三分能干什么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